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纯粹现场丨黑陶:我把江南分成水与火,一半是阿炳和《二泉映月》,另一半在烧制汉语

何晶 纯粹Pura 2021-07-24


二泉映月录音过程

黎松寿


1950年9月2日晚上,我亲历了世界名曲《二泉映月》最初的录音过程。


当晚在录音现场的共有八个人:阿炳、董催弟、杨荫浏、曹安和、无锡祝世匡、我本人、我爱人曹志伟、我岳丈曹培灵。——现在这八个人就只剩下我和我爱人这一对了。


晚上七点半,杨荫浏和曹安和两位先生在三圣阁内静静恭候着阿炳的到来。


阿炳刚进门,就大声喊,杨先生,杨先生久违久违,想煞我了!


大家注意到在董催弟的搀扶下,阿炳身背琵琶,手执二胡,穿戴得很整齐,梳洗得干干净净,脸上也很有光彩。


杨先生闻声出迎,手挽手地把阿炳引入阁内,代他放好乐器,请他入座。



王赞  阿炳  1994年


小叙片刻后,阿炳问,怎么录法?


我喊一二三后,你就像平时那样拉,从头到尾奏完一曲,中间不要说话。杨先生边答边问,你先拉二胡还是先弹琵琶?


阿炳说,你先听听胡琴再说。于是杨先生要求在场人员保持肃静,并要曹安和先生做好录音准备。


录音机启动,钢丝带缓缓地转动起来。这首阿炳多少年来琢磨修改过无数遍的乐曲,一下子拨动了每个人的心弦,引起了强烈的共鸣。两位著名的民族音乐教授被震慑住了。杨先生还暗暗向我竖起大拇指。


大约五分钟后,曲调在渐慢中结束。阿炳在最后一个“5”音上习惯地将一指从高音区滑向琴筒处,以示全曲终结。


啪,曹安和先生停止了录音钢丝的运转,继而把开关向左一拧,只见钢丝飞快地倒转。从陶醉中醒来的杨先生带头鼓掌,连说,太妙了,太妙了!难得啊,难得!


自病自知,我手上功夫已不如从前,见笑了。阿炳摇头谦虚。


杨先生表示要向广大的音乐爱好者和全国音乐院校介绍,这首曲子一定会受到音乐界的重视和欢迎的,接着向阿炳询问,曲名叫什么?


阿炳回答没有名字。杨先生坚持要有一个名字。


想了很久,阿炳说,那就叫它《二泉印月》吧。


——黑陶 《二泉映月:十六位亲见者忆阿炳》


这是作家黑陶“江南三书”之一《二泉映月:十六位亲见者忆阿炳》中,《二泉映月》发掘抢救和传播者黎松寿先生的一段文字。


黑陶通过数年寻访,找到了多位亲眼见证过当年阿炳生活的知情者。他试图通过众多回忆的集合,追摹一幅无限逼近于真实的阿炳肖像。更有意通过描摹这个典型的江南人物形象,来论一论江南。


江南在何处?江南文化的精神内核是什么?又如何描摹这个江南?


如果说《二泉映月》是从人的角度来阐释江南,那么“江南三书”另两书《泥与焰:南方笔记》《漆蓝书简:被遮蔽的江南》就是从时间和空间的维度进行。前者将个人的成长和土地、时代、社会的演进融合在一起,提供线性时间的江南,后者则是他亲身行走在涉及江苏、浙江、安徽、湖北、江西五省50个乡镇后,勾勒出的江南地域空间。


黑陶的江南显然是异质性的,“就我而言,江南是一个巨大、温暖的父性容器,它宽容地沉默着,让我任性地在其中行走和书写。”这必然是一个久被遮蔽的江南形象,它激烈、灵异,又质朴、深情。


“江南三书”

《泥与焰:南方笔记》

《二泉映月:十六位亲见者忆阿炳》

《漆蓝书简:被遮蔽的江南》

黑陶 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近日,在广西师大出版社和上海五峰书院共同主办的“江南三书”新书分享会上,黑陶和评论家何言宏、黄德海,作家赵荔红共同探讨了江南的文化内核和书写。


