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亲爱的对门,114岁生日快乐!华师暨大永相伴!

华南师大新闻社 晚安华师 2021-11-12

嘿,对门儿

今天是你114岁生日快乐

华师的祝福如约而至



巍巍学府,百年树人伴侨情

意气书生,刀剑入鞘望征程

墨泼一纸是你114年的光辉岁月

亦是你我62年的风雨兼程

 

 

你敞开开放包容的胸怀

我定格严谨认真的姿态

你我蕴意深长的校训

刻在我们的心灵庙堂

 


在时间的轨道上

一半,是你和过去

一半,是我和未来

 

 

我们

曾共赏晨曦晓露

相望山野黛青

和暮霭对歌 赏浩瀚苍穹

那些都是忘不了的年华

  


现在就让我们并肩携手

乘坐专属你我的时光列车

穿越114年的历史长河

回首两校的峥嵘岁月


  忆往昔,峥嵘岁月静流淌    


(请旋转手机横屏观看)

本样式由135编辑器出品,不允许任何第三方编辑器抄袭使用,违者必纠。


当年筚路蓝缕

如今欣欣向荣

幸得你我一路同行

时光不老,列车不停

未来的路,我们还要并肩走下去


  顾两校,共将诗酒趁年华  


此间秋水走笔 彼岸春山铭碑

天下风光无限好 独你盛景旖旎


胜日寻芳,无边光景

 


风丝袅,水光潋滟晴方好

翠色茂,碧波荡漾相映辉

我与你在时空相隔中彼此守望

在岁月长河里相伴流淌

 


阳光和煦,树影斑驳

风声温柔,时光静好

我喜欢和你漫步在这校园小道上

同赏无边风光

 


枝头繁花盛开

我醉心于你热情似火的绯红

你钟情于我婷婷袅袅的黛粉

都是彼此眼中最美的模样

 


我与你的故事融进岁月

就像这小桥流水

静谧美好,绵绵不绝

 


佩绿叶饰,着红砖裳

乘着下课铃 跨越时空与你相遇

 


与你邂逅在满溢的书香里

是我穿越书页的翘首以盼

纸泛黄 墨生香

满腹诗情只与你说

 

 

渺渺楚天阔 轻轻人声远

静静你我留 浓浓相伴情

 


自古红蓝多知己

蓝与红是美学的经典配色

也是你我相伴的见证

 


我方甩袖欲舞 你便回眸相望

透过宿舍相似的方格窗

你我的故事在流传


张弛有度,动静相宜


每一寸苍穹

都有你上下求索的身影

每一厘汪洋

都有我不懈追梦的姿彩

 


执子珠笔,书子华章

笔尖勾勒对门之谊

 

 

回望六十二载

只感到你把默契塞到我手中

随即奔向红蓝相间的未来

 


万千藏书我只寻一本

书名为《你》,署名是我

书中记载了六十二年的长情

 


斑驳的阳光下

转身,起跳

篮筐存档你我的约定

 

 

似水光年,朝夕相伴

无数个埋头苦读的日夜里

我们齐头并进,顶峰相遇

 

一羹一饭,朝夕相伴


一日三餐,荤素与伴

朝朝暮暮,岁岁年年

心之所向于我

不过是有你在的人间烟火

 


你的腊味飘香

我的葱鲜鸡嫩

都是一样的余味悠长

砂煲滚烫,那是我们友谊的升温

唇齿留香,那是我们过往的回味

 


奔放如你,在如火青春中笃志前行

清淡如我,在昭昭岁月中求实创新

我们的情谊,似这细长筋道的拉面

青山依旧,绿水长流

 


外焦里嫩的香脆

大吉大利的呼唤

那是你我黄金岁月的见证

亦是我们光辉未来的夙愿



紫薯甘甜 如你我深情依昵

香芋细软 似你我蜜意缠绵

甜甜廿四味 有你也有我

 

相守相望,携手前行

 

山河动荡,你且巍然屹立

风雨飘摇,我自岿然永固

溯源回望,偕我同渡数秩荣枯

继往开来,邀你共赴万里征途

 


阳光正好 说走就走

你忠信笃敬 我艰苦奋斗

相约追寻那绚丽的梦

 


师大暨大,连通你我

我们守望车水马龙的中山大道

亦共同见证彼此的繁华岁月

我们相约携手奔赴下一个十年

 

