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全国仅十人!他是华师张永刚!

华南师大新闻社 晚安华师 2023-04-30

跨界尝试

挑战自我

立足时代潮头

打造新颖有趣思政课

入选2023年高校网络教育名师

是全国十人之一

他就是张永刚



张永刚,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广东省青联委员、广东省“灯塔工程”青年导师、广东省青年讲师团成员等。曾获全国首届高校思政课教学展示一等奖、全国第五届高校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一等奖、华南五省区第八届高校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一等奖、广东省首届“我最喜爱的思政课教师”、广东省第四届与第五届高校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一等奖、广东五一劳动奖章、广东青年五四奖章、南粤优秀教师、广东优秀共产党员等省部级荣誉。


  走向互联网的教学  



入选全国高校网络教育名师,对于张永刚而言是意外之喜。说来不巧,他赴京答辩时正逢身体抱恙,在给评委演示的最后几分钟里已处于失声状态,尽管坚持完成了演讲,但张永刚认为已经“完了,没机会了”。冬日的北京街头,寒风呼啸,结束答辩的张永刚孤身一人走进一家火锅店,点了一大锅羊肉,以此安慰自己。


所以一个多月后得知自己竟然成功入选时,他真的很惊喜。与此同时,张永刚审视了自己在网络教育这方面所付出的努力,深刻意识到自己所做事情的重要性。



在张永刚看来,开展网络教育是顺势而为。今天是互联网的时代,学生是网络社会的原住民,作为老师,更不可能说摆脱或排斥互联网,反而要主动出击,把它纳入到自己的教学中来。基于这份贴近学生的理念,张永刚在教学实践中渐生明悟:“以往我们教学利用投影屏,它的优势是专业性、思想性、深刻性,但在碎片化的今天,谁给你一个小时的时间来上课?谁愿意听你说那么久?”进而他想到了人手一个的手机。手机小屏即时且灵活,弥补了投影屏的缺点,两者融合,兼具专业性和灵活性,这是他最初践行的“两屏融合”理念。

平常线下教一个班,最多一百人,但互联网却没有这个限制。于是,张永刚依托学校“青网计划”与网络教育平台开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截至目前,这门课程已有90000余人次完成学习。他也因此于2019年10月获高等学校继续教育精品在线课程优秀奖,获批广东省一流本科课程。


然而网络也非万能,互联网上信息有如洪流,纷繁冗杂,缺乏引领性。“多少网红、明星霸屏了,我们的声音呢?我们要在网络上发声,不能因为同学们喜欢明星,我们就说明星好,不能因为同学们不感兴趣,就不讲马克思。不能迎合学生,但要引领学生。”


所以当张永刚面对广东卫视的邀约时,纠结犹豫之外,他也产生了进一步思考。如果说投影屏深刻专业,手机屏即时灵活,那么电视大屏、主流媒体宣传矩阵,所代表的的不正是引领性吗?这三个屏结合起来,深刻性、专业性、灵活性、引领性完备,正是张永刚所需要的。这之中,也少不了复旦大学教授张志安给予的指导与帮助。由此,张永刚“三屏融合”的“大思政”育人理念及模式构建完成。

“这个事情很难,而且费力不讨好,但我觉得立德树人、铸魂育人的理念和任务非常重要,育人不仅在课堂还要在课外,不仅在线下还要在线上,真正将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三全育人理念和大思政育人模式统一起来。”生活即教育,张永刚希望用生活化的方式把大思政课讲通、讲透、讲活,所以提出以“三屏融合”构建大思政育人模式。


但是这条路,并不那么一帆风顺。录制节目,短短几分钟成片,实际上花费很长时间。有时学校课程和录节目冲撞,他就牺牲周末时间,熬很多很多的夜。身边还有很多负面的声音,认为他做无用功,耽误时间,甚至说他不务正业,想当网红,这些困难和非议他都默默承受,但心中始终坚持认为这件事情不仅有意思而且有意义。


