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校长随笔 | 劈柴的学问


12


做任何事情,首先必须找到一个最佳的切入点。

做任何事情“定位”极其重要。

“素位而行,无不自在,居易以俟,乐在其中”。

——徐 扬 生



空白


输入

劈柴的学问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长 徐扬生院士


在乡村,我最喜欢的风景是黄昏时分的缕缕炊烟。夕阳尚未下山,青山脚下,矮矮的村舍屋顶上就开始飘起白色的,带着原木味清香的炊烟。这炊烟从来不是笔直地向上升去,而是缓缓地,结帮成堆地在山腰上萦绕盘旋。

我刚下乡时特别喜欢独自坐在山坡上,看缕缕炊烟,闻着炊烟那股清香。有时候,路过的农友会提醒我,“该去烧饭了!”这时忽然觉得自己的肚子开始饿了,要去烧饭了,我的屋顶上也该起炊烟了。
      然而,烧饭却没有看炊烟那么浪漫,那么美好了。

生产队给我造了简陋的房子,里面有灶,可以烧柴和稻草,一日三餐必须自己烧。我搞来两个热水瓶,一般中午或晚上烧一次饭,另外两餐的饭就用热水烫一下应付过去。来乡下之前也是看过人家烧柴火灶的,但万万没有想到自己烧起来会有这么多麻烦。无论烧柴还是烧稻草,火总是一会儿就熄了,再重新引火,烧旺起来后,一会儿又熄火了,这样烧一顿米饭总会有十来次熄火的时候,前前后后要花一个多小时,有时中午从田畈回来,肚子正饿,连忙烧饭,但饭总是烧不好,一两个小时后待饭烧好了,菜做好了,肚子却不饿了,吃饭的情绪也没有了。更多时候是,烧了一个多小时了,饭还没烧好,肚子也不饿了,自己对自己说:今天就算了,咱们不吃了!

邻居的老大娘发现我常常不烧饭,就过来同我说:“这样不行,长久下来是要得胃病的。” 她说完立即坐到灶前,吹一下,把柴或稻草一点一点“架”起来,于是火就慢慢旺起来了。烧柴火的容易程度与柴劈得怎么样大有关系,劈柴是比烧火更难更重要的事,于是老大娘就开始教我如何劈柴。

我本以为劈柴是件极容易的事,想不到劈了整整半天,只劈了小小的几根,而且粗粗细细,很不均匀,不容易烧火。中午时分,老大娘来了,她说:“你来看我怎么劈。” 我的天啊!我一看,吓了我老半天,这么矮小瘦弱又佝偻着的老人竟然会两下三下就把一根粗壮的木柴劈得停停当当。我问她:“这大概要用很大力气吧?”她说:“没有,但要把力用到口子上。”

“窍门是什么呢?”她说:“很简单,要找准劈柴的位置,要从柴的小头劈起。”

劈柴为什么要从柴的小头劈起呢?一方面是因为柴的小头,直径较小,刀刃容易砍进去,而且小头的木质也会松一点,所以容易下手。更重要的是,另外一头是大头,大头比较粗,劈小头时大头在底部,就很稳定,力使得进去,也不用花力气去平衡木头,劈下去的力更可以直接用在切开的功能上。通常是看准小头劈柴的位置,一刀劈下去,劈到柴长度的百分之八十的位置,用手把刀柄轻轻一转,柴的两杈就轻松地分开了,用不了太多力。


空白


输入

当我掌握这劈柴的功夫之后,心里高兴极了。那段时间一有空就想劈柴,自己的柴劈完了,就去老大娘家帮她劈柴。那时村里的农友老有东西送我,一碗面条,一袋红薯,或者几个鸡蛋,我也没东西可以回赠他们,所以常常会说:“你们家有柴要劈吗?”把柴劈好,再一捆捆扎好,堆在墙边上,自己看看,蛮有成就感的。有时路过的农友也会夸几句“这柴是谁劈的?劈得这么整齐!”听了这话,我心里不知有多高兴!

多少年过去了,回想起这段经历仍很感慨。这劈柴的经历仔细想一下,对我们的处事为人,以至于对我们的工作和学习,都很有启示。“劈柴”的第一个教训是,我们做任何事情,首先必须找到一个最佳的切入点。开始从事一项研究也好,开始担任一个新的职务也好,开始处理一件案件也好,最重要的要确定从哪里下手,切入点在哪里。切入点,或者称作突破口,是极其重要的,找准这个突破口是任何事情成功的先决条件。有时对一个研究课题,你会苦思冥想好几个月,一点思路都没有,就像在一个古堡四周绕来绕去,就是进不去,这实质上就是找不到突破口。更多的时候是找错了突破口,于是只好再回到原地。所以,找到了突破口是成功的一半。

