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致敬与传承!听首都师大人讲述师者故事

新媒体工作室 首都师范大学
2024-09-12


编者按


今天距离首都师范大学建校70周年系列活动还有30天,七十载春华秋实,谱写教书育人华章;七十载砥砺前行,薪火相传开创新篇。为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营造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激励广大教师积极投身教育强国建设,9月10日下午,学校在大学生活动中心隆重举行第40个教师节庆祝大会。


为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营造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激励广大教师积极投身教育强国建设,9月10日下午,学校在大学生活动中心隆重举行第40个教师节庆祝大会。


党委书记缪劲翔、校长方复全院士出席并讲话,党委副书记王大广主持会议,党委常委、副校长马力耕、蔡春、王洛忠出席会议。


缪劲翔传达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对广大教师的节日问候和期望要求,号召全校教师不负总书记嘱托,大力弘扬和践行教育家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切实增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思想自觉、行动自觉,积极投身教育强国建设,奋力实施“攀登计划”,为进入全国师范大学“第一方阵”、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师范大学贡献力量。他强调,要把深入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抓实抓好,以更强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凝心聚力,实干笃行,为实现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做出首师贡献。


方复全诚挚感谢老师们的真情分享,表示被真挚的情谊所感动,浓浓的幸福所包围,坚定的信念所激励。他带领大家认真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的两次重要批示精神,并从三个方面勉励广大教师:要坚守初心使命,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要抓好基础工作,深化教师队伍建设改革;要不断开拓进取,实现学校事业更大发展。


大会在音乐学院师生带来的小提琴演奏和歌曲《春风如许》中拉开序幕。


致敬从教满40年教师代表:左东岭、郝春文、何奕騉、邢红军、王淑芹、关永


致敬从教满30年教师代表:李昕、张玉榛、马占芳、王莲、张金朝


致敬从教满20年教师代表:王攀峰、孙涤、酒全森、白晓煌、张雅俊


致敬从教满10年教师代表:李猛坤、潘云、赵世恩、张首文、郭猛、沈晓非


致敬“第一班主任”代表:窦桂梅、朱继文、傅光明、邓衍雷、张勇、郭政

在“致敬与传承”主题环节,校领导为从教40年、30年、20年、10年的教师代表和学校“第一班主任”代表颁发纪念证书,为学校青年教师职业能力大赛获奖教师代表颁发荣誉证书,并向他们表示衷心祝贺。

青年教师和学生向优秀教师代表献上鲜花,表达了崇高的敬意。


信息工程学院关永教授带领新进青年教师代表进行入职宣誓,从教40年的教师代表为他们佩戴校徽,表达了殷切的期望。


歌曲《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唱出了师生们共同的心声。

大会发言环节,邀请到清华大学附属小学校长窦桂梅作为“第一班主任”代表,历史学院教授郝春文、化学系教授马占芳、大学英语教研部书记白晓煌、学前教育学院教师张首文、校青职赛一等奖代表美术学院教师朱健、文学院新入职教师吴盛亚作为不同教龄教师代表,教育学院党委书记陈志永作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代表,分享了各自丰富的从教感悟,回忆了躬耕教坛的难忘故事,展现了敬业奉献的教育情怀,表达了毕生致力于教育事业的美好心愿。



第一班主任”代表发言

窦桂梅(清华大学附属小学特级教师)





刚才听《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我眼前突然浮现一个画面,他在长大,他成为你中间有多长时间的距离?四十年。所以作为一个四十年的老教师的我来说,从中师毕业,我从一位教师、班主任到校长,我知道这里坐着的一定有长大后成了我一样的小学老师的您,当然也有经过毕业和我一样在单位的同事。其实回到我们的现场我发现,每个日子里无论年龄大小,一旦我们成为了教师这个职业,我们都会努力的让每一天的日子都发光。我们每一天的眼睛也从未离开过学生。因为像首都师范大学这样,他们精神的荣光一直在引领和照耀着我们这一代又一代的,像台上刚才的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包括四十年像我这样的教师们。因此我想谈三点体会。

