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想你了。”

华南师大新闻社 晚安华师 2023-10-28

今天

90周年校庆倒计时17天

华师各项筹备工作正在进行中

海内外校友各项活动相继开展

回家看看的念想也日渐强烈

亲爱的校友们

那些曾经的人和事

是否依然清晰



一幕幕画面闪过眼前

细碎的记忆被一点点拾起

金色的年华 难忘的时光

是永久的念想


  对母校的思念从未停歇  


虽毕业良久

虽相隔千里

但还是想着你

想念在华师的大学生活



郁郁葱葱的林荫校道

默默伫立在阳光下的教学楼

还想再回去走走停停

看看回忆中的景色



在华师的日与夜

是匆匆下课的铃声

是广场上朝气蓬勃的歌声

恍如一阵青春的风拂过耳畔



食堂的熟悉风味

等待着你来再次品尝

毕业后才知道

原来食在华师不是虚名



再来追逐一次火烧云

再来熟悉的校道走走

拾起记忆的碎片



在盛夏的校园里漫步闲聊

碧蓝湖边的青葱绿叶

也裹满了青春的记忆



再来一次酣畅淋漓的运动

重温与好友的兄弟篮球

再看一次文艺表演

一切是那么美好



再一次在教学楼和图书馆里

安静地遨游在知识的世界



这里有我的独家记忆
一程山水 心向远方
青春滚烫 肆意轻扬


  母校的时光是永久的怀想  


翻开纪念册中的那段时光


我从离开华师到如今从教已经满三十周年教龄了,翻看着毕业纪念册,我常常想起在华师的日子。我在读书之时最喜欢陶行知先生的雕塑。陶行知“知行合一”的理念深刻影响着我的教学理念。作为华南师范大学毕业的老师,我一直在实践着,在成为一名合格的“人类灵魂工程师”的路上修行着。秉承“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我认真批改医学生《病原生物学与医学免疫学》作业、指正学生拖延症等不良习气,在当班主任时带领班干部抓班风、以学习为要。1993年毕业时,我的毕业照背景的楼上写着“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这短短几字印证了我教书育人的30年,“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我做到了。“教案扬起理想的风帆,粉笔彩绘祖国的蓝天”,《红烛之歌》回响在耳边,在母校90周年来临之际,我祝愿母校继续培养优秀学子贡献社会,影响力不断提升,期盼不久成功创建卓越院校。

——王桂芬 生物科学(师范)专业

1993届本科毕业生


时光暖人 一直怀念


毕业工作之后我一直从事高中教学,每次在朋友圈刷到学生分享的大学生活,我都会不由得想起华师:精彩的人、难忘的有趣的事情、美味的饭菜……在华师读书时,我最喜欢文化广场东边的那片湖,湖周围的长凳是我看书学习的好地方。犹记傍晚时分,当看书累了望向湖面,优哉地游泳的水鸭和鹅、湖畔的绰绰身影,都让我感到心旷神怡;期末备考时,平静的湖水包容我的焦躁不安。后来重返校园之时,我都会到湖边重温旧时光。2014年本科毕业,2019年回母校读研,满心都是久别重逢的亲切感和自如感,好像一踏进校园继续求学,就有一种避世的快乐。带着工作碰到的瓶颈问题,我的求学欲和自驱力都比之前更强,向专业老师也会更从容不迫地请教自己切实所遇到的问题。玉汝于成九十载,桃李不言自成蹊。在华师,我学到了包容异己,不断尝试着自己无数的可能性。感谢母校,祝华师九十岁生日快乐!

——陈绮思 历史(师范)专业

2010级本科生毕业生


闭上眼就看见在华师的点点滴滴


看到学妹朋友圈里熟悉的教室场景,以及发自内心的初次presentation感言时,我有些百感交集,仿佛有一罐使劲晃过的芬达霎时在心中炸开,酸酸胀胀的心绪难以言明。这一刻,我仿佛在与几年前青涩的自己对视,许多关于华师的回忆霎时填满心间。工作之后,我时常会在不经意间将眼前事物与大学生活进行对比,甚至针对细节吹毛求疵;但我自认这并不是所谓的“拉踩”。只是离开学校之后我才发现,只要再接触到与华师相关的一切,无论是校园小路的照片还是八卦小事的谈论,我都会自动瞬移到那个梦开始的地方,跟随记忆中留存的足迹畅游。闭上眼,我就能看见晚课放学后依旧明亮的灯光与相伴而行的舍友,窥得凌晨时分暖光下伏案攻读的身影,还有正值饭点的熹园长队、学生活动中心舞台上的闪耀……正是“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此前再不起眼的小事都在时间的沉淀中被悄然无限放大,成为了我刻骨铭心的思念。

