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前两天,浙大师生走了趟古丝绸之路……

一起体验的 浙江大学 2023-09-13

编者按

“浙大那么大,带你去看看。”浙江大学党委宣传部融媒体中心联动各院系单位,打造“ZJU校园体验官”融媒体互动活动,邀请大家走进身边原汁原味的浙大成果,走进教育科技人才的“第一现场”,在会聚交叉中感受学科缤纷沉浸式体验求是园“宝库”中的生机与活力。本期,随体验官们一同走进古丝绸之路上的野外考察现场


 王之涣曾写下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王昌龄曾挥毫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岑参曾感叹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沙漠苍茫、草原辽阔、高山雄伟。


横亘千年,吟着唐诗,“ZJU校园体验官”活动与地球科学学院科研团队,重走古丝绸之路要道上的河西走廊,翻越祁连山脉进入青藏高原,一路追寻沙漠的踪迹,解码距今三万年以来气候的变迁。


今与夕

把“出野外”写进教科书



古丝绸之路上曾经出现的古国,为何消失了?

二十多年来,浙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杨小平教授“百人计划”研究员张德国一直从气候变迁中寻找答案。


而早在上个世纪,创建浙大史地系的竺可桢老校长就关注气候。他用数十年时间查阅大量古籍,梳理研究了中国历史上的长时段气候变化规律,所著的《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至今独树一帜。



气候之谜如何解开?


自然地理学、第四纪地质学的本质是野外科学,出野外的关键在于发现。杨小平、张德国团队从深藏沙漠之中的沉积序列里破解迷思,剖析沙漠气候环境的演化历史、评估其未来变化趋势。



沙漠是人类最顽强的自然敌人之一。有史以来,人类就同沙漠不断地斗争。竺可桢老校长多次深入沙漠考察,也曾走进河西走廊。他在后来入选语文教材的《向沙漠进军》一文中曾写道:“沙漠逞强施威,所用的武器是风和沙。”


追逐风与沙,浙大团队找寻气候变迁的蛛丝马迹。



“在世界范围内,干旱区是古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杨小平说,“我国沙漠地处亚洲中部干旱区核心位置,遗迹丰富,蕴含着文明演进的重要信息。”


过去的几十年里,杨小平带领团队建立了我国北方沙漠、沙地晚更新世以来环境变化框架。通过获得较为准确的沙漠地区水面年均蒸发量数据,他们揭开沙漠湖泊成因奥秘及沙区水环境和水资源变化规律,改写了原有教科书对沙漠蒸发情况的论述。


苦与乐

取出蕴藏真相的“胶卷”


假如把地球46亿年历史浓缩到一天的24小时,那么距今约260万年以来的第四纪,可谓是“渺沧海之一粟”,第四纪对今天的生存环境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与作用。


作为地球历史中“最新”的一纪,第四纪是本次“ZJU校园体验官”出野外的主要研究内容。



团队在绿洲与沙漠之间穿梭,途经绵延的乌鞘岭,高耸的山脉阻挡了海洋季风水汽的深入,形成了中国大陆半干旱区向干旱区过渡的分界线。


“眼见风来沙旋移,经年不省草生时。”带上铁锹、手铲、塔尺等出野外的必备装备,团队来到古丝绸之路大动脉上的腾格里沙漠——我国第四大沙漠,并向着深处挺进。



找到预定采样点,张德国拿着铁锹对着沙丘立面“开工”,在沙尘飞扬中很快出现了一个分层清晰的立面。“这2米的剖面却记录上万年的历史,从中可以破译当地气候变迁的密码。”课题组成员手拿各式工具清理剖面、标识刻度,有条不紊地开展记录和采样工作。



最吃力的当属采集沉积物的光释光年龄样品。通过砸入光释光采样管,课题组便可取出记录地质信息的沉积物“胶卷”,显影沙漠的前世今生,在对漫长的地质历史研判的基础上进一步预测未来的气候变化。