在黑陶看来,江南有两个元素,一个是火,一个是海。“火与水,从局部来讲都是柔弱的,一点火一下就可以按灭,一杯水也微不足道,但两个元素结合成非常大的集体时,就有摧毁洪荒的力量。”这也是他将江南看作是“生命的父性”的原因。何言宏认为这是黑陶独有的江南,而每个人对江南的理解都是不同的,“我们对黑陶的阅读,不是让我们心中的江南去靠近它,而是启发每个人勾画出自己的江南。”



事实上,黑陶的江南是他作为写作个体的感受所得。“一个写作者的关键就是他写的东西要用自己的眼睛和内心去发现,而不是一个已有的概念。”黑陶的家乡在江苏宜兴丁蜀镇,这里盛产紫砂茶壶,被定位为中国陶都。他即是在烧制紫砂壶的窑厂边上出生的,烧陶器的火焰一直刻在他的生命和文字里。海则是谈起江南时常常被忽略的元素,然而在江南的地理空间内,有一片巨大的海域,这里曾是中国人下西洋的出海口。夏季台风天吹来的海风,不知不觉中也影响了黑陶的写作。


黄德海将黑陶的江南定义为“行走的江南”,因为黑陶行走在江南众多的小镇中。“江南的核心层面,当属乡镇。”黑陶偏好以小镇勾勒江南的文化疆域,也是在这个意义上,黄德海认为,他丰富了江南的概念。“他写到土地、乡村,有时候也写到城市,但两者都不像我们想象的江南,更像是汉语言文化的江南,却不是柔弱的文人式江南,而是用汉语写作出来的行走的江南。”



某种程度上,作家对江南的书写,是在从文字上重新唤回它的差异性。如赵荔红所说,“时代的发展,技术和交通的发达,使得很多文化的差异性在减少,如楚地文化、齐鲁文化、江南文化的差异性在慢慢减少,而差异性恰好是文化丰富性的重要所在,怎么呈现差异化?我们从文学上重新找到差异性。”在黄德海看来,江南本质上是开放的江南,“所有地域的文化都是双向产生的,这当中有自觉选择,也有被动选择,现在我们要面对的是西方文化跟我们原有文化交流、运转的过程。”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江南成为一个崭新的江南,不再是一个传统士大夫的江南,它必然存在一些尖锐的现实因素,当下的文学就是处理这个崭新的江南。“江南是一个带有重复性思维的江南。”


黑陶的处理无疑是更深重,他偏好重的词、重的色彩、强烈的温度。这和他特别强调语言有关。“语言有两种,一种是公共性的,日常的文件、通知、新闻都是公共性的语言,没有个性,看不到这个语言背后的特殊的人,文学语言最重要的就是找到语言的个人性。中国作家的工具是汉字,就看有多大的能量,把四千个汉字变成个人的特性,打造属于你个人独特的字词、语言。”


《烧制汉语》

黑陶 著

东方出版社
2016年4月


因为同时是一位诗人,黑陶也常将诗歌的跳跃性放诸在散文里,他会用十几种手法来写河流,包含十几个河流的意象。何言宏认为这是黑陶的一个特质,“诗歌创作经验以及语言的锤炼,使他们的散文写作在文体、选材内容以及表达上,区别于纯粹作为散文家的散文,也区别于小说家的散文。”黄德海表示,黑陶的文章一个典型的风格就是“有意地试探将很多东西怎么放进去”,“他的散文写作是有一个语言系统的,怎样尝试把其他东西放进文章里而不突兀,就变得非常重要,这是对语言边界的重新试探。”寻求多种对江南的表达方式,也是在多重维度上丰富江南的形象。


这种探索会给书写呈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写作50个小镇中时,有一篇中黑陶用了十几个公共语言,组成了一篇文字。“我到了那个镇以后,发现它的街头的公共空间里有很多的文字说明,有他们政府的一年计划,有一些,还有店铺里酒的价格、茶馆转让等。我觉得当你走到那里,不用自己主观写一个字,把所有公共语言结合在一起时,那个乡镇某种本质的面貌也就得到传达。”



任何写作者,童年、故乡是永远能量的提供场,黑陶生活的南方小镇,让他获得了宿命般的成长,也注定了宿命般的书写。何言宏看来,黑陶对江南的书写,是将自己作为孩子来表达父性的江南,和西北、东北作家表达父亲西北、东北时的阳刚、开放、豪迈不同,黑陶表达时,是内敛的、沉静的,“黑暗当中炯炯有神的眼睛盯着它的一点点细节,以及广大的田野”。


