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孩子会认字以后,亲子共读千万别放手!

陈安仪 国图绘本花园 2022-04-26

        为推广亲子阅读的理念与方法,本公众号将陆续刊登国家图书馆出版社《亲子阅读》书中的部分精彩内容。本期推出台湾著名媒体记者陈安仪谈陪伴大孩子亲子共读的技巧。

识字以后,亲子共读千万别放手!

亲子共读不应该、也不能够只有在“学龄前”进行。对于已经能够识字、自行阅读、小学阶段的小朋友,家长仍然要维持亲子共读的习惯——因为陪伴学龄后的孩子阅读,才是培养阅读习惯、亲密情感的关键! 


陈安仪与女儿、儿子一起读书


很多家长听到我这么说,都惊讶地张大了嘴:“不会吧!都自己会看书了,还需要我一个字、一个字地念给他听吗?”


没错!很——需——要。当然,跟大小孩的共读,并不光只是一个字一个字地念出来而已。跟大小孩的共读有很多不同的方式与技巧,下面我们可以一一细谈。但是,我要强调,即使是已经识字的低、中年级小孩,仍然非常需要爸爸妈妈陪伴阅读,很多时候,他们仍然需要父母将书的开头一个字、一个字地读给他们听。因为,唯有你的陪伴阅读,才是引领孩子跨越绘本、漫画,迈入文字书籍的关键。


为什么要陪伴孩子读书?除了当他们看不懂字的时候,我们需要把书的内容讲给他们听之外,家长的“读”,还有“推荐、引导”的作用。

文学名著太难?亲子阅读来帮忙

我女儿现在三年级了,但我依然常常读书给她听。通常,她看她自己选的书,我读我选的书。


因此,当她在看《安徒生童话》故事的时候,我读的可能是《汤姆·索亚历险记》。等她发现我读的《汤姆·索亚历险记》比较有趣、抢过去一口气看完了之后,我下一本读的可能是《小妇人》。当她把《 小妇人》 也看完之后,我便换读《孤雏泪》。


陈安仪的女儿和儿子在睡前阅读


 我们之间的对话往往是这样的:


 “ 妈 , 你今天要读什么?”


  “《鲁滨孙漂流记》。”



  “ 啊! 妈, 那本不好看啦,我昨天翻过了。你读别的好不好?”


 “没关系啊!妈妈还是先读一点给你听。这本书是我小时候很喜欢的一本书喔!你听听看,好不好?”


 通常,她会勉为其难地接受。然后,第一天,可能会在很无聊的状况下睡着,因为这类小说的第一章,通常因为要描述故事发生背景、或介绍人物,会有一些冗长的叙述,对孩子来说,欠缺剧情刺激。


第二天,她照例会哀求:“妈,这本真的不好看啦!我们换一本好不好?”我通常都会回答:“快了!快了!精彩的地方就快要到了,你再忍耐一下好不好?”

然后,我会努力加快速度,一口气读到剧情开始变得精彩的地方。比方说:“鲁滨孙漂流到荒岛上之后,首要事情就是要找东西吃……有一天,运气不错,他挖到六十个海龟蛋!……”然后,眼看她的眼神亮起来时,我就会故作可惜地合起书:“唉!时间到了,要睡觉了。这本书看样子你不喜欢,那我们明天换一本好了!”

这时,女儿就会改口:“不用啦!妈,我们明天继续念这本就行了!” 


 每次她这样一说,我心里就会偷笑,因为我知道,我明天可以不用读啦!保证她放学回来,就会自己把这本书继续看下去,一直到看完为止。我的“陪读陷阱”,通常都十分有效,我建议过学生家长回家照做之后,成效也十分让人满意。 


怎样让不爱读书的男孩读完整本《安妮的日记》?

有一次,我有一个小五学生,他的妈妈一直为他很不爱阅读而烦恼。我第一次提议让他寒假试读犹太女孩的真实故事《安妮的日记》时,他妈妈真的把书买回来了,但是对着我频频摇头叹气:“没有用啦!我儿子怎么可能看这么多字的书!而且这本书很深耶!”  




我向她建议:“你试着每天抽十分钟,读十页给他听。或是你一边煮饭的时候,让他读给你听也可以。” 


他妈妈很有心,回家真的照做。结果,寒假过完之后,这位妈妈惊喜地对我说:“你知道吗?真是太神奇了!我读了大概四、五天之后,有一天我回家,居然发现我儿子在看那本书!而且,后来在寒假中,好几个下午,他都自己在看,一看就看很久喔!看完之后,他还会告诉我那个女孩怎样怎样……”最后,寒假还没过一半,这个孩子已经把整本《安妮的日记》看完了。


为什么?他妈妈很不解:“为什么我买的书他都不看,你推荐的这一本他却看完了?”我解释:”因为这本书真的非常好看!只是,刚开始阅读时需要度过前几章的‘过渡期’!而你陪伴他度过了,所以他对内文产生好奇,发生了兴趣,就会有动力想要看到结局!” 