体会一:对咱们首都师范大学在服务首都教育发展中的贡献的理解

我个人认为,它是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成为咱们首都师范教育的新高地。为什么这样说,就我们初等教育学院我知道,他是在基础教育师范大学里的一流的第一方阵,还有我们是促进首都均衡发展,建立高质量实验基地合作办学的策源地。清华附小现在在北京市朝阳、昌平、海淀当然还有清华园,我们有 1 万多学生近 1000 多位老师,每一个学校都是咱们首都师大等教育研究院的实验基地,实习生实践基地。甚至我们还和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形成教研体,我们团队多次和我们教授以及本科生、研究生一起研究,实践,再研究,再实践。我还认为,咱们首都师范大学是深化名师名校长工程建设,形成首都强势计划的孵化基地。今天中午来之前,我和我们集团估算了一下,在咱们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毕业的跟我一样的同事就有 136 人,这里有特级教师,有育人先锋,有全国模范教师,北京市学代骨干教师。其实我特别想跟马校长等各位好好的说说,需要研究他们,需要研究毕业这些年来到中小学的,这些优秀老师的成长的路径,哪些是值得我们可以积累的经验,而形成北京基础教育的、首都师大的、行动方案,而恰逢全教会的召开,我想杜老师和我们团队愿意成为研究的对象和个案。

体会二:对首都师范大学第一班主任的举措的理解

我个人觉得,当我 2021 年我成为第一班主任,当窦桂梅工作室的牌子挂的那个时候,我知道选择了第一班主任就是选择了一份责任。其实当时我还有个小私心,因为咱们学校的毕业生可能会分配到我们这些学校里面当老师,我就在这个当班主任的时候教会他们,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第一次就让他把事情想对,第一次把课上对,第一次把班带对。所以就这样本最朴素的理解和追求,这些年我就参与了这项工作,首先如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让第一班主任是引领师范生系好思政课的第一枚纽扣的关键点。同时做好关键能力的基础培养,当第一班主任是指导师范生体验未来专业职业的第一项预备,做好他们必备品格的影响,让第一班主任成为引导师范生夯实带班的第一块基石。就我个人来讲,我当过 16 年班主任,在我的心中,班主任就是学生家长眼中的学校,就是教师站立教室的操守,就是学校里形象的代言人。班主任还有三个角色:第一,他是中队辅导员,体现了一个正确的思想认识的班风的、正确的培养什么样的一个方向的把关人;第二,它得是学科教师;第三,他是班级管理,他更重要的是班主任是联系着家校社所有所有关系的总和。班主任真的很重要,我现在当了校长之后,清华附小有个习惯叫第一、第二、第三班班主任。现在还兼着六个年级第三班主任。其实我知道,首都师范大学他进行的这个第一班主任的意义和价值它体现的是从大学开始到未来的小学和中学,那叫大中小思政一体化里,如何体现这中间不变的这个价值取向,所以特别特别的重要。所以就这样我在第一班主任的角色里我也带着咱们的师范的学生,现在还有五个学生跟着我。也到我们学校,我们一起学习体会。当然我也和他们一起成长。在去年的时候,我还专门和他们一起进行了专题的报告和分享。我想这些工作值得我们一起来思考第一班主任这个创新的举措在今天这个时代的利益和价值,真了不起!

