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心灵小窗 | 解除暴食魔咒:食物代替不了渴望的爱

上海师大心理中心 上师学工在线 2023-03-01


在很多电影里,导演会通过吃东西的镜头来展现角色的心理状态,例如主角失恋时,最常用的桥段就是暴饮暴食。最经典的便是港剧《瘦身男女》:MiniMo在遭受了失恋的打击后,每天狂吃海喝饮食失控,体重爆增到260磅。



MiniMo的暴食并没有带给她完美的结局,反而是让她的生活一团糟,让自己陷入了抑郁。她期待着用食物来代替内心渴望的爱,以为填满了胃就能填满内心空缺的爱,但这都是徒劳。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了解下

暴食行为与暴食症吧~


什么是暴食?

暴食行为有什么特点



美国精神学会(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APA)将暴食症(Binge Eating Disorder, BED)定义为反复发作的暴食症状并伴随强烈的沮丧感,个体在进食时通常感觉失去控制, 进食大量食物。 

暴食症的四大特点在于:

1

反复的暴食行为

每周至少一次且反复三个月以上,即便他们不饿也会不断地往嘴里塞食物,即便饱撑了也停不下来。

“之前吃的也不是很多,现在感觉自己是个大胃王,旋风吸入食物。”

2

失控感

这是区分暴食和日常过食的重要依据之一。大部分暴食的时候,会感觉对自己的进食行为失去了控制,无论是食物的选择还是分量的选择,似乎都变得不受自己控制。

“吃东西的时候我感觉自己不是自己了,我像是个只会往嘴巴塞食物的机器人,对于事物也不挑剔了,来者不拒。”

3

隐秘性

大部分人因为害怕被发现,并对自己的行为感到羞耻而选择独自进食,家人、朋友们都可能被蒙在鼓里。

“下班后我就按计划买了一堆食物,藏在我的包里。回到家骗爸妈已经吃过晚饭了,冲进房间开始吃,一直吃到肚子疼、实在吃不下才停止。”

4

偏差的自尊

大部分暴食者会把身材、体重等外在作为自尊的主要标准,他们对体重的担忧占据了他们的全部生活与关注,他们常常忽略了其他自尊的来源。

“只有瘦下来才能万事大吉;胖胖的我,一无是处,自己都不喜欢自己。”

根据DSM—5的诊断标准,还有一例很相似的病症,同样是带有暴食行为的进食障碍,即贪食症(Bulimia Nervosa)。

两者的区别是贪食症患者会出现代偿行为,比如催吐、滥用泻药或者其他药物、过度运动等,他们都会因为身材而存在自我评价较低,但暴食症患者也没有对肥胖感觉到特别的恐惧感



定义暴食行为的标准并不只在于吃了多少,还要看吃东西时候的心理状态。如果在吃东西的时候,人是麻木的,是不享受的,没有感觉的,是破罐子破摔地报复性进食,那么这种过量的进食就是暴食行为。通常在这个时候,食物也不再是食物,而变成了一种工具,用来发泄情绪或是填补内心的空虚。




我暴食了?

  我为什么会出现暴食行为?



我的这种不断进食的欲望来自哪里?小星总结了以下三种原因:

1

生物角度

吃吃吃能缓和我们的情绪

生理角度来说,渴望吃东西是一种信号,这表明我们可能正被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所困扰着,我们想要通过可口的食物来减轻这些困扰带给我们的情绪。我们的肠胃被称为“第二大脑”,也被称为“情绪脑”。在生物进化的最初阶段,一些低等生物(比如管状蠕虫)的神经系统“司令部”就是在腹部,尽管我们现在已经进化出了更高级的大脑,但人体的肠胃仍然承担了一部分调节感受的功能。内心的空虚感让我们感到焦躁和不安,而食物便能缓和我们的情绪。

2

心理角度

吃吃吃能带给我们安全感

探究暴食背后的心理动机,可能是因为爱的匮乏、对爱的渴望。很多时候我们会不自觉地将将食物放入嘴里,咀嚼的满足感带给了心灵极大的舒适感与安全感,这是在我们婴儿期时候所形成的。回想起小时候,一旦我们哭闹,妈妈就会抱起我们喂奶,或者把奶嘴塞入我们口中。我们得到了食物,嘴里得到了满足,内心也感受到了关注与爱,因此我们从小就把口腔活动和安全感与爱联系到了一起。

在我们的潜意识中,爱和进食是联在一起的。当我们感到内心空虚、缺少爱的时候,我们便会将目光转向食物,食物便开始代替妈妈的角色。食物对他们来讲意味着爱、支持和安全感,贪食症患者可能还赋予给它更多的意义。所以需要大量的、报复性地、凶猛地吃来填补内心的空缺。