“我在想,什么叫‘正业’?我们的正业不就是与同学们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吗?思政课的根本任务正是如此。我相信我做的这个事情有意义,所以我坚定地去做。”正因如此,全国高校网络教育名师的入选给了张永刚很大信心,全国仅遴选十人,张永刚是其中之一,来自教育部的肯定让他再一次确信,自己的选择没有错,他做的事情就是今天大思政课育人的关键。


直至今天,张永刚已录制了大量网络直播和课堂,其参与课程与节目《湾区哥哥的思政课》广受好评,《我的一堂思政课:从“最难讲”到“最精彩”》先后在广东新闻联播、广东卫视“飞越广东”播放,并登上《学习强国》,《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记忆》第二集入选省委组织部“百部精品党课”(全省教育系统仅有四部入选),主讲的《做有志气有骨气有底气的新时代青年》微团课作为示范团课在全省展播。对此,他很感谢华师提供的平台和华师的学生,是因为学生们的疑惑和求知欲才让他出发去探索,也是因为华师这个大家庭里有很多优秀的同仁,有雄厚的学科基础作为支撑,才让他走得更远。


“这个奖不是给我自己的,而是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思政课和思政课老师的重视。”在未来,他会继续坚持自己的理念,通过“三屏融合”的模式加强理论宣讲,打通理论传播的最后一公里,用生活化语言和方式来讲述深刻道理,让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理论+叙事”的教学方式  


为师十年,张永刚已经记不清最初站上讲台时的心情。青春在讲台上流淌,眼角留下岁月的笑容,坦言“这个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但每一个新学期开始的前夜,他依然会失眠。他的教学理念愈渐成熟,但他对待学生的那颗真挚的心却未曾变更。



“我每次上课都很忐忑,包括比赛我也很忐忑,因为自己觉得和别人觉得是不一样的。我的‘教’是否转化成学生的‘学’?我所说的是不是学生在听的?学生所想的是不是我想表达的?这种关系有没有真正建立起来?我不能保证。”这种始终忐忑不安、始终对自己抱有怀疑的态度,促使张永刚不断探索。“这么多年我都在寻找一个概念,一个自己的界定——我是希望通过‘理论+叙事’的方式来教学。”


张永刚认为,人生是一场叙事,每个人既是讲故事的人,也是听故事的人,人们在表达和聆听中理解自己,反思自己,并理解他者,从而建立关系。教学是生活的一种,作为思政课老师的他,也可以借讲故事的形式辅助教学,消解理论的枯燥。“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然而今天孩子们不喜欢听道理,因为我们只是在讲结论,却不告诉孩子们这个结论产生的背景、过程乃至它的影响。所以只有像叙事一样把这个结论呈现出来,有形式、有内容、有方法、有本质,同学们才能够理解和喜欢。”



以这种方式上思政课之后,张永刚很快收到了正反馈,他发现同学们愿意抬头了,而他自己也获得了“学生最喜欢的老师”称号。但与此同时,一个新的问题也出现了,“为什么我三节课讲了一百多分钟,只讲了5分钟的段子,同学们却只记住了5分钟的段子呢?”


张永刚不由得陷入自我怀疑。学生愿意抬头听课了,但听了段子没听知识,知识不入脑,而入脑之后,还有入心的问题。怎么办?张永刚首先想到的是,要熟备教材,以“史论著”相结合的方式讲清楚理论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形成整体性的理解。而“任何理论都是以抽象的方式来把握现实世界的”,所以下一步还要把握现实热点,结合现实来厘清理论。最后,立德树人中的人是学生,学生是中心,除了把握教材、把握现实,还要把握学生,要从理论难点和现实热点回归到学生疑点,三点融合,连贯实现“抬头—入脑—入心”这一过程。



这套方法论,得来并不容易。学生在学习中遇到问题,可以请教老师,但老师自己在教学中遇到问题,却没有一个百分百正确的答案。“所以当时我给自己选择了一个非常辛苦,但也最有效的一种方式——参加比赛,以赛促教,以赛促学。”


