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不爱看书等于不爱阅读?明智妈妈才懂的“授之以渔”的方法

枣妈团队的Lea 枣妈和恺摩
2024-09-08
文末留言参与小调查抽奖1-100数字+走心留言,枣妈会抽取三名赠送:实验班提优大考卷一套!


很多陪娃妈说孩子不爱看书,却喜欢看漫画、看视频、听音乐。怎么办?


身为老母亲的我也是深有体会,我们往往会将这些行为视为“洪水猛兽”,觉得孩子不但不爱看书,“不良嗜好”反而一大堆。


也总是会在第一时间制止孩子的行为,只求他们专注在读书写字上,但效果往往适得其反。



直到有一天我认真请教过一线的Lea老师之后,才知道原来我的“阻止”行为一直都是错误的做法。

Lea老师说,我们可能不知道或者从来没有关注过,其实阅读是可以多种多样,有很多种方式的。

而孩子在生活中最有可能引发阅读兴趣的小事,我们平时却都忽略了。

今天咱们就请Lea老师来谈谈如何从身边小事开始,让孩子阅读兴趣多面起来,而不只是“死”读书。


追本溯源:什么是阅读?


阅读指的是运用语言文字来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并获得审美体验与知识的活动,但它也是从视觉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过程。


什么是视觉材料?可以说,我们眼见的一切都可以算做是视觉材料。


但是就人类的阅读行为来说,主要包括文字、图片、视频、符号、公式和图表等。


随着陪娃妈们对孩子视力的保护重视,音频资料也可以算做是“耳朵阅读”的一部分。



因此,显而易见,阅读≠看书,书本是阅读材料的一部分,看书也只是阅读常见的种类之一。


那么对孩子教育有意义的阅读还有哪些种类呢?这些阅读种类要怎么给孩子配置呢?


为了方便各位陪娃妈给孩子进行阅读种类配置,大家可以打印下方表格,进行勾选和阅读占比估算。



阅读种类这么多,究竟怎么配置才算合理呢?随着孩子们的年龄增长,不同的种类又该怎么调整搭配呢?


别着急,对照着表格,我们一一来看以下内容。


阅读种类:短篇文字

常见类型:

短故事、短篇小说、记叙文、散文、说明文、议论文、新闻评论、期刊论文。

覆盖年龄:从能识字阅读开始,覆盖全年龄段。阅读适合占比:建议占比30%-60%,低年级偏向故事小说或记叙文、散文,随着年级增高可增加议论文、说明文、短论文等内容。阅读分析与建议:从能识字和阅读开始,短篇阅读应当是每个孩子发生频率非常高的阅读行为。


因为短篇阅读有着非常鲜明的特点:

· 阅读量少,阅读时间短

· 主题明确,相较长篇阅读表达更直接

· 方便设置题目,适合考试评分

· 适应场景多,适合碎片化阅读

· 获取渠道多种多样,方便打印




很多妈妈盯着孩子整书阅读,却把短篇文字的阅读给忘了。

虽然在学校场景下,孩子们阅读课文、做阅读理解题目也完成了不少短篇文字阅读,但是短篇文字在课外也能大有裨益。比如:


1. 孩子们不常涉猎的新闻评论、期刊论文可以在短篇阅读里安排上(比较适合初高年级);

2. 对于还没有很好过渡到整书阅读习惯的孩子,也可以先安排些短篇阅读;

3. 碎片化的时间里,可以给孩子安排些短篇阅读,不影响思维连续性;

4. 想要孩子养成英语阅读习惯的,也可以从短篇英语阅读开始。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千万不要忽视小短章的力量。


内容丰富、可操控的安排性强,又不会给孩子造成太大压力、打击积极性,短篇阅读的形式绝对“非常香”。

想要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的短篇阅读习惯,建议妈妈们学会定期给孩子们整理打印些短篇阅读的资料,或者也可以买一些短文合集,方便给孩子们布置些小任务。


阅读种类:长篇文字


常见类型:

各类题材的整书阅读、长篇论文、研究报告等。覆盖年龄:整书阅读覆盖全学龄段;长篇论文报告可从初中高年级或高中开始阅读。阅读适合占比:建议占比30%-80%,随着年级升高,长篇阅读的比重应逐步加大。阅读分析与建议:长篇文字阅读对于孩子来说,大部分情况下确实是看书,所以这部分是很多陪娃妈非常重视的版块。甚至有不少父母,一看孩子闲得无聊了就催其去看书。但是书看没看进去就很难讲了。

长篇文字阅读相较于短篇阅读文字有以下特点:

· 阅读量大,阅读难度大,阅读耗时长
· 循序渐进,主题内容需要孩子自己去感受挖掘
· 章节之间连续性强,需要孩子足够专注,且有较好的记忆力
· 适应场景少,尤其是有深度的书籍,不适合碎片化阅读
· 基本以纸质书阅读为主,辅以电子版图书阅读

综合来看,长篇文字的阅读难度相较于短篇文字大很多。

不仅更考验孩子的专注力、耐性、记忆能力、联想能力,所需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也更多,而且长篇文字的阅读效果显现也是比较慢的。

说一个比较残酷的现实,大多数孩子的长篇文字阅读能力是不太行的,在长篇阅读这块非常优秀的孩子基本是断层式领先。

当然我这里提到的这些长篇阅读,指的是较为经典的名著书籍、历史书籍或科学理论等。

不包括漫画书或者章节之间没连续性的书,因为这类书其实就是拼凑起来的短章,和真正意义上的长篇连续性文字是有区别的。


长篇阅读那么难,陪娃妈到底能为孩子做些什么呢?

首先,说一句大家不爱听的话,但也是实在话,不少孩子不爱读书确实是能力跟不上,说直白点,孩子看着那么多文字但却看不懂,理解不了作者的深意,享受不到书的情境,那得多痛苦,看着书本发呆、装样子吗?

对于真的在长篇阅读这块比较吃力的孩子,妈妈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尝试努力:

1. 长篇读不下来,换短篇文字阅读,也能达到拓展知识面的效果;

2. 需要父母陪读,可以和孩子同读一本书,一起讨论分析提高阅读理解力;

3. 减少阅读量,每年精读几本书即可,慢慢读,反复读,读懂为止;

4. 教孩子做一点读书笔记,很多孩子读了后面忘了前面,读书笔记可以加深记忆,方便复盘回忆书本内容;

5. 父母有时间的话,可以先读书给孩子布置点阅读思考题,让孩子读的时候有重点不盲目;

6. 选择有对应影视的书籍,像四大名著都有电视剧,让孩子一边读书一边追剧,对比影视作品和书籍中的异同,调动积极性。



如果孩子的阅读能力没有太大问题,单纯只是因为习惯不好的,大家也可以参考上述建议,外加营造更为良好的读书环境,比如:

·  每周有固定的家庭阅读日;

·  家里有阅读图书角专门存放书籍;

·  图书角可以设置观后感交流栏,读完书归还后用便利贴一句总结读后感;

·  茶余饭后也可以和孩子一起交流下最近读到的比较有趣的内容;

·  如果家附近有图书馆的,也可以直接带孩子去图书馆阅读借阅。



孩子的习惯大多都是靠父母影响的。

试想爸爸妈妈谈论一本书的内容津津有味,孩子为了“合群”和好奇心驱使,也会想努力融入爸爸妈妈的“趣味”里;

孩子看到爸爸妈妈的一句话读后感,可能有一天自己也会寻着爸爸妈妈的脚步读到这本书。

这便是父母给孩子日日浸润的影响,孩子阅读习惯不好,爸妈先自我反思。


阅读种类:图片/视频/音频


常见类型:

插画、艺术作品;电影、纪录片;听书音频。

覆盖年龄:

覆盖全年龄段。

阅读适合占比:

20%-50%,随着年级增高这部分比重逐渐降低,上大学后可按照兴趣增加这方面的阅读量。

阅读分析与建议:相比于前两种文字阅读来说,图片/视频/音频阅读融合了人类的其他感官,会给人带来更为直接的印象冲击。音频的内容比较简单,在此就不多言了。

图片/视频阅读可以统称为图像阅读,主要具有以下特点:


· 具有生动性、形象性、信息量大
· 现场感强,具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
· 配合解说和图像展示,降低了理解的难度
· 便于我们在有限时间内,更大限度地掌握信息


相比于文字,人类的大脑更擅长读图,这是我们与生俱来的能力。就像交通道路上,开车的人看到的都是各种各样的图标,而不是提示文字。

婴幼儿早教过程中,也有大量的图形颜色刺激类的玩具书。

但是随着年级增高,为什么孩子们的图像阅读越来越少了?