3

文化角度

吃吃吃是爱意的表达与传递

文化背景来看,我们也常常将吃饭和感情与爱联结在一起,食物一向都是我们传递和表达爱的工具——我们会为所爱的家人准备丰富的三餐;我们会邀请关系亲密的朋友们来家里做客吃饭;一起和朋友去约饭、去打卡美食;甚至在疫情中,邻居的投喂很容易带给我们感动,内心的爱与感动悄无声息地流淌……将食物与爱相连关联,这些似乎都成了我们的约定俗成。

食物是我们表达爱的方式,食物里包含着爱的信息。例如这道妈妈曾经做过的西红柿炒蛋、和朋友们一起吃过的肉松小贝,他们已经不单单是一种食物了,而是变成了我们眼中爱的象征与美好的回忆。因此,当我们觉得内心孤单、缺少爱的时候,我们很容易想到通过食物来排解这种空虚感。当我们嘴里、胃里塞食物,恍惚之间会有种被围绕、被爱护的错觉。




我不想暴食了!

如何跳出暴食的怪圈?



食物的记忆、咀嚼的动作、胃的饱胀感,暴食的时候他们认为把胃填满了,内心空缺的爱就也满了。可随后他们便会为自己的体重而担心内疚自责,害怕“一口吃成胖子”受到他人的非议和评论,于是又想着通过吃东西来找回自己的控制感、宣泄自己的情绪,这就陷入了进食-禁食-再进食的暴食怪圈。

然后呢?就算少吃一点,我还不是一样的孤独寂寞冷?怎么办?

其实要想解除暴食魔咒,跳出暴食怪圈,我们就要找到不以身体为代价的健康表达方式,改变行为模式,增加健康的人际关系,填补内心空缺的爱。那么我们可以做些什么来控制和改变自己的暴食习惯呢?记录暴食日记被研究证实是一个有效的工具。




记录暴食日记

(点击查看大图)


1、在情绪稳定后应将记录拿出来,然后与心理咨询师或自己分析研究,

  • 看看有没有什么事是可以避免的,例如若看见巧克力便会令你按捺不住的时候,就暂时要避开看见巧克力的机会;或者发现暴食总是觉得无聊所引致,那便要积极培养多些爱好,好让自己打发时间,不要一空下来就想着食物。

  • 再仔细看看自己的想法、情绪,有没有一些谬误的想法?或者烦闷不开心时便拿吃东西做发泄对象?用更具有建设性的想法或方式来处理负面情绪,

  • 研究一下对自己有效的分散注意力的方法,如散步、听歌、与朋友倾诉等,好让自己在下次遇到相同的情况时使用。

2、每个星期都应该将日记重新研究一下,就算是觉得沉闷亦需要尽量保持,以便监察及知道自己的进度。


习惯的养成需要一个周期,有些顽固的习惯则需要更久,千万不可因一次的暴食经验而令自己一蹶不振,关注每一个小进步,及时给予自己肯定。若自己发觉无法应付时,第一时间寻求专业人士的协助。


最后,小星给大家推荐一本有趣的书——《食物与情绪,食欲背后的心理学》。

内容简介

      我们对食物的渴望往往来源于休闲娱乐、兴奋或爱的基本需求未得到满足,即我们渴望吃的每一种食物都对应着一种需要被关注的特定情绪或问题。《食物与情绪:食欲背后的心理学》一书将帮助我们解读对食物的渴望,告诉我们渴望吃某种食物背后的含义并真诚地面对这种渴望。此外,本书还提供了很多有用的建议和方法,帮助我们防止暴饮暴食,克服情绪化进食,进而恢复正常的食欲。

上海进食障碍诊治中心

         位于上海精神卫生中心的进食障碍诊治中心是全国一流的治疗进食障碍的地方,拥有最先进的治疗团队和治疗方法。对于暴食及其他进食障碍感兴趣的同学和朋友们也可以关注下面的公众号了解更多。


参考文献:

[1]吕振勇, 郑盼盼, & Todd Jackson. (2016). 暴食症的影响因素及其机制.心理科学进展(1), 11.

[2]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2013).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5th ed.). Arlington, VA: American Psychiatric Publishing.

[3]王荣香.(2022).缓解女大学生情绪性进食的个案工作研究.硕士论文.西北民族大学,兰州.

[40]朵琳·芙秋 (2018).食物与情绪:食欲背后的心理学.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北京普华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END 

转自 | SHNU师心微语

文字:张宇佳

编辑:袁怡

审核:吴娅婕、陈燕维

做慈善献爱心

快来跟青竹君一起参加校级义工项目!

人生导师 | “擘画新蓝图 奋进新征程”

十一月人生导师专题沙龙开始报名啦~

青竹课堂 | 人人都要购买的基本居民医保

青竹君不允许你不知道!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