从广东教育厅的比赛、广东总工会的比赛到华南五省区比赛再到教育部举办的比赛和全国总工会举办的比赛,先后辗转过海南大学、安徽大学、南京大学,他去各地比赛,尽管每一次都拿了一等奖,但他始终没能找到答案。直到2020年,第五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决赛现场,当再一次拿下一等奖时,他找到了答案。



张永刚始终清晰记得那一天,比赛落下帷幕,他拿着本子记录下南京大学教授陈建群代表所有专家评委的总结点评。他边记边思考,旋即惊讶地发现,专家提出的“教学设计关键在于教学目标”“大学教师不是演员,教学以内容为王”“教学反思重在思索痛点”,与他在课堂和比赛上逐渐摸索形成的教学理念不谋而合。他所追求的通过三点融合的教学方式推动学生“抬头—入脑—入心”,正是对教学理念、内容和方法这些原初问题的思考。“当时我就觉得,好了,我再也不用参加比赛了,我找到答案了,我的疑惑解决了。


教学之外,张永刚也没有停下科研的脚步,他一直坚持深度的学术研究,不断了解前沿的知识。他人眼中的张永刚十分谦虚,在对待他不太了解的专业领域的问题时,他会自己先去搜集资料,了解思考之后,再和其他老师讨论相关问题。


  永远在潮头追赶知识  



对于张永刚而言,他的思想与认知和学生始终是存在壁垒的,在寻觅自身教学与年轻人喜好的契合点,在实践这套方法论的过程中,也发生了很多趣事。


张永刚会在马原课的课间放音乐,一开始放他喜欢的歌,后来发现不对,要放同学们喜欢的歌。他自认为自己的歌单已经足够潮流,但有一次还是被同学吐槽太老气。张永刚也常常留心学生发的朋友圈,看到不懂的新名词或是概念,他就会加紧学习,哪怕不喜欢,也会尽力弄懂。在与学生聊天过程中,张永刚也会主动询问学生,向学生学习新的知识。



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李嘉谊和张永刚相识四年,两人经常聊天互动,一起吃饭。在李嘉谊眼中,他俨然是一个“5G冲浪达人”,他知识库涉及当下热播电视剧、动漫、游戏、网络话语等各领域,而且会不断更新。他看投票选秀综艺,分析“姐姐”“哥哥”出道背后蕴含的马克思资本批判逻辑,他也了解最时新的明星,不经思索就能如数家珍,然后从明星同款讲到异化和商品拜物教。


李嘉谊认为这一点是难能可贵的。“有趣是他的常态。”平时老师们在聊天时,会一起吟诗一两首,非常开心。在学生的朋友圈下面评论时,像唱双簧一样,他们会彼此配合,进行有趣的互动。



马克思主义学院2021级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专业喻志荣是张永刚的研究生,从研一开始上张永刚的课。他认为张永刚的课堂生动而不失深度,从不是“一言堂”,而是充满着思想的碰撞、灵魂的共鸣。张永刚坚信教学相长,鼓励学生深入思考,抛出问题后让学生亲身体验搜集资料、解决问题的过程。一个个知识点和学术前沿理论便在平等而活跃的讨论氛围中变得立体鲜活。


张永刚始终希望能从学生的视角出发,把握好学生的需要。他身体力行带领学生领悟“活”的马克思主义,时刻关注学术前沿和网络热点,力图打造贴近时代、接地气的思政课。结合着自己的趣事,张永刚用别样的方式让学生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生动留存于心。


      彷徨是青年必经的路  



“很多研究说孩子们喜欢矛盾式表达,年轻人为什么有这种矛盾式的表达?一边喊着不想奋斗了,一方面又在奋斗。明知道熬夜不好,却依然熬夜。这个现象很有意思。”张永刚很喜欢观察同学们,不是批判,只是理解。“我们已经不能很快地触摸到这个时代前沿了,而年轻人可以,所以我会关注青年,研究青年。”


今天的青年人面临很多难题,比如内卷。张永刚认为,解决问题的关键是辩证看待问题。在他看来,这些困境和难题在过去也存在,只是表述形式的不同,“年轻人的选择和时代不一致”,其实质是“个人发展如何适应时代发展”的问题。时代是变化的,世界是不确定的,不确定是永恒的,“在今天唯一能做的,就是确定好自己”。



