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刘翠祥评论|对风铃一文的阅读批注——他们超越了恐惧,成为爱的本身

风铃的后花园 风铃的后花园 2021-06-15

                  (风铃于呼伦贝尔)





                       对风铃一文的阅读批注
                         (刘翠祥|新加坡)

昨晚在一枚园地读到作者风铃的一篇文章,很是感动,也很有感触,便把这些内心的声音变成了括号里的文字,作了如下批注。下面是作者原文和我的批注,分享给大家。我除了剩下孤独和疼痛就剩下对亲人的牵挂和想念风铃|文 题记: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文中的“我”,是一位朋友的父亲。他们两代人朝夕相处,却因思想观念、生活习惯的差异,陷入亲情困境。就像刺猬一样,挨得太近刺伤了对方、离得太远又陷入孤境。我们都会老去,或许有一天,我们都是孤孤单单的行路人。 
1、孤独是蛰伏在身体里的虫子,闲暇时便出来咬一咬 那个下午,我住进了养老院。女儿给我安排了单间,该有的都有,环境很好。许多人说我有福,能住这么好的养老院,各种保障都有……当天黄昏,女儿陪我散步、送我回房间。她说:“爸爸,你好好休养,有事给我打电话……”这是女儿起身要走的弦外之音。“我没事,你早点回,开车慢一点……”我哪里没事,人老了,心荒凉了,也小气了,总想亲人在身边,就像婴儿时刻黏着父母(这是大多数老人的常态常情,看似正常,实则悲凉,表面上跟年老有关,实际上跟年轻时有关,根子在对生命没有真正的认识,从年轻到年老都对生命没有真正的了解和觉悟,所以不能安顿心灵,不能自我满足,只能依赖外在的亲情,就像婴儿时刻黏着父母,恰恰是没有长大没有成熟的表现罢了。这也正是绝大多数人整天忙于生活工作生计儿女事业,看似很充实很正常很有希望,实则完全没有对生命奥秘提起发问、对心灵成长没有自觉意识、对个人内在修养没有戒慎恐惧。如此,那个心本来就是荒凉的,小气的,不过是到了老年掩盖着那份荒凉的杂事和琐碎退去了而切实感觉到了而已。缺失的或者说没有培养起来的是一个内在的自我支撑,按圣人的话叫做“不能自慊”)我口是心非的对女儿说“没事”,不想让她担心我罢了。(这种口是心非是许多父母与子女、子女与父母之间常态化的表达方式,自以为是不让对方担心,实则是自欺自己的良知又欺骗对方,是不能诚其意,不能致其良知,结果必然是形成彼此之间的隔阂与心墙,而于彼此的关系毫无益处,而我们却一直奉之为儿女孝顺父母和父母关爱子女的瑰宝。圣人讲父子有亲。亲是亲密,亲密是无间。有间则不亲,我们的口是心非正在生间。)
养老院每月费用6000元。我退休工资3000元,超出的部分,三个儿女凑齐。至于谁来保障我的心灵?(儿女可以保障父母的生活,父母的心灵只有靠自己保障。而太多的父母一辈子也没能保障得了自己的心灵,只好流浪于生死;国家可以扶人们物质上的贫穷,人们精神的贫穷只有自己攻坚,心灵上的匮乏只有自己弥补。而太多人匮乏了一辈子,心穷了一生。何其哀哉!美好生活,不仅是物质的,更关键是心灵的!心灵的黑洞是再多的物质也填不满的。解铃还须系铃人,心灵的黑洞还须通过心灵的成长与觉醒来洞彻,黑洞不是用来填的,而是看穿它,根本就没有黑也没有洞。)有福与否,只有我自己清楚。人生是一次又一次的别离和重逢,女儿这次离开,再相见又不知何时。哪像小时候,我每天等待他们放学回家,心被牵挂和幸福填满。但那时不一样,每天回家是孩子们必然的、重要的仪式。