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减法大师,是你吗!

跃迁点 华南师大心理咨询研究中心 2022-05-30

你是否也遇到过这样的情况
▼▼▼

和恋人相处久了

渐渐觉得对方与最初的模样不同了

 失望的情绪up 


听说某一门课的老师很有趣

满怀期待选了课

却发现自己难以接受ta的讲课方式

 失望的情绪up up

 

期待喜欢的选手在比赛中大展身手

可他却与奖杯失之交臂

不由得心想

不是吧就这

 失望的情绪up up up 

……


在经历了很多次之后,你会不会纳闷:为什么跟说好的不一样?事情不该这样发展啊!

别急,把失望和疑惑都放一放,让我们换个角度来看问题! 你有没有发现, 你一直在对别人的形象做减法呢?

给形象做减法

1



什么?形象也能做减法?
咦,什么叫对形象做减法呢?

著名心理学家阿德勒曾说过:

“我们在看待他人的时候,往往会先任意虚构一个‘对自己来说理想的形象’,然后再像做减法一样地去评价。


例如,父母全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学习、运动样样满分,然后上好大学、进大公司。如果跟这种——根本不存在的——理想的孩子形象相比,就会对自己的孩子产生种种不满。从理想形象的100分中一点一点地扣分。这正是‘评价’的想法。”


简单来说就是:我们会提前在心中为他人构建一个100分的理想形象,当他人的行为表现无法达到理想标准时,我们就会对他们的形象做减法
比如:喜欢的老师上课居然拖堂15分钟 -1分
小组合作的组员又不及时回复我 -5分情人节对象没有给我送礼物 -10分……
现实理想间出现差距时,我们就会开始扣分,对他人的形象做减法。

然而,我们总对别人产生过高的理想预期,又总是一不符合预期就扣分。即便理想形象有100分,在这样的扣分猛攻之下,也实在太容易扣光了!做这样的“减法大师”,人际交往都变得不快乐了!
该怎么办呢?

理想形象从哪来

2



问题总要了解之后才能找办法解决。那么,这些理想形象到底是从哪儿来的?

理想形象,就是我们在与他人接触之前,对他人所提前产生的积极的心理预期,可以说是一种对他人的期待
为什么会形成对他人的理想形象呢?小编认为,可能有以下几个因素在起作用:


1.角色图式

角色图式,顾名思义,就是在我们眼里,一个人处于何种社会角色地位,就应按照何种角色预期来做出行为。
比如,我们会理所当然地认为小学生应该乖巧懂事、认真学习,学生干部应该能力突出、不犯错误……这种“理所当然”的认知预期,就是角色图式在我们对他人的形象构建中的体现。


2.社会比

形象的形成总是与社会比较有关。我们在建构自己的形象时,往往倾向于“向下比较”,即和与自己相比不那么成功的人作比较,以提高自尊感。但当我们评价他人的形象时,却会选择“向上比较”

举个例子:

小A期末拿了3.8的绩点,在班上的排名偏上。小A更愿意和分数不如他的同学作比较,心想:那么多同学都没有拿到3.8呢,我已经很不错了!但他的父母却说:“还有几个同学的绩点3.8以上呢,你为什么只有3.8呢?”


在这个例子中,小A对自己进行了向下比较,和比自己成绩稍差的同学作对比,而父母选择了向上比较,将成绩更好的同学作为比较标准。
从这里可以看出,我们对他人的要求往往会更高,在不断“向上比较”的过程中,发现他人的不足,理想形象也随之减分。


3. 观点采择—他人评

观点采择,也叫角色采择,指通过采取他人的观点和评价来理解和看待现实。

在生活中,我们总能听到别人说:“xxx老师的课特别好,我觉得很有趣”“xxx是x大毕业的,那个学校可是双一流”……


然后,在与这些人相处时,我们就会根据他人评价来对他们的形象进行判断和评价。当发现真实情况和他人评价不符时,产生的落差感则会促使我们在形象分数上大笔画下一个又一个减号


4. 个体的社会认知

社会认知是个人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志作出推测和判断的过程
我们对他人的评价往往基于自己对他人的感知,而这种感知,不仅受到他人的外貌特征、行为表现和身份地位等因素的影响,还与我们自己的经验、期望和情绪情感有关。
当遇到一个戴着黑框眼镜、说话文绉绉的男孩子时,我们可能会默认他是一个温文尔雅的“知识分子”,因为他与我们经验中的知识分子形象十分相似。

而如果我们发现这个男生并非如我们所想一般,他的形象分数就会大打折扣

综上,小编总结出了这样一个计算公式

他人的理想形象=角色图式+社会比较+他人评价+个体的社会认知


通俗来说,可以理解为:他人的理想形象=我们通常认为ta这种身份的人应该如何+将ta与更好的人作比较的结果+其他人对ta的评价+我们基于自身经验和情感的“自带滤镜”
对比思考一下,你是否也在用这个公式来定义他人的形象呢?