 

你挑起华侨教育的重担

我肩负广东师资的使命

我们的学生程始于此

读圣贤书游五洲海

 


卧鸭恣意游动 荡漾起微微清波

愿我们彼此相伴不止今朝

每天都要开心鸭

 

  看今朝,厚重情谊永传承  


姐妹情深,心心相印


同根共脉,亦并肩前行

 

王美又,华师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中英文秘方向)2017级本科生

王美儿,暨大华文学院汉语言专业2017级本科生

王美又和王美儿是一对双胞胎姐妹。在同一座城市求学,姐姐王美又得以经常乘坐专线二到暨大的华文学院探望妹妹王美儿。起初王美又走在暨大的校道上会被人错认为妹妹来打招呼,“我也会将错就错,假装成妹妹回应他们。”这样的笑话闹多了,王美儿的同学也就知道了她们是一对双胞胎。

 

姐妹俩亲密无间,这让王美又成了一位“两校通”,对华师和暨大都非常熟悉。在华师大学城校区求学,王美又习惯了这里的一草一木,喜欢这里安静的学习环境。老师的平易近人也让她言语间不掩对老师的喜爱,“老师经常去主动了解我们的学习生活,还会和我们一起团建,团建时主动询问我们对于一些课程的意见,打破了我对大学教授很严肃的印象,而更像是一位学长,乐于贴近我们的生活,这让我想要更努力去学习。”

 


谈起对暨大的印象,王美又从妹妹的身上深深感受到暨大多元开放的文化。“因为看泰剧的缘故,我很喜欢泰语,于是平时妹妹在暨大路上遇到泰国人就会给我打电话。”这让王美又十分羡慕暨大汇聚各国的同学。参加妹妹的学院活动,会接触来自不同国家的美食,邂逅各种文化的碰撞,每一次妹妹邀请她,她都从来不会爽约。

 

展望未来的大学生活,王美又期待着更多的可能性,同时也提醒自己要更加专注。她希望能与妹妹共勉,在华师在暨大,都能并肩前行。


成为朋友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

 

雷世炜,华师外国语言文化学院翻译专业2019级本科生

周斯婷,暨大外国语学院法语专业2019级本科生

雷世炜和周斯婷是结识了七年的老友,如今,两人分别就读于华师外国语言文化学院和暨大外国语学院。于她们而言,成为朋友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两人曾经一起在学校的播音主持社学习,经常同行畅聊,也由此慢慢交心,“跟她的每一次聊天都会有惊喜”。在雷世炜的印象中,周斯婷是一个会弹钢琴、跳舞、主持的多才多艺的女孩,虽然表面上温软,其实内心十分坚毅。

 


“两所学校都是广东211高校,华师对我来说是最合适的选择。”在华师,雷世炜找到了自己想做的、热爱做的、擅长做的事,每天的生活都很充实。她也曾去过暨大石牌校区,令她感触最深的就是“对门儿”深厚的历史底蕴和宜人的风景。因为都是学习外语专业,两人商量着未来一起考研,同时雷世炜也祝愿暨大越来越好,和华师的友谊一直不散。

 

我们一定会在更高处相遇

 

黄昕羽,华师教育信息技术学院新闻学2020级本科生

李嘉姿,暨大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2020级本科生

今年9月份,黄昕羽和李嘉姿都在心仪的专业道路上开始了求学生涯,黄昕羽选择了华师的新闻学专业,李嘉姿则入读了暨大的汉语言文学专业。


黄昕羽和李嘉姿从高一开始就认识了,但直到高二分配到同一间宿舍后,两人才真正熟悉起来。在一次聊天中,黄昕羽发现李嘉姿是和自己灵魂很相近的人,自此三年来,从最初的相互吸引到后来的相互陪伴,两人的心灵总是在不断靠近。



黄昕羽依然记得,李嘉姿收到暨大录取通知时和她分享的喜悦,还有到“对门儿”华师吃饭的约定……她憧憬着这美好的一切。尽管只有一条马路之隔,但在今年学校的疫情防控措施下,刚入学不久的两人暂时难以相聚,然而她们还是会通过社交媒体保持与对方的联络。面对未来的四年大学时光,黄昕羽坚信,她们一定都能成为更好的自己,在更高处相遇。