(父母对孩子小时候的记忆总是对孩子的种种的好,总是充满了温暖和想要孩子也同样回报的感恩;孩子对小时候的记忆总是父母对自己种种的不好,心里虽然想孝敬父母却举步维艰,因为心里住着怨恨与报复,总是充满了冷漠与愧疚。父母难,儿女亦难!他们都需要一个共同的功课——爱的正确表达与感受。这门功课在我们的教育里是缺失的,因为我们的教育本身就是这门功课缺失下的产物。这是全体国民的功课,越早完成,就越少互害,以爱之名的互害。亲情没那么坚强,经不起这样的互害。趁我们活着!不要怀憾离场。)我期待儿女们来看看我、陪陪我……就像中奖一样,需要机遇,也需要我放下急躁的心,等待他们有空的时候;或是即使他们有空,也需要有来看我的想法并付诸行动。(读来充满了悲凉。是的,很多儿女不是没空,而是不想,不是不想,而是不能,因为与父母之间隔着无形却厚重的墙、甚至难以逾越的万重关山。而这墙这山,来自特别是孩子小时候父母对其造成的伤害,这墙这山就是对那些伤害的怨恨、愤怒、不解与悲伤。这墙这山需要用爱来消融、用表达来破解、用面对来疗愈。没有爱不能疗愈的创伤,没有光照不破的黑暗,但需要一分真诚、十分勇敢。)我盼着周末、盼着过节,甚至期望天天都过春节,这样我就有理由和亲人在一起,我就可以和养老院告别了。养老院是我容身之地,但不是我的精神之所。到底我的依靠是什么,我活到老也没明白。我感觉我越老越孤独,这孤独是蛰伏在身体里的虫子,闲暇的时候,就喜欢出来咬一咬。(精神不知所向、自我没有依靠是因,越来越老是缘,被送养老院是果,越来越孤独是报。我的精神之所在哪里?我的依靠到底是什么?活到老也没明白的又何止这位父亲、这个老人?多少人活着,已经死了,多少人笑着,却泪流满面,多少人热闹着,却孤独得刻骨噬髓!老人的诘问是一个天问,这是对人生的嗟叹,这是对生命的叩问,这是对认识自己的呼唤,这是一种觉醒的前奏!可惜,这位老人没有深入叩问,更没有得到答案,含憾而逝,孤独终老。这也是一棒对世人警醒的鼓槌,他用他的生命砸下了这最后一声鼓响,也是第一声鼓响!这就是爱!这是他对儿女的爱,更是对活着的芸芸众生的爱。那声重重的鼓响里回荡着:“人啊,万物皆不可靠,儿女亦如是!唯有找到你自己,自己做自己的依靠!不为风动,不为幡动;不为尧存,不为桀亡。我是我自己的王!”) 2、我在我自己养成的陋习里,麻木了一辈子 
我的两个女儿都是公务员,家庭条件不错,都住大房子;儿子自己开食品厂,生活也过得有滋有味。若说容身之处,子女家绰绰有余,我是被自己的性格所害,害得自己晚境凄楚。我是国企退休工人。我自私、市侩、懒惰、脾气暴躁、嫌贫爱富,人性的灰色地带,在我身上像个弹簧,一会儿跳到自私地带,一会儿跳到懒惰地带。(为父亲的自我反省点赞!性格决定命运,修身改变性格,是故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而什么决定性格?成长的经历与认知,即原生家庭的环境和自己对其的认知。父亲在原生家庭里是有心灵创伤与偏执认知的,他是严重缺爱的,没有被父母的爱滋养过,夫妻之爱的滋养也是不足和断裂的。而自己的修身又没有自觉和付诸实践,便一直向那个自私、市侩、懒惰、暴躁的私欲方向流去了。人有心地一方,不种禾苗,便长杂草,不加打理,草便疯长。神不出,鬼就出。神一出,鬼就没。地都是好地,兀自荒废了,何嗟及矣。)我喝酒像喝水、说话像吵架,生活习惯也不好,和年轻人相处久了,会令人生厌。有时我也恨自己,我也想融入时代、改变性格上、生活上的陋习。可是我有心无力啊。就像一个常年抽烟的人,突然断了“粮”;一辈子喝酒的人,突然断了“片儿”。那种无所适从,要命的难受。我在自己养成的陋习里,将就了一辈子、快活了一辈子、麻木了一辈子,也孤独了一辈子。