古人讲“居易以俟”,就是说在你所要做的事中,选一个容易做的事,从那件事开始做起,以此作为切入点,再去做其他工作,一切就会顺利一点,效率也会高一点。一位做基层领导的朋友,听我讲到这点,兴奋地对我说,他去年在一个小地方做县长,就是按照这个思路,先调查了一番,给自己规划了一个工作清单,先从容易的那件事情做起,效果意想不到得好,群众社会都很赞赏。因为从容易的事做起,成功的可能性就较大,成功之后自己也会有更大的信心,积累了经验,争取了支持,这些都是可贵的资源,用整合的这些资源来开展之后较难的工作,相对地就容易一点。

有一位从医多年的老中医,我曾经问过他一个问题:“对一位身患几种疾病的老人来说,你治病一般先治哪种病?是不是应该先治那种最主要,或者是最难医的病?”他回答道:“这要看情况,通常是从病人的实际情况出发,从比较容易治的那种病下手,先把这个病解决了,部分功能改善了,由于人体的各个部分都是互相关联的,一个问题改善了,其他问题解决起来也会容易一点。”这种治疗的方法是典型的“居易以俟”的哲学思想。


空白


输入

“劈柴”的第二个教训是,做任何事情“定位”极其重要。一个人,一个公司,一个学校,都是一样的,如果定位不清楚,或者定错了位,失败是迟早的事情。多年前,一个学生来看我,聊了他当时的工作,讲了半天,意思大概是他工作做得不错,很勤勉努力,领导也知道,而且他所做的事是公司其他同级别的高管无法做的,但到年终,他发现几乎所有同级的高管都升级了,而他却不仅无份升级,还有可能丢了饭碗,自己总觉得很吃亏。我仔细了解了他的职务和工作性质,询问了他们公司的评价体系和老板的要求。我最后同他说:“还是一个定位问题,你努力在做的那些事情不是你的位置应该做的,即使做得如何成功也不会有奖赏,因为你份内的工作可能没有做好,重要的不是你努力不努力,而是你的定位有没有定好。”

《中庸》中讲“素位而行”,意思就是安分地做自己那个位置的工作,位置找准了,就有成功的可能,找偏了,找错了,你尽了最大的努力也枉然。就像劈柴,你找错了位置,从大头劈起,对不起,最大的力气也只是事倍功半。我碰到很多职场新人,论勤奋,论人品,论才能都是一流的,但就是不清楚自己的定位,有的是一开始很清楚,后来忘记了,有的是始终没有清楚过,所以总是在工作单位很不得志,在我看来根本上就是对自己的定位出了问题。

每个人每到一个地方,无论是公司,或是机关,或者是其他单位,首先必须想到你的定位是什么?你有什么“Niche”(特点)?你是否有这个公司所需要的核心技术?你是否能够为公司找到有价值的客户?你是否能够整合资源,给这个公司带来价值?即使你不是新员工,每个人都应该时刻保持“定位感”,时刻提醒自己定位是需要随时改变的,你如果几十年做差不多同样的事情,你对自己的定位没有变化,而心里老想着提升级别,那怎么可能?做副教授,有副教授的定位与职责,做正教授,有正教授的定位与职责,做院长,有院长的定位与职责。世间的工作无论职位高低,收入多少,不分贵贱,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要清楚定位,这样工作才会有起色,才会受到上司下级的尊重。


空白


输入

我在我办公室外面的走廊上挂着一幅字,上面写着“素位而行,无不自在,居易以俟,乐在其中”,这对我在劈柴中所学到的学问是一个很好的总结。

前年春节,我重返四十年前下乡的村庄,特地去找了当年劈柴的地方。我的那间小屋已经不在了,但隔壁的那间小屋尚存。当时村里建了这两间特殊的小屋给两位知识青年住,我住了其中一间,隔壁那间小屋旁边是我熟悉的小河,河边斑驳的石灰墙正是我当年堆放一捆捆木柴的地方,教我劈柴的邻居老大娘,和她在另外一边的排屋,都早已不在了。排屋后面的那条大江,和江上那迎风吹动的芦苇还在。江的对面,还能看到青山腰里的缕缕炊烟,睹物思故,当年许许多多的往事就像珍珠一样,一颗一颗鲜活地跳了出来…… 那苦难的岁月,不仅让我学会了劈柴,放牛,种田,也让我理解了生活的真正意义和处事为人的许多准则。

图 | Paul Serusier作品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徐扬生微信号



欢迎投稿 | 邮箱 : cuhkszjz@foxmail.com


点击识别二维码关注

微信编辑器 构思编辑器


港中大深圳家长微信公众号:cuhkszjz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微信公众号:cuhksz2014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招生办微信号:CUHKSZ_AO

徐扬生微信公众号:xuyangsheng-

博闻约理微信公众号:cuhkszbwyl

港中大(深圳)家长咨询2群:439713965

港中大(深圳)家长广东咨询群:199520697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