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孩子执意要学艺术和人文将来吃不上饭?家长怎么破?

2017-04-11 陈默 枣妈和恺摩


最近推送了一些相关孩子艺术的专题,很多麻麻都在后台留言,相对于商科,医科比起来,人文和艺术看起来确实不那么有“钱景”,即使是在美国名校,花费同样昂贵的学费,可是不同专业的毕业生初入职场的收入却会有天壤之别。毫无例外的,在收入排行榜中垫底的基本上都是人文专业。而艺术类的就业前景和收入更是“不靠谱”,很少有家长们会希望自己的孩子去冒那个险。




因缘际会我认识不少学纯文科和艺术的孩子。这么多年过去,孩子们都长大了工作了,有些都结婚了。都挺好的,做自己喜欢的工作,工作也相对有趣和多元。


人文和艺术,如果真心热爱并有才华,非常值得珍惜和鼓励。这个不是补习或刻苦可以达到的。如果家里有这样的孩子,家长还是好好呵护支持为好,让孩子浸淫在自己的专长中,为自己的梦想努力,是特别美好特别值得推崇的。


希望我的切身体会可以给有心有顾虑的家长打一点气,真的没有那么悲观。现在的下一代比我们视野开阔不说,也有后盾。父母总是可以在经济上或是日后的人脉方面支持一下的,遇到幸运的家境优渥,孩子自己创业也是可行的。我觉得关键是孩子的素质,性格自信、抗压,善于利用资源,专业上有能力......这些比什么都重要。


我的儿子曾从艺术学院转传媒学院,算是艺术和纯文科都念了;将近27岁的他是不折不扣的"大娃";他已经完全独立,我来小小回顾一下。





1. 什么样的娃适合学纯艺术纯文科


(注:我这里把商科排除在外。因为商科的出路较好,一般不会引起家长孩子和外人的纠结担心。)


我觉得一是天赋,二是热爱,三是全家支持,缺一不可


天赋部分相信大家都同意,热爱(passion)也是关键。大部分孩子不会不食人间烟火,没有足够的热爱,那些地铁拉琴、街边作画、文稿堆家里的故事早把他们吓趴下了。


对于文理都不错的孩子,也必须是强烈的passion才能让他们弃易择难(这里的难易是指今后就业)。我从自己的经历知道,能做好,不见得是有才能。我曾是重点高中理科班的,学习很好。但我自己知道我不喜欢数理化,只是掌握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而且会押题还特别会考试。我高中的班主任曾建议我学应用数学(Are you kidding me?)。我知道心里的小火苗,所以完全不理会,反而一步步往文科上靠。


我没有显摆自己文理兼通的意思,50岁的人难道还靠17岁的事来炫耀? 我要真学了应用数学,后果不堪设想。我是从自己身上理解儿子放弃学商学工一心学艺术的理想,虽然他也可以学好数理化,但心根本不在这上面。


全家支持也特别重要。我在论坛里见过,有因为家长不同意而放弃艺术类名校的例子。我完全理解。每家的认同和财力不同,而且,拼一年七万美元学费去学计算机学医,肯定可以收回投资;学艺术,还真难说。如果不是全家同心,孩子压力也太大,时时想着欠着父母的恩情,不是轻松的事情。





2. 相信自己,坚持自己,做最好的自己。


读小说《The Namesake》时,有一段我印象特深:主人公(孟加拉裔孩子)约会一个白人女孩,他特别吃惊为什么女孩那么从容,从来没想过做"别人"。她的父母怎么也那么从容,三两个菜就请客,还特别享受(enjoy)吃喝聊天的每一分钟。他想到自己的父母总是羡慕"别人家的孩子";自家搞个聚会妈妈总担心别人没有吃够吃好,忙得蓬头垢面忐忑不安


我和儿子交流过这个片段。我们聊到"做自己"的重要。艺术的路不好走,也很可能有坎坷,走了,就不悔。心里无需有”别人“,无需有”假如“,踏踏实实追自己的梦,享受每一步每一刻。


软实力尤其重要。艺术人文的市场本来就窄,如果不善于利用资源,不善于推销自己,真可能喝西北风的。


也不能随便去个学校了事,专业排名很重要。这类专业学习的过程中有很强的创造性,如果program乏善可陈或教授没有底蕴,结果可能空对空,学得无滋无味。校友网络也得强,尤其我们不是世家,没有人脉,更得仰赖学校的名声和实力。





3. 家长的心要大,要稳得住。


我写儿子的第一篇文章是"五花大绑送我去华尔街"。当时我是想推儿子学商学金融的,儿子说我要"五花大绑"他。我当时也是着眼市场,求稳定。可是一旦知道他的真心所爱,就一直支持他,心无旁骛。