最后一点体会:谈谈对于教育家精神的理解 

其实当教育家精神这几个字在眼前浮现的时候,我们认为重在践行,更在对精神这两个字的理解。其实我在清华附小这两年,包括去年在教育部、教师基础工作司等等一些发言里面我专门讲,我说教育家不是打造出来的,我们也不是为了当教育家而去琢磨我们的文凭、证书,而去当教育家。我跟我的老师们说,我说你看要当教育家后面为什么加两个字精神呢?关键是对精神这两个字的理解。所以精神是什么?我的意思就是,我们这辈子可能别人不一定说你是教育家,但是你得把教育家这三个字当做你头上的灯塔,你沿着这个方向去追求去照亮自己脚下的路。我说这样,你当教师你就有方向感,你就有价值感,你就不会迷失。记得十年前,教师节三十年庆祝大会上,我应邀也有一个发言,我记得题目叫 《做精神上气象万千的教师》,当时网上有人质疑我,他说窦老师你这个提法太高了,我们还要吃喝拉撒,我们就是一个职业。其实我也理解,但是我认为,理解的前提下别忘了我们是教书育人、立德树人、培根铸魂、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不同于一般的职业。所以这份不同是引领学生的精神成长,他要让学生向善、向上、向美。如果说学校是学生的一段身份的旅程,那这段生命里面不仅仅是生于本身的,他是赋予价值意义的照亮,这个照亮就是要靠教师去引导、去指引他们向前走去,所以教师就应该成为一束光照亮他们,因此只要我们的教师的精神在,我们教育家的追求就在,我们就会敬畏我们的课堂,我们就会敬畏我们的学生,我们就会乐业我们的专业,我们才能有教育家精神的价值取向的所在,所以说当今年的教师节是第四十年的时候,我们究竟在我们自己储备而装下了什么的时候,我想对所有的师范生,我的未来的同事们说,如果我们的教师节,像窦老师这样已经接近了四十年的庆祝,如果作为一个老教师,我临近退休这一刻的时候,您还在向前走去。让我们一起努力,不会让我们的头发白白变白,而让那里每一根白头发充满了我们的聪慧,让高尚的人生追求战胜你的苦恼、你的诱惑,而种上你最美好的、今日之爱戴、未来回忆中的那份美好的职业获得感。也许这就是我们今天做第一班主任,朝向教育家精神,感恩首都师范大学对我们培养一回的最美好的生命见证!

谢谢!


(上下滑动查看)



从教满40年教师代表发言

郝春文(历史学院)







要求学生用一流的标准定义自己的人生



郝春文


各位领导、老师们、同学们:

下午好!

我自1986年留校任教,1994年被破格晋升为教授,至今已在首都师大工作了38年。在这38年中,我每年都坚持给本科生和研究生上课,教过多少本科生已经没法统计了,仅指导的研究生和博士后已有76人次。这些研究生和博士后分布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山大学、山东大学、兰州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等著名高校和科研机构。其中具有国家和教育部人才称号的有三人,包括国家万人计划社科领军人才一人,青年长江学者一人,全国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一人。今年正在公示的还有北京青年学者一人。

以上微薄成绩的取得当然离不开学校和学院的支持和帮助,就我个人而言,也有以下几点肤浅的体会:

第一, 要求学生确立精英意识

我一直认为,在首都师大这样一个不算太高的教育平台上,要想培养出超过北大、清华的学生,起点就是要破除学生原来的心理定位。要让他们认识到,只要能考上首都师大,就已经进入国家精英集群,只要你足够努力,超过北大和清华的学生是完全可能的。对首都师大的学生而言,最缺乏的不是智商,而是自信。所以,我总是鼓励我的研究生都应该具有明确的精英意识。优秀是一种习惯,如果一个人能经常暗示自己是精英,相信他会越来越优秀!

第二,要求学生要有干一番大事业的雄心壮志

既然是精英,就要追求卓越、敢为人先,做人做事都要追求极致,做什么都要做得最好。人生的目标就应该和普通人不同。这个目标的定位,往高处说,应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博大情怀。如果做不到,最低也要做到:做什么事情都要把它当作一项事业来做。我对学生的基本要求是:用一流的标准定义自己的人生!

第三,要求学生要比北大清华的学生更加努力、更加勤奋

为什么要特别强调努力和勤奋呢?这是因为,首都师大虽然是双一流高校,同学们也确实是精英。但不要说世界上的牛津、剑桥、哈佛、耶鲁比,即使和人北清师等北京名校相比,我们不仅在品牌上无法与之竞争,在生源和师资方面,我们也应该承认还有不小的差距。要缩小这个差距,只有依靠我们的更加努力和更加勤奋。实践证明,我们的一些教师和同学最后并不比名校的同行差,就是努力和勤奋的结果。

所以,我对学生的要求是:努力、努力、再努力!勤奋、勤奋、再勤奋!只要努力和勤奋,就有希望;只有努力和勤奋,才能有希望!

