查看原文
其他

家长学堂 | 古法孕育和常法慢养  培养优秀孩子的农业思维

2014-03-09 张文质 外滩教育

周末,家长也来充充电!“外滩教育”每周日推出家长学堂专栏,精选教育工作者、教育学者等在相关教育领域的研究文章,以及教育学经典名著选读、导读。今天,家庭教育专家张文质,跟我们分享养育孩子的学问和误区。

 

质强调,在孩子的养育过程中,父母要用“农耕文化”的理念来教育,首先要用自然的方式来养育,而不是用工业化的思维方式去“制造”一个理想的孩子。教育需要父母慢慢启发,亲身示范,要尊重孩子的成长节律,引导他自我孕育、自我发展、自我觉悟;然后再用审美的方式去培养他,让他有想象力,有对真善美事物的 期待。


……………订阅“外滩教育”……………

1、点击上方文章标题下的“外滩教育”

2、在“添加朋友”,查找公众号“外滩教育”,或搜索微信号“TBEducation”

3、点击右上方的按钮,查看公众号

………………………………………………

 


父母的陪伴和言传身教是引导孩子自我发展不可缺失的环节

 

一、“古法孕育”

 

毋庸置疑,无论90后还是00后,以及今天2010以 后出生的孩子,他首先是人类之子,从他生命的孕育和成长,与前面的儿童相比较,并没有多大的差异。也就是说,人类孕育生命最基本的方式,并没有发生什么变 化。尽管也有试管婴儿,也有人尝试在男性的身上孕育下一代,但最重要的还是通过母体孕育,我把这称作“古法”,就是自古已有的,始终未有太大变化的,今后人类仍然会以如此的方式孕育下一代,这是人类最基本的一种生命的传承形态。

 

正像人类学者研究认为的那样,在母亲子宫中的十月怀胎,它仍然是“复演”了人类的进化史,它是设计最为精密的,过程最为神奇的,结果却又是最为“常态”的生产方式。

 

但是,我说“古法孕育”,我想到的是面对着这样一种生命孕育的过程,它更多的要采取一种人类自古以来生命孕育的最基本的形式。这个最基本的形式就包含着对生命本身的敬畏。因为整个生命孕育的过程,是不可停顿的,是不可逆的,如果遇到伤害了,也是非常难以修复的。因为,在这个孕育过程中,如果出现伤害,出现意外,对胎儿的成长往往都是致命的。

 

所以,也可以说它同时又是一个极具危险的一个生命生产的过程。我们今天可能需要思考的就是,当我们说用“古法孕育”,到底是什么意思呢?首先我们可能就需要思考尽可能接近于健康的、自然的,没有危险的生活环境。比如说,你在怀孕期间,抽烟,酗酒,吸毒,混乱的性行为,当你这么做的时候,你没有意识到有什么问 题,你不知道有什么问题,但是,一旦出现了问题,那就是最大的麻烦所在。

 

与其说我们要去防范、去回避这些问题,不如说,我们本身就需要生活在更健康的环境当中。

 

第二个问题是,可能对今天的人来说,对食物、空气、水等等,这些方面 就会有更多的担心,因为这些日常的最基本的生存条件已经严重影响到胎儿的健康孕育。还有一个会影响的,就是我们生活工作的环境,这种电子产品,各种机械,对胎儿的孕育也有很大的影响,比如说,大量电子产品的辐射,经常在一个密闭的空间里生活,包括飞机,汽车,电梯,这些都构成了一个潜在的危险。现在科学家的研究还发现,尤其在婴儿孕育的早期,对他们造成的威胁更大。

 

另外,今天的家庭更多的是核心家庭,孕妇经常会有很多时间处于独自一个人生活状态,那种恐慌感、孤独感、无助感,很容易造成某种心理压力,包括孕期的忧郁症,产后抑郁症。医学研究还发现,所有这些压力可能是诱发儿童的多动症,自闭症的原因之一。

 

当我们去面对儿童的很多问题的时候,实际上,更重要的你要去做一个回溯,问题如果是在母亲子宫里面产生,那可能就“不可救药”了。我并不是说他就没有改善的可能了,而是指这种先天造成的身体的,心灵的,智力的,等方面的问题,你就只能去接受他,他不能“返工”,不能退货,甚至难以有太大的改善。

 

我觉得,我们可能过分相信了科技的力量,相信了医学的发展,又过于盲目与无知,所以我们对某种生命孕育过程中存在的各种潜在的隐患,顾虑与谨慎是不够的。今天,当我到中小学,特别是到特殊教育学校做调研的时候,很多校长、教师向我反映,多动症,自闭症的孩子,这几年增长得很快。我觉得孩子身上出现的各种问题的还是要到他们的家庭去寻找原因,甚至要到母亲怀孕的过程去找症结所在。

 

二、常法慢养

 