(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所谓有心无力,说到底还是无心,没有真正要改变的心。心就是力本身,有心必有力,无力必无心。故人凡是说有心无力者,只是借口,掩盖了自己的逃避,安慰了自我的谴责,拂拭了自己的愧疚,以便于继续呆在自己那个虽然痛苦却更安全更熟悉的舒适区里,所以“我在自己养成的陋习里,将就了一辈子、快活了一辈子、麻木了一辈子,也孤独了一辈子。”,其核心是“快活了一辈子”!也就是放任了一辈子,自我了一辈子,自私了一辈子,他没有真正顾及别人的感受,没有真正感同身受到自己的状态给别人带来的难以言说的痛苦与无奈。父母与伟大之间并不是一定划等号的!为人父母者不可不警醒!)如果不是老了,我不会反省,更不会理解儿女们送我到养老院。现在我终于明白,亲人间的相处,也要讲求艺术——需要有一个“真空”地带,把爱储存起来,一旦亲人不在身边,再把爱拿出来独享。我不能无休止的要求亲人适应我、也不能无止境的赖在子女身边,儿孙自有儿孙福和距离产生美,是真理。(父亲能够反省实属难能可贵,令人感动!但因为父亲没有心灵成长的经历、没有对自己生命的反照、没有对心灵运作机制的了解,所以这种反省是朴实的,也是简单的、浅表的,甚至方向上是有迷失的,因果倒置了。爱不是要私存的,而是要给出的,爱不是要独享的,而是要分享的,不是距离保持了亲情,而是心理的距离损害了亲情。多少父母,倾尽全力,却不会做父母。诗云:“乐只君子,民之父母。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能乐的父母就是好父母,可惜我们的父母不乐的太多!) 3、我喜欢这烟灰没啥分量,欢喜地在空气里飘 老伴走得早,我也没有续弦,就在三个儿女家轮流住。(这里有父亲对老伴的思念与敬重,更多的是父亲认为的对儿女的爱,怕因为续弦而给儿女带来伤害。但这里多少都有屈己的成分在,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他失去了自己,这就更使得无意识中他把三个孩子当作了他全部的自己、自己的全部,一方面是对孩子们深深的关爱,另一方面也产生了对孩子们深刻的依恋,在情感的世界里,孩子们就是他的全部了,当在生活里跟孩子们的关系越来越合不来的时候,他的世界就正在崩塌中,当被送到养老院而渴盼难抑时,他的世界便彻底崩溃了。因为他的世界是外在的,他没有建立起自己内在的世界,他想用外在的世界来作为他全部的世界,他想抓住外在的世界,甚至他以为这个外在的世界就是内在的世界,他没有自己,他没有发现自己,所以他以为这个外在的世界就是他的整个的世界,他是内外混淆的,是没有内外之分的。而外在的世界注定是靠不住的、是要倾倒的。倾倒的那一刻,他便也倒了。伟大的父亲啊!还是一个可怜的孩子!你是一位伟大的父亲,但还不是一个心灵成长起来的自做主宰的灵魂!)最开始在渝北小女儿家,有三层楼,还请了保姆。在这儿生活,家务不用我操心、孙女也不用我带,我照顾好自己就行。对外人来说,我该享福了。可我就是“看不惯”,看不惯了就唠叨,这是老人的通病。比如女儿要倒掉剩饭剩菜,我非要让她放进冰箱,他们不吃,我吃。女儿的脾气和我一样急躁,两个急躁的人碰在一起,就是鞭炮遇到火柴,要是碰上重庆的高温,一引就会炸。女儿经常对我说,吃剩菜对身体不好,营养流失;冰箱里放一天再重复,没有创意。“你没经历过灾荒,当然不懂得珍惜,把剩菜统统给我,我不在乎。”我嗓门本来就大,遇到和女儿讲道理时,音量开得更大。“不行,不要给我讲大道理,我就是不许你吃剩菜。”女儿开始怒吼,她掀起桌上的剩菜,猛地倒进垃圾桶。这时,女婿、外孙女、保姆会知趣地离开,留下我一人生闷气。