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何为师?

新媒体工作室 首都师范大学
2024-09-12


编者按


今天是第40个教师节,今年的教师节主题为“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快建设教育强国”。至此教师节到来之际,我们特邀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全国优秀教师”“国家级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获得者徐蓝讲述“何为师?”


何为师?


今年是我和首都师范大学相遇47年。47年前,我作为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大学生——七七级大学生进入首师大历史系学习,4年后我留校任教,并继续学业。47年来,我亲眼目睹了我的母校从一所普通的师范院校,一步一步成长为今天全国知名的师范大学,也始终感恩我作为母校培养的一名教师,一直和母校一起成长。

“何为师?” 做了43年的高校教师,这个问题也一直是我思考的问题,要回答“何为师?”,并不容易。

就我个人来说,我出生在教师之家,对“何为师?”这个问题的认识,有一个不断从感性到理性的深化的过程。

(徐蓝教授喜获第六届国家级“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


教师的职业是人类社会最古老的职业之一。中国古代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曾有《师说》一文对“何为师”做出解释。他认为:“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而且,正因为师者要传道授业解惑,故为师者为人师表,起表率作用。这些要求至今仍然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另外,还有“春蚕到死丝方尽”、“燃烧自己照亮他人”等等对教师的赞美之词。

但是,在人类社会迅速发展的今天,教师的职业价值早已不能局限在完成传递文化知识和技术技能方面,更在于通过教师的创造性劳动,不断开启学生的智能,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与创造才能,不仅要把每个学生培养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人才,而且要使他/她们拥有一个充满信心、勇于开拓发展的积极人生。

经过多年实践,我体会,教师的作用主要有2个:


1

自己学历史、教历史,就是要通过历史教育,使学生形成积极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我们,“要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人类历史的发展尽管曲折,但最终是走向光明和进步的过程,通过学习历史,可以使人眼界开阔,乐观豁达,不怕暂时的困难和挫折。


2

教会学生进行拓展性学习从事创新研究上狠下功夫,这就要求努力坚持“高标准,严要求”

一方面,要把每个学生都培养成高水平的有用人才,这就要求我们教育学生遵守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要让学生懂得,做学问如同做人,要诚实,不要弄虚作假。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为了完成这样的使命,教师也必须具有陶行知先生当年坚持和倡导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崇高精神。

另一方面,“高标准、严要求”也是针对教师自己的,即努力要求自己在教学与科研方面不断进步,跟上并努力保持在本专业领域中的领先地位,以高水平的科研成果作为教学的支撑。



带着这样的历史使命,43年来,我在教师的岗位上,主要做了三个方面的工作。


教学工作


(徐蓝教授在给本科生授课)


我一直对本科教学投入很大热情和精力,从未离开本科生课堂,不断补充新成果和新动态。留校后,我先后讲授过十几门课程,世界近代史,世界通史,美、英、法、德、俄(苏)、日、意等大国的历史,世界现代史,世界当代史,国际关系史,等等。可以说教学的内容是比较广泛的。同时指导过多名学生的科研立项和论文撰写工作,使学生从中学习自我扩展知识的能力和创造性研究能力。

我喜欢教学工作的那种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享受教学相长的喜悦。直到现在,我一直坚持给本科生上课。另外,这些教学工作,给我的研究工作也打下了比较好的基础。


科研工作



将科研与教学紧密结合,坚持以高水平的科研成果作为教学的有力支撑

教书者必先强己,育人者必先律己。教师在教育创新中承担着重要的使命。教师富有创新精神,才能培养出创新人才。当今时代,新知识层出不穷,知识更新周期不断缩短,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加强学习、终身学习。

在多年的教学工作中,我深刻体会到,教学是科研的源泉,科研是教学的生命,是教学强有力的支撑。可以说,我所做的科学研究的课题,都是直接或间接来自我的教学。因此,我也把我的科研成果融入教学当中,接受学生的检验。对此我也有很深的体会:当学生能够不断看到教师的新的研究成果时,也就在更深的层次上激发着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精神。


社会服务


(义务教育教科书历史七年级至九年级(共6册) 人民教育出版社)


从2007年开始,我一直作为组长,参与基础教育初中和普通高中的历史课程标准的修订工作,以及作为总主编和编委会主任,主持国家统编基础教育普通高中的历史教材和初中历史教材的编写工作。

对我来说,课程标准的修订工作是一个大挑战,它不亚于我开辟一个新的研究领域。而且刚开始,我觉得这不是我的本职工作呀,我的本职工作是教学和科研,不明白教育部领导为什么让我承担这个工作(还有其他老师),我不是研究教学法的老师,何况还要花去很多时间。但是,当时的教育部长和主管的教育部副部长都对我说,多几篇文章、多几本著作,对我来说,已并不重要。但是这个修订课程标准的工作,是影响到我国几千万中学生成长的重要工作,是一个伟大的工程,责任重大,不仅要干,还要干好。于是我接受了这个工作。

尽管作为师范院校的教师,我对中学的教学情况多少有所了解,但对于20世纪末21世纪初兴起于世界范围内的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和课程标准的制定,以及几乎同步发生在中国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并不熟悉。这就需要重新学习。于是,我从什么是课程、课程与学科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什么是课程标准、它和过去的教学大纲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世界其他国家的课程标准是如何制定的,包括哪些主要内容;与世界其他各国的中学历史课程标准比较,中国的《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有什么特点、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如何使修订后的标准不仅更符合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的特点和要求、而且更符合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和能力培养……等等问题学起,逐渐入了门。

从2007年至今,也有17个年头了。在修订组同仁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对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已经修订了2次,第3 次修订版即将出版;对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已经修订了2次,第3次修订版也即将出版。我们编写的国家统编教材《普通高中教科书  历史》(全5册)已经在全国使用。这套教材,被党和国家领导人誉为“铸魂工程”,是对我们的工作最高的肯定。目前,我们编写的国家统编教材《义务教育教科书  历史》(全6册)刚刚出版并投入使用。

我感到,在继续从事高校的世界史教学与研究工作的同时,为中学的历史教学服务也正是我选择学习历史、讲授历史、研究历史的一个重要而自然的回归;同时也是我坚定选择教师这个神圣的职业作为我一生从事的事业的写照,也是我对“何为师?”这个问题的一个小小的回答。


寄语学弟学妹,与大家共勉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不为一时之名利,不争一日之短长

乐观豁达,身心健康

脚踏实地,持之以恒

静心教书,潜心育人



往期回顾

北京市庆祝第40个教师节主题汇演在首都师范大学成功举办

7元起捐!“挚爱首师”首都师范大学建校70周年校友小额捐赠来啦!

启航!首都师范大学举行2024级研究生开学典礼



撰稿:徐蓝

编辑:窦玥

责任编辑:窦玥

审核:郭圆圆


修改于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首都师范大学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