“现实的问题往往是,人看不到这个时代的方向,要么自身的努力和时代脱节,要么被时代的洪流裹挟。所以,越是不确定的时代,我们就越应该确定好自己。同学们一定要明确自己要什么,可以做什么,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不能别人考研我也考研,别人就业我也就业。时代如何他者如何,我们是抓不住的,唯一能抓住的只有自己。”

“我始终认为自己和其他人不一样。”正是这句话让张永刚抓住了自己。在经历了幼年务农,辍学打工之后,为渴求改变,张永刚重新踏上了求学之路。读完本科,担任辅导员的他本以为能就此与生活和解,但与理想有所差距的工作环境又给张永刚带来了极大的不适。于是他再次拿起书本,考上了华师的研究生,寻找自己的希望。在读完博士之后,张永刚选择回到华师,成为一名大学老师。



回顾自己的人生经历,张永刚坦言,自己不是那种一开始就坚定地知道自己要什么的人。大学四年,他也一样处在焦虑之中,因为不知道自己要什么,所以一直在彷徨中寻找和尝试,在踏入社会后也一样。他不断地找寻和探索,无论合适与否,他都会去尝试,失败了就换一个方向。从不要什么开始,慢慢做排除法,慢慢明白了自己要什么,确定了方向和目标,最终在这条路上深耕,成为了今天的他。


“学习、思考、思辨、探索、反思,一定不是一个愉悦的过程。马克思说,人之所以为人,就是因为人会反思。大学四年不舒服,适当地不舒服,我觉得是好事。”

  “我和学生不是简单的朋友关系”  



正是这份对学生的感同身受和贴近,让张永刚在学生眼里“既是老师又像师兄,更像朋友”。喻志荣回忆,疫情期间张永刚经常线上联系自己,关切身心状况,分享正在读的书。线下交流则更为丰富,经过他的办公室时,只要看到灯是亮的,喻志荣就会进去找他答疑解惑、畅聊“吃瓜”,甚至“约饭”。他没有任何架子,有他在的地方总是一片欢声笑语。尽管自称“社恐”,但他愿意向学生敞开心扉,也乐于让自己帮他做一些事。这给喻志荣带来他们在互相帮助、共同进步的良好感觉。

喻志荣并不知道,这段让他深感舒服的关系,是他和张永刚共同努力的结果。张永刚认为,师生关系不是上下级关系,也不是简单的朋友关系。“我比较赞同诺丁斯的观点,即师生关系是建构出来的。不是说我是老师,你是学生,我们就是天然的师生关系。这个关系轴不在老师这里,也不在学生那里,而是两者中间。这个关系建构的关键是,老师所关注的,正是学生所关注的。我们说‘有一种冷,叫妈妈觉得你冷’,如果老师也这样,那就是在绑架学生的意志。所以一个老师要真正关心学生的需要,要先问他的冷暖,建立在他的冷暖的基础上,再让他选择衣服的穿脱。”


“但这种关系的建构不能只是我努力,学生也要努力,双主体的在场才能够建构这个关系。建构之后,还要继续保持互动。因为师生都是不断成长变化的,老师关注到学生的成长,学生也意识到老师的要求,这个关系才能持续良性互动。”师生关系的良性互动,让张永刚和他的学生都受益匪浅。学生们很愿意向张永刚倾吐心声,无条件地相信他,这让张永刚很感动。这意味着他在学生眼里是一个值得信任的人,他们的关系成功建构了。“而我更加不能辜负这份信任。”


有一个新闻系学生,坦言自己已经忘光了书本上的知识,却牢牢记住张永刚说过:“一定要允许别人和你不一样。”后来,这句话一直启发着他的人生。也有一个学生,多年之后给张永刚写信,说每当他想放弃的时候,就一直想着张永刚曾在课堂上说的一句“人生路很长,幸福最重要”,因此撑过了人生最绝望的时期。甚至公共课上,刚毕业、一头热血的张永刚带领全班人一起读《共产党宣言》,这个画面直到很久以后都被学生们记住:“是什么情怀和力量,竟然让他在一个两百人的课室里扯着嗓子共同来读《共产党宣言》?在今天这样一个浮躁喧哗的社会,竟然有人在做一件无用功的事情,他的精神让我很有启发。”