接着,这个孩子又看了好几本相当“有分量”的小说,最近,他迷上了看《水浒传》。而孩子一旦开始爱上阅读,影响的层面很大。我本来教这个男孩教了很久,他的作文一直没有什么进展,上课态度也不佳。但是经过去年寒假,他不但作文程度大幅度提升,上课态度明显好转,而且也变成了一个喜欢阅读的孩子。 

怎样展开亲子阅读间的讨论?

进行一本书的共读时,估量孩子看得差不多了,不妨随口问问他书中的剧情,好确定他究竟看懂了多少。不过,注意问的时候要有点技巧,不要让孩子觉得你在考问她。


比方有一次我们在读《苦儿流浪记》。女儿宣称她已经整本都看完了,于是我便随口问她:“喔!你看完了啊?那猴子死的时候你有没有觉得很难过?”        结果她突然一愣:“咦,猴子死了啊?”  



我说:“对啊!你怎么没看到?那你有看到狗狗死掉那幕吗?”她更是一脸愕然:“啊?狗狗也死了啊?”


我笑了笑,原来她为了想要知道结局,所以跳过剧情的大部分,直接从后面开始看起,所以当然中间精彩剧情都没看到。不过,我虽然拆穿了她的谎言,却也没责备她,只说:“啊!那本故事很长,你可以慢慢看。”

跳着读书好不好?

很多家长对于孩子“跳跃性”地看书很不理解,甚至会生气,指责孩子根本就没有“好好看书”,其实这真的不需要。因为孩子在挑选阅读题材时,一定会先阅读他最有兴趣的片段,对于冗长的描述、看不太懂的剧情,就会暂时先跳过。尤其是如果这本书的程度比较深,孩子很容易出现这种情形。

重复阅读一本书好不好?

同时细心的家长也会发现,孩子经常会不停地重复看一本书。这时候家长又会生气了:“干嘛一直看同一本?浪费时间!”其实,这也是孩子的另一个重要的文字学习模式,因为他必须经由不断重复的阅读,把书里的成语、名词、语汇,铭印在脑海里,顺道不断地多看一下上次阅读时没看懂、或是跳过的地方,这就是更深一层的学习。

依我自己的经验,《格列佛游记》是我很喜欢的一本书,从小学一年级到现在,我大概看了不下四十遍之多。每一次阅读,体会更多,直到现在,我才能领略到《格列佛游记》中对于死亡的描述、人类昏昧的比喻,是多么的讽刺而传神。



 因此, 孩子们重复不停地看一本书时,不需要阻止他。跳跃地看一本书时,也不必责骂他。 不过,家长有必要介绍给孩子更深、更广的书籍,直到他能够自行开发新书、学习去寻找新的阅读领域为止。

亲子共读到孩子多大?

有家长问我:“那,究竟要共读到孩子多大,才可以放他自己去看书,不用再理会他呢?”我的认知是,要“帮忙念一点”书的时间,至少拉长到十岁左右;但一起“讨论”书的年龄,却可以延长到无限期。书是我和女儿聊天的好题材。

 

书,是亲子之间聊天的好话题材


有时候,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忽然套用一句书里的台词,然后彼此会心一笑,因为,这是一个旁人听不懂的秘密,只属于我们母女。女儿也会经常兴高采烈地跟我聊起某一本书的剧情,或是她的看法,甚至我们可以互相推荐好看的书。


 “妈,《猫战士》真的这么好看吗?我看你最近都在看这本书,好像很好看的 样子!”      


“妈!你一定要看这本《魔法灰姑娘》,实在是太有趣了!”   

   

“妈,你小时候也很喜欢《小妇人》吗?”      


     


“妈,这本《婴儿岛》里面煮的东西,都好好吃的样子,看得我垂涎三尺!”        


 书看得多了,女儿不必背诵成语、看成语故事,成语自然用得呱呱叫;书看得多了,自然出口成章、下笔如行云流水。但是,除此之外,最珍贵的,是我知道我们之间将永远不缺话题。



本文作者:陈安仪,台湾大学中文系毕业。曾是资深影视娱乐记者。育有一双儿女。本文原名:《识字以后更要亲密共读》,为便于微阅读,部分内容有删节。本文摘自:《亲子阅读:送给0-12岁孩子的父母》,邱冠华主编,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允许转载,转自公众号:国图绘本花园
(转载须注明作者,保留以上所有内容)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