学文科学艺术的,也会有点自由化,打个耳洞纹个身,都是小意思了。毕业买了辆摩托车,我暗自担心了几天也想通了,叮嘱他注意安全就是。毕业海归,我其实相当纠结,要是和他的同学们那样在纽约工作,离家近,多好啊!但后来也想通了,他想趁国内腾飞之际尝试更多的机会,我就支持他,相信他。他的计划是等自己有家有孩子了再搬回来,这也让我很欣慰,说明他对自己1.5代移民的经历很满意,想着复制到自己今后的小家庭中。


他毕业后一直留小胡子,前两天,突然刮得干干净净,并立刻发了两张照片过来。我转到亲友群,大家都说他越来越年轻。27岁的人本来也不老,但看到他眼神清澈笑容温暖,像个大一新生,至少说明红尘的风霜没有在他心里和脸上留下痕迹,也说明他过得很好很滋润,家长就放心了。


有时候他和朋友吃饭,会即刻发照片,说”下次回国一起去吃喔";或者,出差在外,看到我们公司的广告也马上拍了发过来说"给你同事老板显摆下”。这些小小的互动,让我觉得我们身在两地情发一心,颇为安慰。





4. 我见到的文科生艺术生的出路


我这些年见到的文科生艺术生,一拨是我自己在广告界做事时公司每年招来的帅哥靓女们;一拨是儿子当年的大学同学和朋友们;还有就是老同学送过来的小留孩子们。见了不少,各色专业都有,但还是小样本,我也不罗列了。但我确实见到的都是正面的:工作愉快,生活稳定,创业有起色等。


当然,艺术、广告、传媒、政法等行业,有一个由低到高的渐进,不像电脑或金融一毕业就挣快钱。但走这条路的孩子们都心有准备,甘之如饴地起步,充满热情地慢慢努力着。


儿子当时不少美国同学朋友家里长辈是相关行业的,人脉广,毕业的路走得很顺,这个没有可比性,就不啰嗦了。


举两个华人孩子的例子。一个是1.5代,随父母海归后又回来读书,学策划展览。毕业后专做高科技领域的策展工作。我那天聊天提到,有网友说"curator(策展人)可是好工作呀!" 我原来以为都是学visual arts(视觉艺术)的人顺带做的,不知道还有专门的专业,而且不限于博物馆或艺廊,没有艺术背景也可以学了在其他领域做策展。这个孩子现在全球到处跑,工作特别愉快。


还有一个孩子是小留学生,娇娇女,喜欢画画。本来守着父母安稳过日子,男朋友出国了,于是也跟出来读语言。我是看着她一点点成长起来的:从点菜都要男朋友帮忙,到开始在社区大学读书;再转到正规大学读设计;男朋友毕业去香港工作,她留在美国继续读硕士;然后毕业回国,在某著名时尚杂志做编辑,去年两人结婚。


认定自己喜欢的事情,高高兴兴坚持下去,就值得推崇,是不是?


不论什么专业什么出身什么教育层次,都应该尽力达到自己可以获得并能够承受的人文教育。这不是为了坐而论道或是装点门面,是为了拓宽自己的视野,并更好地体会和享受生活。


我觉得,我们的下一代有我们支撑,有可能奢侈一些去寻自己的真爱,而不必为了生存而学自己不喜欢的东西。


还是一句话:爱孩子就给他最适合的教育


如果孩子就是热爱编程喜欢金融,当然好,学喜欢的专业还不愁出路,双赢。


如果孩子喜欢文学艺术或其他冷僻的研究,也应该给孩子一个机会。


本文作者陈默,20多年前来美留学工作至今,现从事管理工作。业余喜欢阅读、旅游和园艺;也喜欢写下随笔杂记,记录生活点滴,在海外中文网站"文学城"开有博客"陈默笔记"。

本文授权转自远方老师在美国。


 END -


枣妈朋友圈分享更多育儿资讯

感兴趣请添加枣妈个人微信

枣妈推荐相关阅读

这才是当今中国孩子最该上的一堂课!

那些对孩子来说“没用”的东西,最后都怎样影响了人生?

父母的终极使命,是培养出适应社会的孩子



枣妈和恺摩


Hi,大家好,我是枣枣,是一个刚上小学的大孩子了,家里住着一只聪明可爱的小狗狗叫Floopy,是我的好朋友。

我也是钢琴、画画、手工圈里低调的小达人。只不过我还没有微信,大家可以加我妈妈(枣妈:Julycheng),围观我跟Floopy的幸福生活。lovekidsmore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