立德树人,除了传授知识,老师也要给学生传达信任感和力量感。“很多事情,我觉得都是再小不过的小事,但这颗种子在学生心中种下了,多年以后生根发芽,所以这些小事恰恰也是很有意义的大事。”


  “要记得自己当学生时对老师的期待”  


第一年获得“我最喜爱的老师”称号时,张永刚特别开心,学生的喜欢是对他最大的肯定。但对于如今的他而言,更多的是反思。“教师这个职业会让人倦怠,因为总是在不断地重复,人有时候害怕重复,越重复就越倦怠。如何不倦怠?如何保持生命力和好奇心?如何在年复一年的过程中依然热爱这个职业?就是要反思,反思自己,反思时代,也反思学生。”他会思考自己凭什么获得学生的喜欢,如何配得上学生的喜欢,背负着这些的压力前行,逼迫着自己继续向上,从而让自己的教学保持新鲜感,保持生命力。



张永刚上的课,是历史文化学院2018级硕士研究生郑子洋印象最深的思政课。他的课堂是生活化的课堂,饱含生命力的同时,还满满“真理的味道”。郑子洋在张永刚的身上领悟到:“一个人只有先相信自己在讲什么,才能让听者也相信他所讲的东西。”

张永刚奋进向上的心态也时时刻刻影响着身边人。凌晨三点,张永刚发了仍在埋头工作的微博,这不禁让喻志荣感叹张老师太不容易了。所谓“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这份十年如一日的拼劲触动了喻志荣,推动他们师生共同进步。哪怕堆积如山的工作和巨大压力,张永刚始终按部就班地完成手头上的任务,一步一个脚印,乐此不疲。即便已经荣誉加身,他也丝毫不停创新进取的步伐,怀着永不满足的追求,揽起教书育人的责任。喻志荣想对老师说,“希望刚哥不要让自己太累,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有时候可以放慢一点节奏享受一下生活。”


在人生路径上转了很多个弯的张永刚,而今在做他最喜欢的事情——教书育人。对他而言,成为老师,就是在最大程度地成为他自己。未来,他会继续坚定立德树人,做到潜心教学,深挖教学的痛点,同时不断适应信息化时代,借助学校学院的优势,把信息技术纳入到自己的教学当中来。

“有个说法,衡量一个人是不是真的热爱你的职业,有两个标准,一是如果有下半生还会否选择这个职业?二是是否愿意让你的孩子也选择这个职业?我一对标发现,诶!我愿意!所以还有什么比我愿意更重要的呢?就是喜欢,就是热爱,就是愿意。”

教师这个职业蕴含着非凡的意义,他收获得越多,也越不敢懈怠,“我们每个人都要记得自己当学生时对老师的期待”,无论走得多远、取得什么成绩,都不要忘记自己的初心。


用热爱点亮枯燥原理

用魅力赢得学生喜爱

躬耕教育 立德树人

张永刚将继续前行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90周年校庆,是学校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是回望发展历程、凝练华师精神、展现办学成就、汇聚各方力量的重要契机。在这个重要时刻,我们面向广大华师友人启动“90元庆90年”捐赠项目和持续推进“文博中心建设”捐赠项目,汇聚点滴爱心,传递爱校情谊,共襄校庆盛举。

点击下方小程序

可选购最新华师文创



  #往期回顾#  





采写丨麦子琪 张恩豪 张森茹 郭蕾
图片丨陈栩泳 郭蕾部分照片由受访者提供执行编辑丨谢璐 吴祖儿

责任编辑丨郑宇云 吴建国 卢嘉裕

关注晚安华师

可以第一时间

了解华师最新资讯

我们在场 懂你悲喜 给你力量

后台回复关键词即可获取
校历丨PPT丨招生丨转专业丨网费丨水电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