第四,要求学生具有为学术献身的精神,争取达到用生命撰写论文的境界

“用生命撰写论文”说的是一种境界,比如武术,练刀的人最高境界是把整个人练成了一把刀,练剑的人最后把整个人练成了一把剑,练成这样的火候,达到这样的境界,当然会所向无敌。从事学术也是如此。如果一个人已经痴迷于学术,把从事学术作为自己的生存方式,想不做出成绩都很难。

第五、要对学生有更加严格的具体要求和更多的具体指导

鉴于我们面对的学生不是坐在第一排的精英,这就要求教师在学生身上要花费更多的精力。一方面要对他们提出更加严格的具体要求,这些要求具体到每完成一篇论文都要打印出来高声朗读三遍,等等。另一方面,要给予他们更多的具体指导和帮助,包括逐字逐句地帮他们修改论文。

教育的本质是开启心智,激发人的潜能。所以,能不能培养出优秀人才,应该是衡量一名教师业绩的金标准。

谢谢大家!


(上下滑动查看)



从教满30年教师代表发言

马占芳(化学系)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同学们:大家下午好!

很荣幸有机会,在这个十分隆重的场合,向大家汇报作为一名教师的点滴体会。

在我34年的执教生涯中,其中18年是在首都师范大学化学系度过的,由衷感谢首师大为我提供了一个教书育人的平台!作为老教师,很有幸见证了首都师大这些年的飞速发展,也有幸参与了化学系的聚力攀登,更感激在这18年里曾与那么多的优秀同事、优秀学子朝夕相伴,相互成就!

回顾在首都师范大学的18年,作为一名高校教师,一直把立德树人作为自己的根本任务,一直将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作为自己的教学努力方向。下面就研究生和本科生培养创新能力的一点体会,向大家汇报。

一、乐教爱生、行为示范,培养研究生独立科研能力。

研究生的核心能力是创新能力,但绝大多数研究生初期基本没有经过科研训练,处于“零”科研基础的状态。对于这样的学生,老师首先要给学生做出表率,让学生知道科研工作必须全身心投入,同时耐心指导和严格要求相结合。我利用所有可以利用的时间投入工作,给学生做出示范,潜移默化影响学生。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从阅读和总结文献、提出科学问题、制定研究方案、总结实验、撰写英文文章到修改文章的全过程,对每位研究生进行耐心指导。每个研究生的第一篇英文文章,从初稿到正式发表几乎要经过5次以上的修改,每次修改都帮助学生认真阅读每句话,指出问题,与学生交流碰撞,提出修改建议。经过这样的严格训练,这些研究生基本上都能形成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都可以独立的进行科研选题、设计研究方案、开展研究。从2012年第一届国奖至今,我培养的研究生共15人获得国家奖学金。

二、启智润心、求实求新,培养本科生发现科学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于一流的大学来说,本科教育是保持大学核心竞争力的看家本领。如何提高本科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也是高等教育的核心问题之一。对于化学专业的本科生来说,实验教学是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的主要途径。因此,在本科教学中,用好课堂主阵地,通过创新教学方式,启发式引导学生研究真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进而激发创新力尤其重要。

以我给本科生上的物理化学实验课为例,我会通过对实验深入分析,引导学生学会发现科学问题,让他们切实体会到发现科学问题并不困难,增强他们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最近,化学系2020级本科生石博珺和廖瑞欣为共同第一作者在化学教育领域的顶级期刊美国《化学教育杂志》(《Journal of Chemical Education》)发表了题为“单组分相变体系冷却曲线的数学建模”的教学研究论文。该研究的选题在我上的本科基础物理化学实验课堂上,石博珺同学提出是否可以通过数学建模来分析实验过程解释出现的现象。抓住这一时机,我鼓励他去完成这件没人做过但非常有意义的事。通过结合热力学与动力学的理论框架,详细探讨了在过冷条件下金属相变过程的复杂性,提出了一个能够高度吻合实验结果的数学模型。这一创新模型在理论上深化了对金属相变过程的理解,同时在教学实践中对化学专业本科生数学应用能力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在我和袁菁副教授的指导下,文章的课题设计、数学模型的建立、英文文章的写作都是石博珺同学完成的。这一过程从2023年2月17号第一次投稿,经过三次大修,到2024年9月3号正式接收,历经1年7个月。这篇论文的成功发表是化学系在本科教育教学方面的持续创新和深度探索方面取得的一项重要成果,我想也是无数首师大人躬耕教坛、共同撑起首都师范大学这片教育蓝天的一个很小很小的缩影。

