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与别人社交之前,请先和自己好好“社交”



1:)

我们为什么需要社交?


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出发,人类其实是群居动物,我们之间终生的相互依赖,使得人际关系成为我们生存的核心——对于我们的祖先而言,单体生存能力较弱,只有相互依存才能得以存活。



在长年累积的影响下,社交成为印刻在我们基因之中的本能。离开群体,我们会感到寂寞,不由自主地产生焦虑、恐慌的情绪,其不安全感也会急剧上升。


因此,我们害怕被群体孤立在外——这是一种强烈的归属需要(need to belong)即与他人建立持续而亲密的关系的需要。


马斯洛需求理论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Physiological needs)、安全需求(Safety needs)、爱和归属感(Love and belonging)、尊重(Esteem)和自我实现(Self-actualization)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排列。


人们首先会追求基础需求的满足,此后才会考虑更上一层的需求,而且越是基础的需求所需的“能量”越大。


在这个理论中,爱和归属感其实体现的是我们的社交需求,它仅次于生理和安全需求。也就是说,我们在满足了基本生存和对自身安全的需求后,往往需要建立各类的社交关系,由此可见其重要性。



在拥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后,社交是提升幸福感的最重要手段。来自哈佛大学的教授Robert Waldinger曾经介绍过一个非常难得的纵向研究:

一个哈佛的研究小组,在历经75年,跟踪742名被试的工作、家庭生活、身体健康状况等后,得到最明显的研究结论是:良好的社交关系能够让人更加幸福和健康,而且比自身的名利、成就更加有效。



2:)

建立一段健康的社交关系的最有效方式:与别人社交之前,请先和自己好好“社交”


A 为什么要先与自己“社交”?


与自己“社交”,其实也就是走向“爱自己”的一个过程。爱自己是一种体验和能力,也是一个持续的不断向内探索和发现的过程。


它需要一个前提,就是首先你得有一个自己——也就是说,我们要大致上知道自己是谁、自己是什么样的一个人、自己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在理清这些问题之后,我们就能明白自己和别人的边界是在哪里,哪些是别人的需要、哪些是自己的需要。只有正确地爱自己,才能看见真实的自己。


真正健康的关系是需要真实的自我存在的。当我们理清自己的需要,敢于表达自己真实的需求,同时也给对方选择的空间,才能以平等的身份与对方交往。这样一来,与对方交往的我也是真正的我,才有机会真正地靠近彼此。



B 怎么样和自己相处?


01

认识自己


每个个体都是丰富而充盈、完整的。在认识自己的过程中,我们既可以从过往的经验入手,看到自己的缺点,也要善于发现自己的优点;我们还可以从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出现的情绪入手,认识到自己当下的心理状态、情绪体验。


这样一来,我们才能相信自己,相信第一直觉,也不会在一段关系中被别人牵着鼻子走,从而避免被情感操纵。


02

接纳自己


不完美本身就是我们的一部分,也是生而为人必然会有的一部分——每个人都是不会被所有人喜爱和亲昵的普通人。


正因为如此,我们要拥有犯错的勇气,也要善于在小事中发现自己好的一面,从而接纳自己的优缺点、接纳自己当下的心理状态,真正做到好好地爱自己。



03

学会承担责任,掌管自己的生活


当一个人能为自己的生活而负责的时候,他才能为自己的社交而负责,从而去掌控自己的社交,否则很可能会被不良社交里的因素牵着鼻子走。


每个人作为社会中的个体,在每一段社会关系中不变的主角都是我们自己。因此,社交只能是为自己生活而增添色彩的辅助剂,而不能是喧宾夺主、破坏独立自我的主导因素。


04

丰富社交圈


有了被爱的经历,我们才能更好地爱自己。固然,为了满足爱与归属的需要,我们要注意维护现有社交关系,适当的时候多找老友聊聊天、谈谈现状,加深彼此的感情。


但是,我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往往都是发展变化的。为了让自己更好地适应新变化,我们要努力与外界联结,多结交新朋友,建立新的社交关系。




3:)

如何建立健康的社交关系?


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不是简单的联结构建,而是要经过一个从表面接触到亲密融合的发展过程。


这个发展过程是否顺利,是需要我们的持续努力。我们可以参考以下五个原则,促成关系中共同心理领域的扩大以及彼此情感融合的程度,进而建立健康的社交关系。


平等原则


首先,根据霍曼斯的社会交换论,在长时间的交往过程中,如果一方总是付出多于回报,那么这种交往就难以进行下去——没有人会自愿地、长久地进行“赔本”的交换。



再而,平等的关系意味着自己和朋友有平等的权利,彼此之间的关系建立在相互理解的基础之上。


在这样的关系中,我们可以表达自己真实的好或不好的感受,也会理解朋友向自己表达的真实的好或不好的感受。


互助原则


帮助他人是亲社会行为中的一种,而亲社会行为是人与人之间形成和维持良好关系的重要基础,是一种积极的社会行为。


所以,当我们在对方有需要时及时伸出援手,能够于无形之中增进彼此之间的感情,促进彼此情感融合的程度,有利于维持良好的社交关系。


真诚原则


真诚待人,说起来容易,但是做起来往往并没有那么简单。在一段关系中保持真诚,往往需要敢于表达自己真实的需求、情绪和感受,这就像小猫咪露出肚皮一样,将自己最柔软、最脆弱的地方呈现出来,同时还需要承受被伤害的风险。



但是,风险往往与收获是共存的——只有做到真诚待人,关系内的双方才有机会触碰到真实的自己,促成关系中共同心理领域的扩大。


信用原则


同样,根据社会交换论,人们在交往过程中,会不自觉地对交往的代价与酬赏、付出与所得的各种可能性做出判断,之后再行动。


一段关系中的一方不讲诚信,那么另一方对其的信赖也必然会逐渐消失。因此朋友之间更要注重“言必行,行必果”。


友爱原则


友爱,是相互理解信任,相互支持帮助和志趣相近的人际关系双方或多方,在相互交际过程中自然流露出的亲切的情感。


好的关系的建立不是靠单一的讨好就一定能建立好的,还有许多更为复杂的甚至有些是不可控的因素。而我们在关系中能做到很重要的部分就是相互友爱。


在一段社交关系中,多共情,同时也给对方选择的空间,是建立一段舒适关系的必要前提。



现在很多人都说自己宿舍内关系紧张。其实同一宿舍的舍友如果能遵守以上五个原则,那么彼此间的感情通常很坚固。


而这些其实做起来并不难,比如说:

今天舍友给你送了糖,下次你给舍友带点小零食;彼此在学习生活中多提供帮助;当舍友情绪低落,多站在TA的角度共情,说几句安慰的话……


社交本身就是我们的需求之一,先尊重自己、照顾自己也是一件很合理的事情。过于压抑自己、抑或是过于凸显自己的主导权,都会导致一段关系走向扭曲。


所以

在爱别人之前

请先正确地爱自己



编辑 | Bobo

排版 | SAGE

审核 | 水泽木兰

图片 | 网络


▼ 点击图片即可跳转 ▼

期待你的

分享

点赞

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