第一,图像阅读对于人脑来说更轻松,所以有人认为读图会降低孩子的思考力,但这个有待验证;
第二,为了能够应对学科和考试,文字的执行会更精炼、更便捷,教材和试卷的实现形式更节省材料;
第三,科学技术有限,把文字变成二维的图像和动态的视频还是比较费劲的,例如把小说翻拍成影视作品。


但是随着AI的强大和元宇宙概念的引入,未来的知识形式定是会更加多样化的。

假设我们读《哈利波特》就能进入到霍格沃茨城堡的三维空间里,看到人物剧情和走向;我们学习宇宙天文知识可以直接身处太阳系,这样的学习效果难道不是更好的吗?

如果我们实现了文字从平面向三维空间的转变,未来读书和写作也许就会转变为读图和图像创作。

也许这听起来有些难以理解,但从纸媒到互联网文字类的公众号头条,再到动态的视频媒体,这一趋势已在悄然发生。


培养孩子的图像阅读能力,陪娃妈可以做些什么呢?


1. 除了看书之外,可以多带孩子一起看一些有价值的电影。最好是在电视上,全家一起一边坐着看,一边讨论,这会比直接给孩子网上播放效果来得好很多;

2. 通过看纪录片帮孩子积累写作素材,比如人物纪录片积累人物素材、文物纪录片积累历史素材等,这样积累起来的素材会更具象、记得更详细;

3. 孩子节假日周末的时候可以多带孩子去博物馆、展览馆里走走看看,通过外物刺激来培养视觉敏感度;

4. 抽空让孩子阅读一些图画集、摄影集、建筑艺术集,提高对艺术绘画和实体建筑的欣赏理解能力;

5. 培养孩子做手工的能力,手工做的好的孩子图像阅读能力也一定不会差。



阅读种类:图表符号等特殊阅读


常见类型:

常见图表、平面立体图形、抽象符号

覆盖年龄:

覆盖全年龄段

阅读适合占比:

10%-20%,有数学特长的可以加大比重。

阅读分析与建议:这部分的阅读相较而言比重较少,所以在此简单提及一下,希望各位陪娃妈们能有这样的意识。

这些年大家都知道孩子们的阅读有多重要,很多妈妈也囤了很多书在家里,但是真正让孩子有明显收获的却不多。

因为似乎大家都只知道“读”,却忽视了阅读中的思考、方法和逻辑思维。

而且,我们可以阅读的东西不仅仅有书,而是全世界。图表、符号、公式这些也需要我们能读得懂。


生活当中,电脑界面、手机界面到处都是符号;天气预报有符号;马路上有符号;

考试当中,语数英理化生、体育、美术、音乐也到处都是图表或者抽象符号,一些学科竞赛中出现得更频繁;

现实生活当中,也有非常多的立体和空间图形需要我们每天去大量阅读。

图表符号是更凝练的语言,有时候也显得很抽象,需要我们有意识地帮助孩子去提高认知,去训练,做法很简单:


1. 带孩子认识简单的图表,如柱状图、饼状图,让孩子知道这些图表的原理和作用;

2. 有意识地在日常生活中和孩子去交流一些符号信息,比如手势,眼神动作,外面的符号信息牌,提高孩子的联想能力;
3. 可以带孩子一起做些平面或立体模型的拼图、拼插或者乐高,让孩子从小感受这些图形在平面和三维空间中的变换。



大千世界,美好万千,可阅之物,更是数不胜数。

希望读过今天这篇文章的陪娃妈们,能够学会让孩子们的阅读更加立体、更加丰富。

留言小调查


你为孩子阅读发过愁吗?培养孩子阅读兴趣有什么好建议?
欢迎来跟我们聊一聊!枣妈会抽3个走心评论,送出礼物一份哦!(留言和中奖规则请戳→枣妈宠粉抽奖活动说明

送实验班提优大考卷(语文)一套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枣妈和恺摩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