我生气时就抽烟,一支一支、一呼一吸、我在饭厅抽、窗前抽,我的手轻轻一掸,烟灰就飘落。我喜欢这烟灰没啥分量,欢喜地在空气里飘啊、转啊……结果飘到楼下晾的毯子上。“不要在窗前抽烟。”保姆仰头气冲冲地对我吼。女儿见状,立刻把我的烟收走。我心中有些委屈和愤怒、压抑和忧伤。她却不能收走。我和保姆为买菜的多少、用水的多少、煮饭倒多少大米……有吵不完的架,生不完的气。我和保姆较劲,就是和生活较劲,也是与孤独较劲。我的嘴很硬,“看不惯”的地方我就嚷,女儿的家好像我的战场。(父亲看似在看不惯、在唠叨、在舍不得倒剩菜、在和保姆较劲,实际他的深心里是在表达和彰显自己的存在感、价值感、重要性,他是在用这样对立的激烈的方式来呼求“你们要看见我、看见我的有用、看见我的重要!”而其实他自己内心里是对自己深深的不认可、无价值感、无用感和深入骨髓的悲凉!他不是暴躁,他是在声嘶力竭地呼求爱!他之所以呼求,是因为他感受不到,而他感受不到,表层上是因为孩子,根本上是因为他自己!)保姆每个月放假回家,有发泄情绪的地方,可我想发泄情绪,却没有出口,我就硬生生的把我的情绪曝光在家里,还在太阳底下暴晒——我的情绪最终烫伤了我的亲人。(读之悲起,生而为人,常常无奈。父亲的情绪不仅烫伤了亲人,更烫伤了自己,直接导致了后来的脑梗和瘫痪。可以说,疾病就是未释放的情绪和未表达的心声。)或许,等女儿老了就会明白:老人需要子女的精神抚慰,而不是物质的多少;老人的孤独,年轻人很难懂的。(何其沉重!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须躬行,这种躬行就是亲自体验,由此才能真正感同身受,真正同理对方。可是这体会到的时候,往往已经子欲养而亲不待了!这时候这种体验就成了一种轮回、一种惩罚、一种悔恨。我们不要这样!而出路就在于及早疗愈与父母之间的隔阂。父母和孩子,都要成长!父母孩子一场,是来学习爱、成为爱的。)就像很多年轻人,只有自己养育了孩子,一把屎一把尿地拉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周而复始的经历,才能体会父母的不易。女儿为我买高档酒,还为我添加昂贵的新衣新裤。女儿脾气不好,但孝心是有的,只是她不知道我真正需要什么。(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物质上尽量给予父母,这是现代人的常孝了,我们不是不知道父母真正需要什么,不是不知道老人需要精神的抚慰,而是我们给不出、给不了。因为我们自己还有心结、还有脾气、还在索爱,不能自哺,焉能反哺?自身未修,何可齐家?唯有相爱相杀!)
4、  亲人间也要有适当的距离和边界,才能和平共处我在小女儿家住了大半年,搬到了儿子家。谁料我只呆了一个月,就去了大女儿家。我的亲家住在儿子家,我又去凑热闹,给原本人多的家庭增加了苦恼。原来,亲人间也要有适当的距离、懂得边界的道理,才能和平共处。抬头不见低头见,始终会为了“鸡毛蒜皮”闹得鸡犬不宁。我的性格缺陷就是爱花钱,恨不得把每个月的工资提前花完。后来我才明白,一个人过分爱花钱,是心理出了问题,我需要花钱的快感来弥补精神的空虚。(钱是爱的代表,爱花钱是爱的匮乏与呼求,用花钱的快感来弥补爱的匮乏、来体验爱的畅快,但这不过是饮鸩止渴、倒置本末。爱可以创造金钱,金钱却买不来爱。因为爱无价,与钱无关。多少人迷失在以钱换爱里,竹篮打水一场空,以至于身败名裂、家破人亡。)我对自己小气,但是对亲人大方。我喜欢看电视购物,看着看着,就被“此时不买会吃大亏”的气氛感染,说白了就是爱贪小便宜。