以上是我作为教师过程中的点滴体会,还不成熟,希望大家提出宝贵意见。未来我将继续努力,为学校的人才培养贡献绵薄之力。值此第四十个教师节和学校70年校庆来临之际,祝愿首都师范大学繁荣昌盛、越办越好,祝愿所有的教师们节日快乐,桃李满天下。

谢谢大家!


(上下滑动查看)



从教满20年教师代表发言

白晓煌(大学英语教研部)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

非常荣幸能代表任教20余年的老师来发言,激动的同时也很忐忑,担心我的经历不足以代表从教20余年的老师们,但后来想想,我不妨来做引玉之砖吧。

“教师”这两个字,对于成长于教师家庭的我并不陌生。教师是职业,父母的耳濡目染,求学过程中老师们的言传身教,让97年刚刚成为教师的我知道这个职业的与众不同,更深知作为一名教师,最简单的言行都可能改变学生一生的轨迹,因此言为士则、行为世范是教师一生的基石;求真务实、通文达理是教师最亮丽的底色。

首师姓师,在我看来,首师既培养明日之师,更成就今日之师。职业的特殊性让我们成为终身学习的实践者,我在职完成了硕士和博士学位的攻读,学校和大英部也搭建了多个平台引导鼓励支持我们沟通交流学习,慢慢地,我从学习者成为了分享者,从区域论坛到全国分享再到国际会议,作为首师人的自信与自豪与日俱增。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是当今的重要任务之一,作为语言教师责无旁贷。我和大英部的老师们一起在确保原有工作不走样、不打折的基础上,学习传播学知识,了解国际组织运行规则,举办国际胜任力系列讲座,推荐学生参与国际组织实习,当一封封国际组织的表扬信送到学校,当国际组织在官网实名称赞我们的学生,当我们的学生被称为是“见到过的最优秀的学生”,当学生们说参与国际组织实习让他们更深刻的理解了当代中国青年肩负的责任时,作为教师,与有荣焉。此时我深深的感受到教师是态度,是心怀国之大者,将日常工作融入国家建设,民族复兴洪流的使命与担当。

今天,当回首20余年的从教经历,我更想说教师是目标,是总书记所说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我们一直在求索的路上,不断学习,不断创新、不断攀登,不断成长。我想见证成长也正是作为教师最大的幸福吧!

谢谢大家!


(上下滑动查看)



从教满10年教师代表发言

张首文(学前教育学院)







赓续传承,践行教育家精神



张首文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

我是来自学前教育学院的张首文,感谢学校的信任和厚爱,非常荣幸作为援疆教师代表发言。教育援疆这两年不仅是我职业生涯中重要的一页,更是我人生经历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在一批批援疆教师等多方力量的接力支援下,有幸见证了和田地区第一所本科院校“新疆和田学院”的成立。

来到和田,才切身体会到什么是“和田人民苦,一天二两土,白天吃不够,晚上还得补”。风沙、天气炎热干燥、时差等,感受到边疆的艰苦与不易,但是学校、学院各级领导、同事通过实地慰问、座谈会、线上连线等多种方式把组织的关怀第一时间传递给我们两名首师大的援疆教师,让我们感受到组织的暖意融融,让其他7所高校援友羡慕+嫉妒。首师大是我们援疆工作的坚强后盾,学校多年丰硕的援疆成果在和田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力,让我们能快速的开展教育援疆工作。