——罗筱雅 财务管理专业

2022届本科毕业生


无法忘怀的那段时光


临近毕业的那一年,我登上了“榜样华师”的舞台。大一刚入学的时候,学校组织新生一起观看榜样华师的颁奖典礼,看着舞台上那些闪闪发光的师兄师姐,我憧憬着他们的身影,并下定决心向他们看齐。我开始努力追逐目标。我积极与学院的师兄师姐交流,与老师交流,学习他们的经验,并充分利用时间来提高自己,到大二的时候我获得了国家奖学金,我的努力得到了认可,也更加激励了我。四年的时光里,我不曾停下努力的脚步,学科竞赛、学生工作、志愿服务三个关键词陪伴了我的大学时光,我记不清多少次因为繁多的事务熬夜到凌晨,努力的过程是艰辛的,但我没有后悔,在这场旅途中我结识了良师益友,创造了很多独属于我的美好回忆,也因此我登上了榜样华师的颁奖台。我已经毕业一年了,但我仍时常想起在华师的那段日子,想起“榜样华师”,我想成为一个优秀的华师人,无论是过去,还是未来。

——麦艮廷 软件工程专业

2022届本科毕业生


大学时光是青春岁月的珍贵记忆在华师的日子里我们总能遇见美好

  青春的记忆永不过期  


有幸相聚,不负遇见


母校今年要迎来90周年校庆了,算来,我们从初次相遇到现在已经二十年了。许多经历、记忆和感情难以忘怀。我曾任职于地理科学学院学生会秘书部。在学院古色古香的学生会办公室里,我结识了一群同伴们。在浓浓的团队合作和彼此支持的氛围里,我们一起迎接挑战,共同成长进步。同时,我也深深地爱上了华师气象站。在那里,一帮热爱气象的气象站成员坚持每天进行气象观测。我与气象站同行了两个春秋,结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们。我们经常坐在气象站的草地上畅聊,每当我们看着天空和云彩,仿佛整个天地都在我面前徐徐展现。毕业后,气象站成员也经常相聚,一起回母校去看望我们的指导老师刘益泉。我们总是亲切叫他“老刘”,他也赠给我一个外号“政委”。毕业后,每当回到母校,我总能感受到一种熟悉的气息和家的温暖。即使早已从这片土地出发,我对于母校的热爱之情也一直深沉持久。

——杨志平 地理科学(师范)专业

2007届本科毕业生


华师是家,唤起心中点点温存


转眼间,我已告别母校十年有余,但我总是频繁地念起她:文化广场的树林中阳光的温度、孔子像后回转阶梯上阿伯吹奏的一曲萨克斯、食堂里抚人心的各式餐饭......而最令人怀念的,是我的老师们陪我走过的学习时光。我在大学遇到的老师都特别好,他们对我的教学风格影响很深。犹记大二时,我们对是否要读研感到十分迷茫。王波老师知道后,就未来的规划陪我聊了很久很久,快一点了她都还没吃饭。令我感动的是,她的身体并不是很好,但只要我们有问题,老师就很乐意为我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当时我想,以后也要跟我的老师们一样,无论成绩或个性的差别,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用心地去对待每一个学生。工作后我很想回到母校继续深造,无奈的是计划因现实种种而搁浅了。所幸的是,她的发展日新月异,却一直敞开怀抱等我们回家。只盼能重返母校,寻觅旧日时光。也祝福母校:年年桃李,岁岁芬芳!

——辜淑娜 英语(师范)专业

2012届本科毕业生


打开承载母校记忆的盒子

提起华师,我承载母校记忆的盒子自动打开,可以俯瞰整个校园、风景优美的高教村楼顶,外脆里嫩的陶园鸡扒饭,并肩作战的好友......
在母校收获的师生情谊是我最珍贵的。地理科学学院的老师们认为人生没有标准答案,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老师们经常分享考研和就业的各类信息、资源,帮助我们更好地定方向和做选择,也鼓励支持我们未来向不同方向发展,这给我很大的信心。在大四下学期临近毕业的一天,我面临着就业方向的重要抉择,非常纠结且焦虑。我把宿舍的椅子搬到一楼大平台呆坐着,回想着老师们的话语,从下午一直坐到傍晚天黑。最后我想清楚了该往哪里走,也做出了足以影响一生的决定。工作之后,我时常会想起在学校的生活点滴。恰逢90周年校庆,我想对母校说:“感谢华师培育之恩,祝愿华师再创辉煌。”