于是,我把枕头四件套一件一件买回来;把酒一箱一箱堆在墙角;把拖鞋拖把、牙膏牙刷、毛巾……像打批发一样占满儿子的房间,我自己用不完就送给弟弟妹妹们。半个月后,送货的人来来往往,货物填满了客厅,我的工资也花完了。工资花完了不要紧,儿女就是我的工资。想到这里,我花钱就毫无顾忌了,也不会为自己存钱,更没有应急的钱,三个儿女就是我的粮票,我的保障。我乱买东西的行为,被儿子“教育”了,儿子想把我的钱“没收”,只给我留一点零花钱,这还了得,我生命中能支配和驾驭的就剩钱了。我和儿子吵,吵着吵着,我的情绪把儿子也烫伤了。(父亲的对自己小气对亲人大方、父亲的乱买东西、父亲的与儿子争吵,都是在呼求爱!他呼求得好强烈,却被拒绝得好坚决,他的灵魂之痛就好深刻!知子莫如父吗?不一定;那知父莫如子吗?绝不是!多少父子,相看两相厌,甚至如寇仇。)亲家看不惯我,虽然没明说,但从他们对我的态度、看我时的鄙夷目光,我就明白了一切。我在儿子这里呆不住了,我准备搬到大女儿家。她家里人少,我吸取教训,规范自己的行为,我相信大女儿家是我最终的归宿。(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5、酒和孤独,深入我的骨血,和我一起生长 大女儿和大女婿上班去了,只剩下我一个人。我没有别的爱好,除了疯狂购物,就是嗜酒如命。我每天最清醒的时候是早晨,其余时候都恍恍惚惚的,这是酒精的效果。等女儿女婿上班去了,我把酒打开,装进茶杯里。我呷一口、看一会电视、再抽一会烟……没人和我说话,我就和自己说、和影子说、和往事说、和天堂的老伴说。(字字千钧,催人泪下。心无所寄,情无所托,一分付物,一分付酒,一分付空语。心无主宰,不能自制,以酒为亲,以物为伴,酒和孤独,深入骨血,既在支撑心力,也在啃噬生命。)酒喝多了,就躺在沙发上打呼噜、睡大觉。女儿下班回来,浓浓的酒味融入空气,怎么也散不去。在儿子和小女儿那里,家里随时有人,我不会这么放肆,喝酒会收敛一些。但在大女儿家就不一样了,我白天守着空荡荡的房子,只有酒是我的亲人、我的伴侣。酒是我身上的一颗痣,也是我精神的麻醉剂。我的情商不高,不懂得任何一门艺术,不像一些情趣高雅的老人,把自己活成一首诗和一篇散文,我是越活质量越差,越活越寂寞。因为我的兴趣爱好少,找不到精神的出口,我只能把自己变为“粗放型”老人。酒和孤独,深入我的骨血,和我一起生长。本来我应该做做家务、煮煮饭,为女儿减少一些生活负担,这样自己也会充实一些,但我长期养成的大男子主义非常严重,不屑于做家务,我就等吃等喝,我是《都挺好》里的苏大强的翻版。(不是酒精麻醉了父亲,是父亲先麻醉了自己,借酒以浇愁。之所以麻醉是因为太痛了!父亲有累积的心伤没有疗愈,反而伤口愈发扩大,所以越活质量越差,越活越寂寞,越活越粗放了。他已放弃了自己,放弃了希望,到最后就是放弃生命了。他也曾自我救赎,但没有能够完成,他自己的力量和智慧已不足以完成这样的一个绝境边上的救赎了。)“爸,你能不能不要喝酒了,本来肝就不好,血糖也高。”大女儿比小女儿脾气好,她看着我喝醉的样子,握着我的手对我说。“你不要管我嘛,我喝了一辈子,都没喝死。”酒精在我身体里起了作用,我说话也不经大脑。“你不为我们着想,也要为自己身体着想啊。”“我没喝酒,我喝得少。”喝醉的人,最忌讳别人劝自己少喝酒,不喝酒就像自己的伤疤,一碰就疼。我明明喝醉了还喜欢撒谎,用“没喝酒”来掩盖我的醉态、掩盖我荒凉的内心。可是我越掩盖,女儿越心疼。(借酒吐真言,他说“你不要管我”,他是在伸张自己的生命意志、在伸展自己的生命力。可惜,女儿不懂。懂,就是允许。你允许他,他就不再允许自己。你不允许他,他就一直允许自己。不懂得心灵机制,就不懂得爱。