刹那缘起,跨越天桥求学求职


你我的相遇,是缘分的安排

 

梁辰曦,暨大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学2011级硕士研究生,华师教育信息技术学院讲师

2019年,梁辰曦进入华师教育信息技术学院,从暨大学子成长为华师教师,目前她主要教授基础写作与新闻学理论课程。在暨大求学的时光中,华师校园里也常有她的身影:在华师恒温泳池锻炼,在华师参加教师资格证培训,跟随一名华师在读研究生学习钢琴……她十分感恩自己和暨大、华师之间的缘分及联结:“读书时也没想过会到华师工作,但华师浓郁的人文气质确实让我印象深刻。”

 


从暨大到华师,梁辰曦体会到两校的学子都有务实且高效的气质。虽然角色转变了,但学生和教师在校园里都是“求知者”的身份,要不断探索知识、探索自己、探索社会;而老师的身份,需要有更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在暨大114岁生日来临之际,她表示非常感激暨大和华师的栽培,自己要努力工作,专心科研,以实际行动回馈社会。

 

以文结缘,坚守初心再出发

  

詹晓悦,华师文学院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2016级本科生,暨大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专业2020级硕士研究生

四个月前,詹晓悦刚从华师文学院毕业,如今,她已经在暨大文学院踏上了研究中国古代文学的新征程。


于她而言,在华师学习是一段充实且幸运的体验,她遇到不少对读书和研究方法倾囊相授的老师,也结识到值得去托付真心的挚友。之所以选择到暨大深造,是因为暨南“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暨,声教讫于四海”的含义——将优秀的中华文化传播到五湖四海,“这跟我所攻读的专业、研究的初心是契合的。”

 


实际上,詹晓悦很早就与暨大结缘。2018年,她成为了暨大汉语方言研究中心的一名志愿者,从那以后,她经常会在两校间往返。如今读研后,她也会经常跟留校的同学相聚,“现在他们也开始戏称我是‘对门’的了。”

 

从华师到暨大,詹晓悦体会到两所学校给她带来的温暖。本科期间活跃于各种社团活动、和不同学科的朋友讨论问题碰撞出火花、倾听老师在课堂上对某个知识点的阐释……许多细微的回忆构建起她精彩的大学生活,并为她的未来铺路。到暨大学习后,她感受到两所高校都拥有很强的学术包容性,对于学生在研究中提出的奇思妙想,老师们都会鼓励大家继续往深处钻研。

 

“真的就是搬到对门的感觉”

 

陈诗韵,华师旅游管理学院酒店管理专业2016级本科生,暨大管理学院旅游管理专业2020级硕士研究生

“既得到面包也得到水仙花”——这是对陈诗韵在华师就读的四年时光最好的概括。在她看来,在华师上学是一种胃和脑子同时被满足的体验,最令她难忘的就是陶园的鸡扒饭和沁园的卤味,以及图书馆一楼的沙发和讨论室。此外,陈诗韵也很珍惜自己在大三当兼班的经历,虽然工作繁杂,但当她看到小朋友们团结在一起、拿到好成绩时就感到非常喜悦。

 

 

如今,她铭记着华师的教诲,踏上了相伴暨大之路。尽管目前在暨大上学还不到两个月,但暨大开放的跨文化交流氛围已经给陈诗韵留下很深的印象,同时,她也对本班的小班教学和小班聚会赞赏有加,不仅提高了教学效果,也更有利于增进同学间的感情。除此之外,在暨大的绝大多数时候,陈诗韵都体会到了与华师相同的感受,让她身在暨大却恍若回到了华师,“真的就是搬到对门的感觉”。

 

在暨大生日之际,陈诗韵想对暨大说:“感谢新征程的道路上由您来指引,也希望三年后的我能成为让您骄傲的一员。祝您生日快乐!”