(选自:文学报;作者:何晶)




江南三书


《漆蓝书简:被遮蔽的江南》

黑陶 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9年3月


黑陶认为,“脂粉苏杭”是对江南的一种以偏概全式的粗暴文化遮蔽。此种遮蔽,时日已久。就黑陶而言,江南是一个巨大、温暖的“父性”容器,它宽容地沉默着,任其在其中行走和书写。


黑陶以手中的笔,以及历时数年、行程数千里的行走,完成了本书的写作。50篇文章,叙写了大约50座江南乡镇,如石门湾、千岛湖镇、灵溪、梅山、天堂寨镇、浙源、屺亭、淹城等,地域范围涉及江苏、 浙江、安徽、湖北、江西五省。他自觉避开了那些世人所熟知、已然丧失内里的江南旅游热点地,而将目光投向广大的“被遮蔽的江南”,在展现江南人文底蕴的同时,也令读者看到一个不熟悉的,深广、激烈、厚重的江南。


△点此购买


《泥与焰:南方笔记》

黑陶 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7年11月


《泥与焰:南方笔记》是由99篇文章构成的一部关于故乡江南的散文集。在书中,镇江、湖州、渎边公路、气息的后宅、古龙窑、农宅形式、蠡河、山中一夜、九月之书、一个人的一瞬、少年的寂静行走、底层亲人的清贫生活……汇集成一个个密集的词汇,犹如泉源一般喷涌而出,形成本书全部的篇章。在这些篇章里,作者黑陶所有的故乡记忆、少年记忆,以及那些成长中曾经遭逢过的逼真、复杂气息,全部珍贵地涵藏于中。本书荣获第二届三毛散文奖大奖。


△点此购买



《二泉映月:十六位亲见者忆阿炳》

黑陶 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8年8月


阿炳(1893—1950),原名华彦钧,江苏无锡人。中国民间音乐家,享有世界声誉的音乐大师。他创作的二胡曲《二泉映月》,已经成为人类音乐宝库中的不朽经典。


本书作者通过数年寻访,对十六位亲眼见证过当年阿炳生活的知情者,作了深入访谈。受访者中,有阿炳抚养过的非嫡亲孙女钟球娣,有1950年阿炳录音时的在场者黎松寿,有阿炳的邻居许忆和,有当年洞虚宫内常替阿炳买酒读报的道士华寅生,有与阿炳有着深厚交情的锡剧前辈艺人邹鹏,有20世纪50年代无锡《晓报》记者华钰麟,有无锡文物专家钱宗奎,有无锡第二代“小热昏”艺人尤茂盛、周仁娣夫妇,等等。他们谈及了阿炳对音乐艺术的痴迷、日常生活的困顿、街头卖艺的点点滴滴、个人的成长经历等不同层面,他们这些血肉丰满的感性回忆,为我们摹绘出一幅逼近于真实的、在社会和人世的黑暗低处长久挣扎的盲人音乐家肖像。


△点此购买



END






往期回顾





黄河十四走  |  杨先让·徐悲鸿  |  杨先让文集  |  扬之水·定名与相知  |  萧耳·中产阶级看月亮  |  庞余亮·半个父亲在疼  |  黑陶·二泉映月  |  海子·海子诗文选  |  闻中·吉檀迦利  |  张锐锋·卡夫卡谜题  |  江子·青花帝国  |  萧耳·锦灰堆 美人计  |  黑陶·泥与焰 南方笔记  |  白峰·大玩家的斗蟋故事  |   张述·微光炬火  大海截句集    计文君·化城喻  |  李广平·抵达内心的歌谣   |  于赓哲·唐开国  |  朱夏妮·新来的人  | 白峰·定色分类蟋蟀谱 | 多多截句集 | 上古迷思:三皇五帝到夏商 | 新九叶集


儿童粮仓丨童话 | 车培晶 ·雪镇上的美丽传说 | 金近·小喜鹊加加 | 康复昆·兔儿树 | 周基亭·神秘的眼睛 | 戴达·会唱歌的鱼 | 杨鹏·最后一匹狼 | 严文井·小溪流的歌 | 送你一匹飞翔的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