要爱人以道、以道爱人。爱之不以其道,适足以害之。)有一天早晨,女儿上班前,开门见山地对我说:“爸,我和弟妹商量了,决定送你到养老院。”“你们容不下我?!”(这是灵魂的呐喊、灵性的愤怒、无比的悲凉、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一辈子口是心非的第一次真实坦言!背后是深邃的绝望与失落。他不再续弦为了孩子们不受治不离散,而今却被羽翼丰满的孩子们隔离!由此,疫情之起、疫情的隔离、生病、离世都是水到渠成的演化、一浪赶一浪的自然了。)我知道话一出口就会刺伤女儿。但事到如今,我也只好坦言。“我们的房子大,肯定够你住,但是无法控制你少喝酒,只有去养老院,或许能改变一些,等你喝酒少了,我们再接你回来。(把治愈的主体给了养老院,这是错置,是转移矛盾,逃避现实。唯有面对才能疗愈,唯有疗愈才能治愈。)“好吧。”我一声长叹。女儿离开后,我对着窗外泪流满面。眼泪里有我的伤感、也有我的哀愁;有我的悔恨、也有我的不甘。(读至此,我什么都不想解读了,只想对这位父亲说一句:亲爱的父亲,我爱你!!) 6、从地狱到天堂的路不是那么山重水复,而是直路一条 到养老院没多久,我就突发脑梗塞。我运气好,那天发病正好赶上弟弟来看我,他立即通知了我的三个子女。他们一起送我到医院。(请注意这几个词:没多久、就突发、脑梗塞、正好赶上、立即通知、三个子女、一起送我。疾病的背后都有着心灵的低语,疾病的部位、症状、发病的情形都有心灵在运作,都有讯息要表达。可惜,太多人听不懂疾病的声音,甚至根本不知道疾病还有声音。)我意识模糊、我昏迷不醒、我住进重症监护室、我听到了老伴在天堂对我的召唤。可是我命大,在医院折腾了一个多月,我醒过来了。(父母之爱,以命相寄。为了孩子,他还是留下来了。那也是天上的母亲对其人间孩子们的心!)但是,我瘫痪了,我需要用轮椅当腿。我知道,我若生在农村,早就没命了,更别提进监护室了,还好我有退休工资,几个子女在经济上也不苛刻。钱,在关键时刻,能保命,也能续命——我转院到了康复医院进行康复治疗。保住了性命,我满足了,没什么比续命更重要的事情了,至于烟啊、酒啊、脾气啊、牢骚啊、抱怨啊……我都可以改可以戒,可以重头再来——我想“洗心革面”把自己再活一次。(令人感佩!却,时不我与!)可是今年,遇到疫情,不好活啊。有些生命,也因为疫情的次生伤害,终结在2020。尤其是疫情严重的二、三月,医院对家属的探望规定严格,留在我身边的只有护工。我像案板上的鱼,被现实和命运拉扯。人生病的时候,也是心灵最脆弱的时候。我渴望儿女膝下,我渴望孙女孙子在我身边喊“外公”和“爷爷”,我想和亲人面对面交流,我想儿女们搀扶我在花园里散步,我不想隔着手机“望眼欲穿”地看着亲人。身体的顽疾没有击倒我,“新冠病毒”却把我和亲人阻隔。每两周或一周的亲人见面,每次见面只有一个小时,远远不能满足我心底对亲情的渴望。巨大的孤独感笼罩着我,我郁闷、我沉默、我心酸、我痛苦、我无处排解、我无处可逃……情绪影响了我的躯体,我的病情加重:旧疾没好,新病又来敲门——我的肚子鼓起一个包,医生说是肝腹水。我知道我活不过疫情结束,老伴也想念我了,她对我的召唤越来越浓烈,而我对人间的留恋也在日益加剧。但是人不能太贪心了,我已经在鬼门关里走了一遭,我已经多活了六个月,多活了一百八十天,多活了4320个小时,多活了259200分钟了,我还有什么不满足?我的儿女个个事业有成,家庭幸福,我还有什么不放心?窗外的寒气越来越重,每个人都在今年的冬天里孤独的过冬,我望着苍茫的大地,我的心一片苍茫。我望见冬天留在春天的伤口,也望见地狱到天堂的路,不是那么山重水复而是直路一条。此时,我除了孤独和疼痛,就剩下对亲人的牵挂和想念。