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认识港中大(深圳)| 入读理工学院,给你这样的老师

回顾在大一的学习和生活,你是否觉得时间飞逝?港中大(深圳)理工学院的同学们迫不及待地要与大家分享在大一上学期修读的物理力学、基础化学和微积分课程中遇到的令自己印象深刻的老师。



PHY1001

物理·力学


 唐叔贤院士:


在我得知唐叔贤教授是中国科学院院士的时候我是震惊的。这样一位院士,在上课的时候能这么活泼可爱而又精致,这完全令人难以想象。


每天穿西装衬衫来给我们上课,打个喷嚏都要从口袋里掏出一块手帕捂住嘴。他的课堂非常活泼欢乐,颠覆了我对“院士”的看法。他会带巧克力来上课,当同学们回答问题的时候,他就会把巧克力扔给同学;他会在课堂上做实验来让同学直观的感受角动量;他会带吉他来上课,以便给同学讲有关声波的知识。


同学们也都很爱他,每次下课都会有一群同学围着他问问题。唐院士注重公式的推导,他会拿出他手写的资料再给我们推导一遍。总之,这是一个很优雅、睿智而又活泼的老师。


''''


 凌晗博士:


物理是我个人在理科中最喜欢的科目,而力学又是我最喜欢的物理板块,故而这一个学期里我收获的乐趣尤多。


我的物理老师是凌晗博士。我能记住凌老师的名字是因为联想到诗句“凌寒独自开”的韵味,上了她的课之后发现她本人非常可爱并且很负责任。凌老师课上时刻关注着同学们的学习进度。当同学们一脸茫然的时候,她会主动问: “Why are you so lost?”,并且把大家理解起来有困难的部分再讲一次。讲角动量的时候,她会适时调整,按照大家的学习难度把原来安排的两节课增加至三节课,让同学们都真正掌握这一章的内容。 课上,她也会带相关的实验器材做现场演示,增进学生对物理定律的理解。


期中考试之前,这门课程的内容大多是高中必修板块覆盖的内容,这给了我一段对全英文氛围学习的适应期。期中考试之后,我在课上接触了简谐运动、机械波、角动量等新知识点,遇到的语言障碍大大减少,让我能更为顺利地学习。


虽然解决物理考试看似只需要把公式抄在cheat sheet上并且会应用即可,但其实若想深入理解公式背后的道理还有一定的困难。比如机械波中横波和纵波的波速公式,老师和课本采取了两种不同的方法推导,一个是使用牛顿运动定律并结合波函数,另一个是使用相对运动。课本上的方法看似简洁,可我却反复思考几天,最后还经过和同学的讨论才真正弄明白。


''''




CHM1001

基础化学


 梁永波教授:

Prof. Kevin was our chemistry teacher. I think he teaches fast compared to other teachers. He is passionate with what he does and always tries to guide students' learning through asking questions.


What I liked about his class is that we would finish the course very early and we get time to review everything before exam. He would show us the most important part and give us some review points.


''''


 朱贺教授:


我一直好奇是对教学有着怎样的热情才能让朱贺教授成为ATM机一般的存在——随时在线的老师。这位爱笑的老师还获得了“朱哈”的外号。


最开始对他印象深刻,是因为他总是秒回邮件,工作日也坚持很晚才回家,在考试周的周末甚至会留在办公室解答学生的疑惑。上学期期末考试的最后一周,从早上8:30到晚上11:30结束的office hour,让他圈粉无数。


他的课非常有趣,适宜的授课速度、有趣的段子、幽默的画风都让学生们享受课堂的每一分每一秒。他还是理工学生群里的表情包网红男神。课下,朱贺教授也是心灵手巧的达人。在万圣节,他自制的“HA弱酸c服”让学生羡慕不已。


''''


 许加聪博士:


许加聪博士是最让我记忆深刻的老师。不只是因为他在自我介绍时说的: “My major is coffee. ”和他自取的“Uncle Hui” 这一代号,更因为他的上课方式以及他对于大学学习的看法。


他对一些知识点的展示和解说极有意思。在讲解分子运动时,他用双臂模拟化学键;讲解化学动力学时,用自己和儿子的花钱速率来打比方。许博士认为课堂只是学习的引子,更重要的是在下课之后的自主学习。他有着丰富海外留学和生活经历。由于他在不同国家生活过,他在上课时总能讲出一些相关的故事吸引我们的兴趣,还通过讲解实例拓宽学生对化学学科的认知。