从孩子出生之后,到十二岁,这个阶段“复演”的是农耕文化的成长形态每个儿童都会经历以下几个成长阶段。我们要更多地接受一种“自然”的和本性的教育,包含了人类更动物性的一面,也就是说,所有本能的需求,父母都要尽可能充分的满足他,包括呵护、安全、食物、温暖、疼爱,等等。这些都是一种最为本能的需求,人与其它的动物没有太大的差别,只是人最“难养”、长得更慢、更加的精细化,需求会更为丰富,更为强烈。

 

父母必须在孩子身边精心地照料孩子的成长,充分地满足孩子的身心本性的需求。这样的工作几乎是其他人不能代替的。比如说,陪伴孩子,跟他生活在一起,给他讲故事,你做到了,做到了不是说这个孩子就会成为一个“神奇“的孩子,而是,他就会成为一个正常的孩子。

 

然后在孩子三岁左右则进入了成长的第二个阶段,它的特点,更多的是一种可以称之为 “身体实践的教育过程”,也就是说,他必须去亲历,必须动手,动口,动脑,乃至于整个身体的行动。他这种学习,同样是一个非常缓慢的打开过程。缓慢既是指他的智力、身体能力的成长本身就是缓慢的,也是指它是自然的生命历程,你不能用一种强刺激的,反复训练的,高强度要求的方式,超越了他的身心所限,去达到你的要求。这样的一种“农耕文化”,它本身就需要有父母做示范,手把手的调教,同时又加以适当的鼓励 与影响。所以,从父母角度来说,它更多的是一种范本教育。

 

孩子的学习方式首先就是一种模仿。同时可以说,人的所有的学习都可以叫做自发性的学习,生命本能里面它就有这样的一种自发力,与自发需求。但是,这个自发能力和自发需求,需要通过模仿,才能在自然成长过程中得以实现。另外一方面,它也是一个价值性的学习,父母把他的生活观念,价值观念,通过引导的方式传递给孩子。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言传身教。对所有孩子而言,父母是天然的不可缺席的人,因为一旦缺席了,整个教育正常的行为与价值观的传递就一定会出问题。

 

我觉得今天家庭教育,最大的麻烦就是,我们低估了父母缺席之后孩子身心成长的偏颇与缺陷。因为我们常常没有意识到,越是早期的模仿与学习,越具有一种本质性的影响,烙印也越为深刻。可以说,不管你的生命怎么打开,它都是从最“远处”从起始处打开的。所以,最远处的影响,对人的一生,反而也是最为深刻的。

 

在我们谈到的这样的农耕文化里面,当然还包含了规律性,这个规律既是指人生命成长的自然的节律,又是指他所有的学习行为的规律,比如说,从学习行为来说,它总是从浅到深,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这样的过程,它本身是要有足够的时间长度和生命长度,你不能随便打乱他,你不能因为有某种需求,就随便的加班加 点,随便的刺激他,去实现你的要求。

 

现在我们可以做个归纳:

 

第一、母亲孕育孩子的过程中,她要用一个培养正常人的方式去孕育他,不能过那种荒诞,离奇,不健康的生活。

第二、孩子0-12岁,要摒弃那种工业思维带来的影响,工业思维特别强调成效,强调速度,强调标准,而不是按照生命自身的成长的节律和个人性来发展人。这些节律,你逾越它,就会有麻烦。

 

龙应台有一个观点说的很好,她说,我们在学校教育中,给了孩子很多处理跟别人关系的知识,但是往往会忘记给他处理自己问题的素养。


人成长的过程,前面是在母体里,母亲推动它孕育,出生之后,它就是一个自我孕育。实际上,这种自我孕育的过程,是很慢的,特别需要父母、教师有耐心,一点都不能着急,更容不得粗暴。但是在实际教育中,我们往往更多的是想到我去教育你,而不是更多的思考我怎么帮助你的自我孕育。这个“自我孕育”如同著名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说的“再创造”。

 

弗赖登塔尔在这里讲的深刻的地方就在于,它不是知识的问题,它是自我生命的再创造,它一方面是知识的“再创造”,但这个知识再创造本身就是自我生命的再创造,因为,如果你没有这种理解力,或者这样一种精神的结构,你是不可能创造的。精神结构怎么来?是自我孕育的。我们不断地去推动他,帮助他,改善他,让他获得一个自我孕育,自我发展,自我觉悟,这样一种生命跟精神的成长。但事实上,我们现在太多考虑的是他育,他主,他导,包括他评,我们今天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误区都在这里。而不是按照这样一种工业思维培养出来的人,就更会有一种强烈的依赖性,或者可以说,更容易成为精神和生活的“寄生物”。

 

“啃老族”“体制人”,都是比较典型的“寄生物”。我们也可以把那些痴迷于电子产品,痴迷于某种药物的人称作“寄生物”。他们都需要某些特别的东西来支持他,来庇护他,甚至来麻痹他。