——谢敬泽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

2022届本科毕业生


梦回南田,醉于灯海


“功成名就不是目的,让自己快乐快乐这才叫做意义”。陌生的大台阶前,大家沉浸在乐声里,我沉浸在他们营造的“灯海”中。那一刻,我仿佛回到了华师南区操场的草坪上,眼前也满是这样踩着节奏摇晃的手机闪光灯……2018年,我在华师二路的小山坡进行了人生第一次路演。来往的人或驻足,或侧耳,或录像,或跟唱,在他们的目光中,一颗音乐梦的种子在我心里悄然种下。毕业后,我在不同的地方弹吉他,在不同的人面前演唱,数不清的路演中,我接到过水,也收到过鲜花,然而最难忘的还是大学时期纯粹的氛围。一次普通的演出,我抱着吉他唱着很喜欢的《稻香》,黑压压的人海中,大多数手机屏幕光对着他们自己。不知怎么,我期盼一点光亮。“大家可以掏出手机打开闪光灯,跟着音乐一起来吗?”我试探性地号召。话语落下,一束束小灯亮起,形成舞台的“打光”。刺眼的灯光模糊了我的视线,但当年南区操场上,同学们眼里的纯粹和放松却在我脑海里浮现得异常清晰。“回家吧,回到最初的美好。”

——仇炜 音乐表演专业

2022届本科毕业生


华师回忆录里
妥帖又珍重地放着这些人和事他们是这段青春岁月的见证者更是坚定站在身边的陪伴者

  忘不掉的奋斗日子  


只要一去到那个地方

就会遇到我认识的人


离开学校几年,印象最深刻的还是考研那段时间发生的事情。那会,舍友都已经上岸找到了工作。为了不打扰我,她们在找到工作后便都回家了。所以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都是一个人。备战期间,我习惯坐在图书馆的同一个位置。每天在那个位置翻阅书籍,背诵、记忆理解书本的知识,一直待到闭馆才离开,有时还会去小贝岗买些宵夜带回宿舍吃。日子像这样循环往复,说孤单可能会有一点,但是更多的应该是平静。久而久之,我发现周围的人几乎也都没有变过。只要我一去到自习室或图书馆,只要一进入那片区域,就会发现周围基本都是认识的人。这好像一种“约定俗成”——我不需要在自习的时候一定要约上谁,但是只要一去到那个地方,我就会遇到我认识的人。那些最熟悉的陌生人,在无数个日夜里温暖着我的心:我其实从来都不孤单,有这么多“战友”,在和我共同努力着。如今我已很难再有这样纯粹的时光,但无论走多远,我想我会始终想念这段在华师奋斗的日子。

——曾蓓 学科教学(物理)专业

2019届研究毕业生


不可战胜的夏天


第一次考研失利后,我决定二战,志愿是华师。我搬到北亭村,为了能每天前往图书馆学习。日子平常琐碎,时间在书页中度过。学累时,我会走近视听馆旁边的书架。一边记诵单词,一边听影片放映时的配乐猜剧情。有时看着图书馆里的人流,我会迷惑,四年时光留在这里,却好像没有一点影子。我似乎在他们的面孔中看到自己的模样,却又难以辨认。相远又相近,或许就是我此时与华师的关系。那些日子,温暖透明:夜间畅聊的宿舍;为合唱团导师偷偷筹办生日派对;一碗热气腾腾的云吞……回想时手机震动,是朋友发来的问候。我仍然是被爱包围的。三月,与朋友在美术馆外时,一个020开头的电话打来。我在心中预设了最坏的可能,按下接听键。十几秒后,是一声大叫,和颤动的尾音。我被录取了。想起搬离华师那天,刚好下起大雨,即使有朋友帮忙,我的行李还是搬了七次才搬完。我们撑着伞,推着小推车,还是被雨淋湿了。看着彼此湿漉漉、像辣条一样的头发,我们忽然哈哈大笑起来。我终于知道,在我身上,有一个不可战胜的夏天。