他经常在课上预留出三分钟的时间,让同学分享自己对于上节课的一些疑问或者问题的看法。大家讨论的有些问题本就没有标准答案,甚至在科学界也存在争议。这种方式,能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学科的习惯,形成化学思维,而这些是比死记硬背知识更有意义的东西。


''''



MAT1001

微积分


 黄俊波博士


初见Mario(黄俊波博士),他梳着简易的发型,嘴角留着胡渣。他是一个很平易近人的老师,一点都没有老师的架子。


他上起课特别认真,虽然在给到我们的资料上已经列明了证明过程,他还是会带着我们重新在白板上梳理一遍。


他的教学风格很紧凑,课堂会给我一种很紧张的感觉,稍微不注意,或者没有提前预习,就会有听不懂的地方。


如果你在课间去问他问题,他不会总是从一个老师的角度去教你,而是会和你一起讨论问题,倾听你的想法。当有遇到他不会的题目时,他也会很坦诚地承认,而不是用一些你听不懂的知识理论来忽悠你。他甚至会在期中期末考试周前增加office hours,让更多的同学有疑问的时候可以和他面对面讨论。


总之,Mario是一个很认真仔细、热爱数学、和蔼的老师。


''''


吕伯君博士:


上学期MAT1001,在课前40分钟,教室的前三排就已经满员的占座盛况,至今让我记忆犹新。


第一节课上,吕伯君博士讲解了数学学习中的注意点,例如定理(theorem)和公理(axiom)中的条件(condition)和结论(conclusion),考察条件中每一个命题的真假对结论成立与否的影响。在授课时,她会提炼出要点,并且将前后的知识点进行串联,比如在讲完连续、求导和微积分后,她便讲述了这些知识点与我们已学习的极限之间的关联。她的讲解让我对知识之间的架构更为清晰,也让学生领会到拥有数学概念的强大之处。


''''




· 师资简介·


唐叔贤院士

唐叔贤院士是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研究生院院长,他是材料表面科学与技术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他长期从事材料表面科学与技术研究,发展了固体中电子的多重散射理论体系,对低能电子衍射、光电子衍射、高分辨电子能量损失谱,以及反射高能电子衍射等技术测量结果的定量分析上作出了创造性的系统贡献。

凌晗博士

凌晗博士于2011年获得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一等荣誉学士学位。2016年,她获得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博士学位。她主要研究电致变色的材料与器件,以及其在智能窗、柔性显示器等方面的应用。

 梁永波教授

梁永波教授是英国皇家化学学会院士。他是英国肯特大学理学学士、英国萨塞克斯大学有机金属化学专业理科硕士、西澳大利亚大学博士。梁教授的研究领域是有机金属化合物的合成、结构和机理研究, G14金属碳烯类似物反应性的研究,有机锆和镧系元素化合物的合成和催化反应研究。

 朱贺教授

朱贺教授是浙江大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学系学士和硕士、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博士。他的主要研究方向为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加工与成型、高分子复合材料、多孔材料等领域的基础与应用。

 许加聪博士

许加聪博士是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理学学士和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博士。许博士的研究兴趣包括清洁晶体表面的形态学和电子结构研究,过渡金属或半导体材料表层气态分子的化学键合。许博士讲授了多门物理化学课程,包括热力学、化学动力学、化学键合、化学动态学以及表面科学。

 黄俊波博士

黄俊波博士于2008年在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获得数学专业的理学学士学位,分别于2009年和2014年在滑铁卢大学获得数学硕士和博士学位。他的研究兴趣主要分布在代数组合学,用代数方法去学习包括图在内的离散结构。

 吕伯君博士

吕伯君博士于2008年获得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应用数学一等荣誉学士学位。 2014年,她获得香港中文大学系统工程与工程管理系博士学位。她的研究兴趣包括定量金融和晶格理论在密码学中的应用。



-End-


关注大学公众号

敬请期待博文君为大家带来更多的精彩文案!



CUHK-Shenzhen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 

结合传统与现代  融会中国与西方


内容由港中大(深圳)传讯与公共关系处提供

撰稿:张颖萍 (2018级理工学院、学勤书院)

撰稿:唐至成(2018级理工学院、逸夫书院)

撰稿:姜金玉( 2018级理工学院、思廷书院)

撰稿:Yas(2018级理工学院、祥波书院)

编辑排版/ 余无尘(2016级人文社科学院、逸夫书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