 

当我们这样去思考问题,我们首先会发现,90后,00后并不是特殊的人群,你不要认为他们是独生子女就觉得有什么特别,就是多生的子女生命不是同样脆弱吗?他们如果不能自我成长,他们不是同样会成为“寄生物”吗?同样的精神脆弱有很多麻烦。

 

“农耕文化”强调的是先用自然的方式,然后再用审美的方式去培养孩子。这里的审美教育,核心就是让他有想象力,有对真善美事物的期待,有对神奇世界的向往,他相信,基于人的内心,通过人的共同努力,可以创造出一个更值得栖居的世界。所以,人身上的这种勇气、责任、梦想,这些美好的价值,一方面靠传承,从父辈的示范获得传承,另一方面,从亲历中获得认知,还有一个就是通过文学艺术获得积极的滋养。

 

三、“新时代”要运用“新法”

 

在一种正常的,健康的,良好的,适宜儿童成长的氛围里成长,它实际上才是孩子社会化的最核心的基础。同时我们还要看到从现实层面而言,今天的孩子在成长中所遇到的问题,与以往任何年代都有很大不同,我们既要对孩子所处时代,所要面对的现实问题有一个充分而恰当的评估,在尊重其自然需求的基础上,以新的教育方法去激活、引导他的情感欲求。一方面要接纳和理解,另一方面还要在这样的“新时代”运用“新法”。

 

比如,今天的孩子所处的环境,电子产品的泛滥已是生活的日常状态,这就需要父母必须有一种新“常识”,父母应当像指导孩子阅读写字,以及培养其它的生活习惯一样指导孩子使用电子产品。

 

现在独生子女已经成为家庭常态,不像过去多子女家庭,兄弟姐妹之间会形成一种自然的监督与指导,今天的独生子女大多只能选择其它家庭的孩子作伙伴,那种兄弟姐妹之间的自然的监督和指导便没有了。实际上,这种监督和指导是生命成长的必需,因而,父母就要更明确的由自己担起这一责任。

 

其二,在独生子女时代,属于人类固有的对兄弟姐妹的情感需求,会转移到伙伴身上,过去,兄弟姐妹之间的彼此影响最为重要,现在,则是伙伴的影响变得更为重要。所以,父母对孩子成长中伙伴影响的利弊要有充分的估计,这意味着父母要对孩子的伙伴交往进行必要的监督和指导。

其三,在多生子女家庭,兄弟姐妹之间的情感是自然生长起来的,但是,在独生子女家庭,这样的情感无法自然生长,也无处表达这种情感渴求,父母如果不用心,也很难发现孩子的这样情感渴求,更枉谈合理的引导和激活孩子情感需要。就像有的孩子表面上比较孤僻,不愿与人交往,但实际上可能是他的情感需求被遮蔽了,这种遮蔽是有风险的——可能导致孩子今后的人际交往障碍,以及处处以自己为中心,甚至成为“冷血儿童”。

 

 

【“家长学堂”专栏回顾】

 

Ⅰ、“家长学堂”第一辑(回复“家长”收看)

 

1、《寄宿制学校之“寄宿制”内涵是什么》(作者:包玉刚实验学校总校长吴子健

 

2、《解析世界性教育难题男生的学习为什么成为问题》(作者:上海师大比较教育研究中心副教授岳龙

 

3、《男女生学业差异的成因与对策》(作者:华东师大心理学教授、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学院院长桑标

 

4、《从大学通识教育回看中学生阅读人文经典之必要》(作者:复旦大学宗教学系副教授刘平

 

5、《TED史上最火爆演讲者:思考教育要用农业思维》(演讲者:英国创造力研究专家肯·罗宾森)

 

Ⅱ、“家长学堂”第二辑(回复“家长2”收看)

 

1、《好父母是如何炼成的?教育专家张文质答问录》(作者:家庭教育专家张文质

 

2、《如何理解和处理孩子的焦虑?》(作者:美国知名畅销书作家波·布朗森和阿什利·梅里曼

 

3、《人为什么要辩论?》(作者:美国威克森林大学传播系主任Allan Louden

 

4、《赞美孩子的风险“有感赞美”的三大策略》(作者:台湾政治大学教育学院詹志禹教授)

 

5、《没有班级和班主任的学校》(作者:北京十一学校校长李希贵


Ⅲ、“家长学堂”第二辑(回复“家长3”收看)


1、《害羞的小孩需要矫正吗》(作者:美国作家佩丽·克拉斯

 

2、《日常生活教育孩子有“八戒”》(作者:家庭教育专家张文质

 

3、《睡得安才学得好 把睡眠还给孩子》(作者:美国高校课程设计专家南桥)


4、《你是“魔术师型”还是“教师型”爸爸?》(作者:福建师范大学教授余岱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