 

从此处蜕变,到彼岸成长

 

苏博炜,华师国际商学院金融学专业2017级本科生,保研至暨大经济学院金融专业

回忆起在华师求学的时光,苏博炜十分感激母校给予他的帮助。在参加学生工作、组织活动的锻炼中,他从一个内向、不善言辞的人变成一个可以独当一面、外向健谈的领导者。


大二暑期他参加了双创营美国班,期间带领团队参加全球商业计划大赛,即使白天上完课后已经疲惫不堪,团队成员们还是会抽出晚上的时间一起讨论,直到凌晨一点才依依不舍地离开,“和团队成员们一起朝着一个目标努力是让人很激动很快乐的事情”。对于保研,他认为最重要的是绩点,同时也要积极参加一些含金量高的学术或创新创业比赛。

 


苏博炜印象中的暨大是一所兼容并包的学校,校园文化多元,气氛也相对自由。而暨大的金融学是国家级重点学科,其所在的经济学院已耕耘四十载,在广东乃至整个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金融领域都有强大的影响力,这让本来就计划留在广州或深圳生活的苏博炜决定在这里读研深造。考虑到未来读研期间学习难度的增加,他打算提前学习相关课程,继续深入研究Python并加强英语学习,以此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水平。


值此暨大114岁生日,苏博炜也祝愿暨大生日快乐,早日实现建设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的目标。

 

学有所长,术有专攻

 

骆妍,华师历史文化学院历史学(师范)专业2017级本科生

现已保研至暨南大学文学院中国史专业 

华师2017级历史学(师范)专业的骆妍成功保研到了暨大中国史专业。骆妍表示,暨大的文史专业更具优势,能为她提供一个更广阔的进步空间,而它地处广州这样一个学习资源丰富的城市也是骆妍选择到暨大深造的重要原因,其优越的地理位置更是方便骆妍回华师“探亲”。

 

从初入大学的迷茫到如今的顺利保研,离不开三年来华师对骆妍的影响。她还记得,大一时,历史文化学院的陈果老师曾鼓励她在大学期间勇敢尝试新事物;王三三老师送给她的那句“愿每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负疚”,也成为了支撑她走下去的动力。



此外,在华师打下的坚实基础也为她顺利保研做了铺垫,“华师每年都会举办各种师范技能比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这些都为我、乃至华师的所有师范生,带来了更深层与更有效的提高。”本科期间接触到的优秀老师和学者让骆妍看到了一位“历史人”该有的样子,也让她认识到自身在专业学习上的不足,因此她选择攻读学术型硕士来提升自己,从而对社会多些历史关怀。

 

骆妍也曾穿过马路到“对门儿”校园内穿梭,令她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那面万国墙。万国墙上镌刻着来自各国暨大学子的印记,让她感受到暨大开放包容的学校氛围。在暨大生日到来之际,骆妍也为它送上了祝福:“希望暨大能够保持包容开放的氛围,与对门华师进行更多的合作与交流。也祝暨大生日快乐,越办越好!”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都是家的感觉”

 

王凌,华师心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马萧萧,暨大华文学院招生与社会合作部老师,《广州华苑》常务副主编

 “暨大目前对我最大的影响是给我培养了一位好太太。”华师心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凌坦言。王凌2012年进入华师心理学院从事认知神经学科方向的研究,他的太太马萧萧同年从暨大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毕业后,也选择留校从事与华文教育相关的工作。2015年,马萧萧随王凌搬进了大学城。

 

 

在认识太太前,王凌只知道暨大是马路对面的邻居,但却从未去拜访过。“认识我太太后,走在暨大和走在华师的感觉一样,都是家的感觉。”马萧萧有时会在暨大的图书馆加班或写稿,丈夫王凌总会陪着她一起工作。

 

在暨大校庆之际,王凌衷心祝愿华师与暨大都能发展得越来越好,祝愿两校的学子都能实现自己在校期间的目标。

 

我们一起风雨同舟

 

张勇,暨大药学院药理学专业2013级硕士研究生,华师人事处老师

叶敏君,暨大文学院世界史专业2013级硕士研究生,暨大新闻与传播学院党政办公室老师

张勇和太太叶敏君初识于暨南园,两人在暨大校研究生会体育部共事的一年,给张勇留下了最难忘的回忆。两人曾一起举办研究生的三大校级赛事,共同经历了工作中遇到的疑难杂症带来的挫折感、以及携手克服困难后那种“阳光总在风雨后”的欣喜之情。2016年,张勇刚进华师工作,他和太太蜗居在华师中区10多平米的单间房内,尽管条件艰苦,但两人的相互鼓励和支持,也为他们的工作和生活增添了最质朴的幸福。

 

 