——冼芷滢 金融学专业

2022届本科毕业生


记忆中的华师

承载着我珍贵的青春


谈起熟悉的地点,我最喜欢的是国际商学院的学院楼,我曾在那讨论课业、进行学生工作;忆起“吃饭大学”的食堂,我最喜欢的饭菜是煲仔饭,我曾在小小的窗口前捧着盘接受饭堂阿姨满满的一勺炒菜;谈起似乎已经远去的课程,我想起我曾苦恼的全英课程,想起在走廊背书准备就业考试时笔记上密密麻麻的字迹。大学四年,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去腾云小学支教。当时是跟着校会、学生会的队伍去到了惠州,像是从巨大的象牙塔中走出,我第一次看到了赤裸的世界,有了在课堂上、书本上无法学习到也无法见到的经历;第一次感受到了作为华师学子的责任;第一次感受到我也成长为了一个能够为社会贡献力量的人。如今我身在家乡,每当工作劳累时,从电脑屏幕前抬头,总看见办公室那盏刺眼的白炽灯。我想起腾云小学的孩子们,同样的灯光下,那群孩子抬头看着我,灯光从他们的眼里反射出来,亮晶晶的,好像在对我说谢谢你。我想,母校也曾是这样教育我的吧?远赴支教,站上讲台,言传身教的我,发自内心地希望不愧对“华师人”之称,传承母校教师育人的精神。那么,那时的我,在孩子们的眼中、在讲台上闪闪发光的我,也曾能够成为母校的骄傲吗?

——黄昕仪 财务管理专业

2022届本科毕业生

时光跌跌撞撞

季节来来往往

那段埋头苦读的时光

是我与你的独家记忆


  物理距离抵不过思念  


总是怀念那段沉醉时光


毕业三年后的四月,是春暖花开季,也是久别重逢时。听见华师呼唤我们回校补办毕业典礼的消息,我怀着感动和憧憬,乘上从深圳开向广州的高铁,再次踏进了华师的校门。母校的一切景色都还是那么熟悉,却又莫名地夹杂着一丝陌生。在这里我最渴望的是回到华师图书馆,再看看我曾经沉醉其中的地方。 “身份认证失败......”不出所料,但难免失落。就在几年前,我曾陪着它修缮完工,也曾在它里面度过了人生中最怡然自得的学习时光。还记得自己最爱外借一本书走到文化广场,席地而坐,伴着人群熙攘,和着冬日暖阳,无忧无虑地读上一整天。可是现在,忙碌工作的我已经失去了沉浸阅读的时间,也失去了与华师图书馆再约的机会。华师啊,许久不见,甚是想念。愿待木棉花开时,与你再相遇。

——林敏超 传播学专业

2020届本科毕业生


华师记忆似加油站

继续猛猛冲


来到北方上学后,对家乡的思念扩大到了南方,对母校的思念也更有迹可循。手边的华师文创杯、一首粤语歌、似曾相识的课室、微信上聊两三句的老友、朋友圈一闪而过的熟悉场景……记忆被拉回2021年的7月份,我怀着期待在宿舍二楼的那间自习室度过无数个日夜,直到12月份,我都待在那里备考。就这样,一台小风扇转过了整个夏天,桌上的学习资料被翻了一遍又一遍。每天十分规律的一日三餐和早7晚11的作息、和对面研友的相互鼓励、每隔三天一起拼奶茶的默契……这是我最喜欢的一段日子,每天都在收获,纯粹又自信,执著且坚定。在华师的记忆就像我的加油站,知道自己还要不断地行走,希望自己积蓄能量,继续猛猛冲吧!

——王灿华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

2022届本科毕业生


乡愁是舌尖上的味蕾


初到伦敦,就被这里的吃食打败了。食堂的伙食太难吃了,甚至都不能称之为“饭”。吃了几次实在吃不惯,我便开始在网上搜索教程,复刻视频里的宫保鸡丁、鱼香肉丝,炒些蒜蓉空心菜……人在异乡,还是得吃点故乡的口味。有时,我会去唐人街吃些粤菜,然而始终和记忆里的味道相去甚远。曾经“吐槽”四年都不更新菜品的雍园,如今化作乡愁烙印在我的味蕾。大概食物的品相能复制,味道却难以再重现。或许离开了华师,就再也不能吃到和食堂那般美味的椰汁糕、烧腊、清蒸笋壳鱼;走出华师,鱼的味道就不一样了。回想起来,在华师最后那段日子,好像是被催着赶着过来的。似乎从合影站架走下来开始,就和很多人在不知不觉中“走散”了。前一天傍晚还并肩走在柏油路上畅聊的人,隔天就挥手说了再见。稍作停留,身旁的光景消散得更多。于是跟着人流向前走,道别昔日好友、道别居住了四年的宿舍、道别生活了四年的学校。哪天再见面吧,在凤凰花开的路口。

——高玖 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

2022届本科毕业生


亲爱的校友

我们想对您说

不论毕业多久

华师永远是你的后背

欢迎回家

祝福征集

华南师范大学全校师生、历届校友:

九秩芳华,共续篇章。2023年11月,华南师范大学迎来建校90周年校庆,现面向全校师生、广大校友开展校庆祝福征集活动,活动具体事宜如下:

一、征集对象

华南师范大学历届校友以及与华师同一天生日、和家人成为华师校友、在华师找到人生伴侣、在华师找到人生挚友、从华师毕业后回到华师就职、曾与华师有合照并在长大后考入华师的师生。

二、征集时间

即日起至2023年10月30日

三、祝福语形式

(一)内容要求:简短讲述自己与华师的故事,并附上自己对学校的祝福,祝福语要求内容积极向上,表达对学校的热爱,对华师90周年校庆的祝福。

(二)形式要求:祝福语主要以“口号标语”“诗词”“楹联”等形式体现,表达对学校的祝福,字数一般为50字-150字。

(三)作者信息:祝福语请备注作者姓名、院系、专业、入学年份、工作单位等内容,并附上作者清晰单人照。

四、祝福短视频形式

(一)格式要求

1.视频时长:视频内容请控制在15秒以内,突出特色重点。

2.拍摄构图:拍摄画面要求清晰、平稳,构图时将人物居中,突出重点;建议横屏拍摄。

3.视频声音:讲话声音需保证足够清晰,祝福内容句号后请稍作停顿,方便后期剪辑。

4.视频打包:输出画质为1080P,格式为mp4的视频,视频作品无需剪辑、配乐和加字幕。

(二)内容要求

征集视频围绕祝福母校90周年校庆的主题进行拍摄,要求如下:

a.开头:自我介绍(姓名,院系,专业,入学年份,现工作单位等);

b.正文:在华南师范大学学习生活的感受,想对母校说的心里话,对母校90周年校庆的祝福、对学弟学妹的美好期盼,对学校栽培的感激和对母校的爱等;

c.结尾:统一以“时值母校90岁生日之际,我在xxx,祝母校生日快乐!”结尾。

五、报送方式和展播平台

1.祝福语和祝福视频请发送至邮箱:20222833029@m.scnu.edu.cn,邮件主题备注为:“校庆祝福语(视频)+姓名”。

2.本次征集到的祝福语和视频将于90周年校庆期间在华南师范大学官方媒体平台展示。

3.各位师生、校友提交的视频作品,视为同意学校进行加工剪辑并通过校庆宣传各类渠道向公众公开。

敬请广大师生、校友积极热情参与,在此谨向历来关心和支持学校建设和发展的全体师生和广大校友致以最诚挚的感谢!

我们期待收到您的祝福,祝万事顺意!

 华南师大新闻社

校史故事

倒计时 17天



理想、情操、精神生活

——陶铸在华师茅草棚里的演讲


1960年5月,正是我国国民经济严重困难的时期。时任中共广东省委第一书记陶铸同志在华南师范学院的茅草棚大礼堂演讲。陶铸从“理想是人类进步的精神力量”入手,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进行了全面而深刻的论述,阐释了理想、情操、精神生活的辩证统一关系,鼓励同学们以乐观主义精神应对最困难、最艰苦的时候,创造出一个有丰富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新世界。这场演讲给广大师生带来了一场精神盛宴,让师生们更加坚定了共产主义理想,更加激昂了无产阶级热情。学院在陶铸的过问和关心下,建起了新课室和住宅,完善了校园内布局和学校周围的便利设施。这场演讲给艰难时期的师生注入了精神力量,茅草棚大礼堂也成为了华师人艰苦奋斗精神的见证。

点击下方小程序

可选购最新华师文创


  #往期回顾#  




采写丨郭蕾 叶思烁 罗银芳

张晟钰 徐金妍 陈素妍 张秀裕 张睿恺

郑舒馨 李婧 曾月融 李睿 谢沁儒 谢璐

摄影丨麦雪莹 陈煜婷 蔡泽鋆 刘畅 宋朗兮

尹燮盈 李兆萱 徐淑香 谭之文 陈韵熙

何轩霆 蔡晓彤 赵英棋 陈仲熙 李笑苇

陈景灏 杜可昕 许晴 杨涵 李钧陶 陈榆斌

部分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校史故事丨冯宇凤 周瑞晔 郑淇匀

执行编辑丨邵嘉敏

责任编辑卢嘉裕 吴建国 陈婧

初审郑宇云复审丨黄子响

终审丨陈正宏

标星晚安华师

可以第一时间

了解华师最新资讯

我们在场 懂你悲喜 给你力量
后台回复关键词即可获取
校历丨PPT丨招生丨转专业丨网费丨水电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