但是,我们也会发现,如果总是对他人形象做减法,便容易被失望情绪所淹没。
对于我们而言,这样的人际交往就像乘坐一辆一直往下跑的过山车,从最高点出发,却不停地下坠。这种感受,光是想到就有些窒息。
 有没有办法能够摆脱这种单方向的下坠呢?

从“零起点”出发

3



阿德勒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从零起点出发

“存在”标准去看待他人,对他人的形象从“零”开始做加法
这是什么意思呢?让我们回到小A的故事。

如果小A的父母愿意从“零起点”出发,把小A只看成是他自己,而不是“和别人相比如何如何”的小A,此时小A的绩点3.8对于父母来说,就只和小A自己相联结,而非处在与他人比较的状态。小A的绩点只是他学习的成果,而不是比较之下的成绩。


这就是 “从零起点出发”的涵义所在,让自己从原本的理想框架中跳出来,重视他人的存在本身,而非专注于行为

但是,“从零起点出发”,我们真的能够做到吗?
在小编看来,阿德勒的观点,虽然似乎十分有效,却又过于理想化。试问,在现实生活中,又有多少人能够做到对他人都从“零”开始看待呢?
无论是各种角色图式、他人评价,又或是我们自己的经验判断,都会给别人提前塑造一个理想形象,这似乎难以避免。
 那么,如果我们还是想要  尽可能降低形象减法带来的失望感, 还能怎么做呢?

留白+保持适度期待

4



善用“留白”+保持适度期待,效果更佳!“留白”技术不单在绘画艺术上大显神通,在人际交往中也起着重要作用。

心理学上的“留白效应”,是指适当留有一定的空白,留出想象和缓冲的时间和空间,达到以无胜有的效果
在人际交往中,通过巧妙地应用“留白”技术,我们既可以避免100分的高理想分数,也不用勉强地从零起点开始。我们只需要在心里默默选择一个合格的分数,不需要太高的期待,也不应该毫无期待。

当理想形象维持在一个“刚刚好”的标准上时,“扣分”就不那么容易出现了,我们对他人形象做减法的频率也会大大降低
在“刚刚好”的前提下进行人际交往,我们便不会因为过高的期望而一味失望,也不会因“零”的迷茫而放弃期待
为了更好地理解,小A同学的故事就需要再一次出场啦。

如果小A的父母学会了应用“留白”技术,不对小A抱有过高的期待,而是维持在一个适当的程度,情况或许就有所改善。


比如,不过于重视小A的期末成绩,不以绩点高低为标准将他与其他同学作对比,而是更多关注小A在这一学年中收获了什么等。这样既让小A感受到自己被重视,也减轻了过分期待带来的压力。


这不仅为父母留出了缓冲和接受的空间,让他们尝试理解和接纳小A,也为小A留出了成长与进步的空间,让他拥有更多的可能性。
由此可见,在人际关系中,如果我们能够通过适当的“留白”处理,保持对他人“刚刚好”的期待程度,就可以更好地达到“无声胜有声”的效果,减少失望的情绪,收获更多的惊喜
当然,为了让人际交往变成一件更加轻松快乐的事情,我们总会需要付出一点努力。
不过不需要太急,我们可以在生活中慢慢地自我调节,当调节到自己认为“刚刚好”的度时,就会发现,生活也变得更加舒适和有趣了~

 如果你也有关于这个话题的其他想法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哦!
-END-

编辑 | 跃迁点排版 | SAGE审核 | 水泽木兰图片 | 大Q  网络参考资料:[1]郑雪.社会心理学[M].暨南大学出版社:广州,2004:43.[2]岸见一郎,古贺史健.《被讨厌的勇气》[3]新华社.夜读|放下对他人过高的期待[4]第24次眨眼.社会“角色脚本”与个体自我预期[5]心理考研.【心理教研室】社会认知与交往技能[6]MBA智库百科:留白效应


▼ 点击图片即可跳转 ▼ 

点击 “在看” 给你加个印象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