一个是求学之地,一个是工作之所,两间学校不仅见证了张勇的爱情,也让他收获了个人的成长。暨大给了张勇知识,培养了他的“三观”,让他认识了自我;华师则给了他平台,让他成长和发展,找到了人生奋斗的方向。值此暨大校庆之际,张勇祝母校在建设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高水平大学的道路上硕果累累,再创辉煌。同时,他也想对太太叶敏君说:“愿我们像师大暨大一样,始终不忘初心,相伴前行。”

 

从校园步入社会,我们一路相伴

 

林秋阳,华师教育信息技术学院教育技术学(师范)专业2015级本科生

陈毅钊,暨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全英语教学)专业2015级本科生

1465,是华师2015级的林秋阳和暨大2015级的陈毅钊在一起的天数。从高中的初次见面,到往后的深入了解,两人一直走到了现在。

 

大二时学业压力大,虽然两人在不同学校,但相互鼓励与支持也为彼此建立起信心。华师与暨大的校园里,见证着林秋阳经常熬夜陪陈毅钊准备比赛,见证着陈毅钊在林秋阳有比赛时到现场为她拍许多照片留念。当林秋阳准备iteach比赛时,陈毅钊还凭借自身计算机领域的专业背景,在“幕后”给她做“技术支持”,指导她做代码部分。就这样在悠长的时光里,华师与暨大见证了两人几年来的扶持共进。

 

 

毕业时,林秋阳为了与陈毅钊在同一座城市,放弃了发展前景更好、更适合自己求职定位的工作,陈毅钊因为工作频繁调动,两人也经常异地。现在两个人正在为共同的未来而奋力打拼,“会为自己当初毕业时放弃的机会惋惜,但尊重自己那时的选择,有能力自己也能杀回去。”

 

“两个站点的距离不远不近”

 

Mr.C,华师旅游管理学院酒店管理专业2019级本科生

Miss.Z,暨大经济学院财政学专业2019级本科生

华师的Mr.C和暨大的Miss.Z已经携手走过了四年光阴。两人的缘分始于高一,在备战高考的过程中,两人互帮互助,共同刷题,一步步向目标高校靠近。他的陪伴也缓解了她心中的压力和焦虑,最终稳定理综成绩。

 

 

两个广州人的家乡情结让他们过上了如今“身处大学城内外”的生活,不过Mr.C对于异校恋的态度很乐观,“两个站点的距离不远不近”,既能给对方留有成长和进步的空间,又可以让感情保鲜。双方的见面也没有受到距离的影响,两人都在对方的学校留下过自己的印记,他们曾经携手走在暨大南校区的操场上,也曾在华师迎新晚会上收获不一样的感动,平日里更会相互鼓励,共同进步。面对两校的发展,展望两人的未来,Mr.C 表示:“希望两校一直是cp,也希望未来的学习或工作生活阶段在空间上可以离她更近一点。"

 

114年光阴流转

62载日夜相伴

纸短情长 诉不尽岁月悠长

此时此刻

千言万语都汇成一句

亲爱的对门儿

生日快乐


  #往期回顾#  




采写丨华师:李君悦 杨雨佳 邹翔 闫佳琪
陈翠林 侯琳菽 郑安淇 王艺璇
郑嘉俊 孙梦瑶 雷世炜 吴祖儿
麦卓琳 黄达玮 黎巧妍
暨大:温宇康 李晨妍 魏永桦 陈霖
部分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制图丨梅莎莎 姚欣彤 梁海桐 何欣佩
陈天乐 许立桐 朱杭之 邱渝雅
摄影丨华师:李宁 刘星亮 曾宝怡 谭允盈
李翔 余晋然 冯杏杳 张浣茹 何欣佩 王菲
萧巧倩 蔡涵宇 黄泽楠 牟航 黄东
关秋娴 武文景 邓心怡 郑建博 李思蓉
暨大:曹征 王泳琪 郑涵 许坚琳
谢冬香 苏烁枫 曾令奇 李芷昕
侯雅婷 温宇康 汤君妍 慕雪城主
模特师:谭允盈 刘东润 关秋娴
暨大:李芷昕 牛松涛
执行编辑丨欧阳思梦 郑钊驰

马宇杰 周意清 龙泓汀

责任编辑丨郑宇云 杨柳青 杜明灿

标星晚安华师

可以第一时间

看我们的推送哦



后台回复关键词即可获取

校历丨PPT丨招生丨转专业丨辅修丨水电费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