我知道天色越浓,寒气向我靠得越近。我无法抵挡寒气,就像无法抵挡衰老,无法抵御孤单,无法抵御我对人间的留恋。(父亲不是在留恋人间,他是放不下对孩子们的爱!放不下这份充满烟火却也温暖的亲情!与孩子们的抱团取暖让他感受到这个人间的温暖与美好,这是对孩子们的抚养陪伴,更是对自己的滋养与陪伴。而此刻,到了告别的时候了,来自天堂老伴的呼唤也越来越清晰和响亮了,而他若不是为了照顾他们的三个孩子,他早就去响应那个声音了。一手牵着孩子,一手牵着老伴,一边绊着烟火,一边绊着孤独。)夜色笼罩,寒气渐渐升起来,渗入我的窗前和屋内。寒气是把刺刀,刺在我的脸上、头上、肚子上,腿上,刺向我的狭窄、自私、冷漠、市侩、劣习,刺向我的疼痛、挣扎、凄苦和孤独。(父亲,你的一切缺点,都可以被允许与接纳。我们允许,你自己也要接纳!屋外,万籁俱静,黑暗里除了剩下的人间灯火,只有黑暗本身——寒冷就是这无尽的黑暗,把我拽了进去,把我七十一岁的生命大门,轻轻一关。寒冷,在我的亲人身上,重重一击——雪落在了我的儿女们心上。失去了父母的孩子,连同故乡一起失去,今后,他们自己就是自己的故乡和村庄。(觉醒了的儿女们将与父母、将与故乡完成真正的链接,在这链接中他们拥有了完整的父母之爱和故乡之情,他们不但没有失去父母、没有失去故乡,反而拥有了全新的世界、人间的天堂,他们不但自己就是自己的故乡和村庄,他们更是自己的依靠和精神之所!他们绝不再孤独,也不再重复父亲的狭隘,他们超越了恐惧,他们自己成为了爱本身,并向世界分享他们满溢的爱,一无所求!因为无所不有!因为万物一体之仁!于此,父亲的死,获得了最高的意义,完成了在人间最后的爱!唤醒了孩子,还有众多人的心!) “要不是父亲喝那么多酒,我怎会送他去养老院嘛。要不是因为疫情,父亲也不会这么急着去见母亲。我也会有老的那一天……”我的朋友像个祥林嫂,逢人就说。她的语气低缓,面容平静,像在诉说别人的故事。(至此,女儿可以解脱了、放下了,带着这份父母的至爱,去过快乐的生活吧,众生也需要这份快乐的感发与波动。我也深深地感恩父亲、感恩孩子们、感恩作者风铃、感恩一枚园地) 阅注者:刘翠祥 老家河北,现居新加坡,喜欢阅读与思考,国学爱好者,心灵探索者。遥祝我的国安、家好、民乐、心和。                                                                             2020,7,20,夜    

无论您远走何方,美好始终如一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扫码关注我们


微信号 

641037688


微信公众号

风铃的后花园


在文字中寻找美

在自然里发现美



刘翠祥老师的阅读感受和用心写下的文字,是一面镜子,能照到我文章的不足,也能提示我,要更加善待老人,理解老人,关爱老人。亲情,是人世间最美的风景,它喂养了我,也丰富了我。灌注到我血液与灵魂里的亲情,与我的生命一样珍贵。

主啊,是时候了。夏天盛极一时。

把你的阴影置于日晷上,

让风吹过牧场。

让枝头最后的果实饱满。

再给两天南方的好天气,

催它们成熟,把最后的甘甜压进浓酒。

谁此时没有房子,就不必建造,

谁此时孤独,就永远孤独,

就醒来,读书,写长长的信,

在林荫路上不停地,

徘徊,落叶纷飞。


——里尔克


优秀的诗歌是一颗心走进另一颗心。亲情亦然,除了陪伴,就是走心。

觉得内容还不错的话,给我点个在看”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