在课堂上,提问学前专业大三的学生,你们去过和田的幼儿园吗?与孩子接触过吗?她们茫然的看着我。后续又与学院的老师交流,她们提到“其实我们很想去幼儿园看看,但是没有机会,也没有途径,不认识园长们,去了也不知道做什么”。这些让我触动很大,教育见习、实习是人才培养非常重要的环节,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围绕“教育援疆干什么?怎么干?”思考如何在课程教学改革、人才培养创新方面探索新的模式。以首师大在和田挂牌 “学前教师教育研究基地”为契机,带领和田师专教师,利用课余时间深入和田五十余所幼儿园。有老师感叹到“张老师,我工作十多年去的幼儿园没有您这一年带我们去的幼儿园多”。

通过课堂实践,带领学生走进了和田海淀幼儿园、和田嘉兴幼儿园、新疆维吾尔医专附属幼儿园等观摩园所环境、教学活动、与幼儿园教师座谈,进一步增强了学生爱孩子,投身幼教的认同感、归属感。学生返校后纷纷表示“幼儿园太漂亮了,孩子们太可爱了,希望今后有更多去幼儿园的机会”。

援疆期间,协调疆内、北京的各种优质资源,初步探索出“一主线、两统一、三融合、四联动”的模式。围绕幼儿园国通语学习、中华优秀文化弘扬、户外自主游戏开展、幼儿园教研与课程等内容,进行了8次送教下园、12次专题培训、30余次入园指导、10次区域联合教研、3所北京幼儿园与和田幼儿园手拉手一系列活动,捐赠价值九万器材,四千的专业书。发起了和田地区墨玉县“幼儿园保教质量提升基地园”项目,初步构建了“区域内”“跨区域”“京和两地”等多样态协同发展共同体。由6所“基地园”辐射到48所幼儿园参与,进而带动了上百所幼儿园教育教学改革,培训人数达两千人次,基地园逐步成为培育骨干教师的“孵化场”,教学改革的“试验田”,教育教学成果的“产业园”。6月在墨玉县举办保教质量提升“基地园”经验交流与研讨会,吸引了一市四县五百多名幼儿园老师参与,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力。有园长发短信说“您激活了我们当地幼儿园园际间的交流、联合教研的生态活水,推动了教育生态的改善“

援疆生活虽然艰苦,但磨练了我的意志和坚定了我的信念,让我明白了什么是使命、责任和担当。我将继续做连接京和两地学前教育发展的桥梁,赓续传承,践行教育家精神。

最后祝大家教师节快乐!谢谢!


(上下滑动查看)



校青教赛一等奖代表发言

朱健(美术学院)





尊敬的领导、老师们:

大家下午好!今天是我国第40个教师节,也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四有”好老师10周年,还是习近平总书记致信教师代表提出“教育家精神”1周年。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刻,感谢学校让我有机会,作为校青职赛获奖代表发言。2天前接到通知后,我脑海里就挥之不去1、2、3这几个数字,它们是1个命运的回旋镖、2个身份,3代人。

所谓“1个命运的回旋镖”。18年前,我参加过“师范生技能大赛”,耗时3个月获得“校十佳”,指导老师在带我比赛后来到首师大读博士,那时我是大三的师范生。本科毕业后我回到家乡哈尔滨,凭借着比赛练就的扎实基本功,以第一名的成绩考进了区重点高中做美术老师。工作4年后,我怀揣着对中国最好的美术教育专业的向往和对学术的挚爱,考到了仰慕已久的导师尹少淳教授门下,和5年前指导我师范技能大赛的老师成为同门师姐妹,从此跟首都师大有了正式且延续至今的“学术血缘”关系。后来,一路得到师长们的关爱,博士、师资博士后出站留校,成为美院的教学论方向的老师。这次青教赛像是一个命运的回旋镖,让我仿若回到了大三师范技能大赛备考的热烈中,一遍遍改、一次次讲、一页页磨、一字字过......。不同的是,这次我不再是为我自己而比赛,而是为我的学生而战。我要用亲身经历告诉我的学生们,什么叫做“只有拼尽全力才能显得毫不费力”。于备赛过程而言,我将课堂所讲应用到比赛实践中,言传身教为学生做备赛示范;于比赛结果而言,我做到了拼尽全力,用好成绩回报给了那些努力的日子。回望大三,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希望我的师范生学生们长大后也能成为更好的自己。于教学生涯而言,我深知这只是开始,习近平总书记说要“以大爱之心育莘莘学子,以大美之艺绘传世之作”,这将是我一生努力的方向。