一次操作下来,原本干净的衣服,早已与“干净”无缘。这样的取样,每天都要开展1~2个点,对体力是一个重要考验。



“出野外总是苦乐并存的,我们可以前往别人看不到、去不到的地方,更加深入地了解到我们所处的地球。”地球科学学院2021级博士生郑珺戈感叹,“在祖国的大好河山上推进科研项目,是幸福的事儿。”


中国的西北角,地学人的诗与远方。


蓝与青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


出野外仍在继续。


翻越横亘在一二级阶梯的祁连山脉,张德国课题组来到位于青藏高原的浪玛谢岗沙地。做好必要的休整,采样依旧。



要认识一个地域类型的本质特征,揭露其发展变化规律,需要长久的积累,从不同的侧面由表及里。


“不到野外就拿不到第一手的研究材料,不到野外就无法体会到沙漠研究的社会价值。”张德国说,“这是一种传承,我刚刚回国加入杨小平老师团队,也正是他手把手带着我们出野外。”



“教科书往往都是一些典型案例,但现实情况是很复杂的,只有不断地实践才能不断进步。”地球科学学院2021级硕士生柳丽雲说。


青出于蓝。既要有传承的匠心,也要有独创的见解。在科研方向的选择上,张德国将沙漠的二维研究推向三维。“我一直在思考垂直高度,会不会也是产生沙漠变化的另一个原因。”由此,“环祁连山沙漠形成演化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课题应运而生。



科考中,张德国带领学生通过无人机建立三维影像,并依托大数据和深度学习开展交叉研究。“我们这代地科人更要守正创新,在数据爆发性增长中发现更大空间和更精准时间中的气候变化。”他说。



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国际化合作交流也愈发紧密,张德国期待未来更多的中外联合科研考察,解读气候之谜,让延续千年的丝路古道焕发出新的生机。


探索不息,发现不止,是地球科学的魅力所在。

学科瞭望台

浙江大学地质学学科于1936创立,是我国最早创立并招收研究生的地质学学科之一现有中国科学院院士3人,拥有地质学、地理信息科学、大气科学等三个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改革开放后毕业的本科生中有3位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学科坚持一流地学发展理念,聚焦“大数据与地球系统”科研范式革命,构建以地球深部为主、表深融合的浙大特色地球系统科学。面向国际科学前沿与国家重大需求,承担了多项国家级项目,Nature Index期刊发文年均超25篇,获多项国家科技奖励,为我国地球科学发展与行业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


福利时间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新学期即将开启“ZJU校园体验官”与大家分享融媒体中心定制行李牌



通道一期待新生们在评论区写下“在浙大,我最想体验的活动是________”截至8月16日12:00前我们将选取精选留言点赞数前10名各送出浙大行李牌1份(最终兑奖以“浙江大学”回复为准)

通道二8月16日12:00前扫描抽奖二维码点击参与抽奖即有机会获得浙大行李牌1份




缤纷浙大


来浙大,读好书墨香古韵,纸上流年第六期“ZJU校园体验官”将主要面向浙大新生开放浙江大学融媒体中心将联合图书馆于8月18日下午14:00走进浙江大学图书馆古籍馆体验雕版印刷和古籍线装装帧



 欢迎大家扫描二维码报名我们将于8月16日12:00随机抽取15位幸运读者参与体验 如果报名成功我们将以短信的方式通知本活动最终解释权归浙江大学融媒体中心所有




栏目主持:柯溢能 周亦颖

文字记者:柯溢能丨浙江大学融媒体中心学生记者团 方能

摄影记者:浙江大学融媒体中心学生记者团 欧阳雨轩 方能丨于大剑

视频摄制:守望者传媒

今日编辑:浙江大学融媒体中心学生记者团 曹植竣

责任编辑:马宇丹 | 周亦颖


推荐阅读
1.浙江大学校长杜江峰院士一行赴贵州调研考察
2.祝贺!浙大智造的首颗人工智能卫星进入预定轨道!
3.浙江大学校长杜江峰院士赴云南景东调研考察4.谁是材料界的“超级英雄”?听诺奖得主来浙大分享!5.校园新变化,惊喜连连看!
6.实用!好练!动起来!


点个赞和在看,带你看浙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