而“两个身份”则说的是,我在美院攻读美术教育学硕士、博士学位以及做博士后、正式成为教师的13年,完成了从学生到老师的身份转变。这个转变是老师们的教导与提携、学院历史的积淀与托举、学术精神的感召与激励,让我不敢懈怠。做策展、做公益、参与国家课程标准修订、编写部编教材......,我为自己的专业而拼搏,然却时感如履薄冰,因为我是“首师3代人”。

我院作为新中国第一个美术教育学博士点授予单位,我的师爷常锐伦先生是我国第一个美教专业的博导,我的导师尹少淳先生是我国本土培养的第一个美教专业博士,这学脉三代人的传承与使命,这责任那么重又那么光荣,为首都师大美院百年学脉沿承再添新篇是我义不容辞的人生理想,让教育家精神贯穿我的每一堂课是我的职业追求。

如果说教育就像一束光,照彻千种人生,我想做那矢志不渝的追光者。培根铸魂,启智润心,托举起无数飞出校园的梦想。

多么希望,在20年后的今天,还在这个舞台上,能有我的学生再说出那样一句话,我将此生无憾!那句话就是“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上下滑动查看)



新入职教师代表发言

吴盛亚(文学院)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同事们,朝气蓬勃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来自文学院的吴盛亚。非常荣幸能作为新进教师代表发言。首先,请允许我代表2024年全体新进教师对所有关心青年教师成长的领导们表示真挚的感谢,对数十年如一日躬耕于教育事业的前辈导师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对未来也可能站上讲台的同学们表示殷切的期待!值此第40个教师节之际,能作为新进教师成为“首师人”,我们由衷地感到骄傲!借此机会向在座的各位前辈们道一声:教师节快乐!衷心祝愿各位老师桃李满园、身体健康!

2013年,我来到首都师范大学攻读汉语言文字学的硕士研究生。2016年,通过硕博连读,我又在这里度过了四年的博士生涯。2022年,我回到母校从事两年博士后研究工作。今年终于正式成为了一名首都师范大学的老师。就我的学术生涯而言,可谓“生于斯、长于斯,学于斯、教于斯”。

在首师大的生长、学习是快乐而富足的。“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首师大名师云集,我所在的文学院就有黄天树、赵敏俐、左东岭、洪波、王德胜等中国语言文学各分支学科的优秀学者。七十年来,正是“大先生”们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让一代代学子可以在浓厚的学术氛围中自由生长。也正是这些“大先生”们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使一代代学子深刻感受到教师职业的崇高与伟大,坚定了投身教育、立德树人的初心与使命。我就是深受母校“大先生”们的感召,立志以身作则传承这份教育家精神。

在兴奋之余,我更感受到一名人民教师、一位科研工作者所要承担的责任。所谓“传道”“授业”“解惑”,不仅仅是针对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帮助他们找到人生方向。同时,在首师大老师前辈的身体力行下,我也深刻明白作为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一名研究者应该在做好本体研究的基础上加强理论创新和学科建设。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要求,要“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培育壮大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我们这一代学人有责任参与到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的构建中。

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老师应该有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自觉”,在这样的时代使命下,我们新进教师自当坚定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不断涵养高尚师德师风、精进专业能力素养。

七十年来,“为学为师、求实求新”一直是学校秉持的校训精神。我们新进讲师将继续坚守这一理念,学校各级领导、前辈导师的关心支持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终日乾乾,与时偕行。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坚定的步伐,携手攀登!

最后再次祝愿大家教师节快乐!祝愿七十周年校庆活动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


(上下滑动查看)



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代表发言

陈志永(教育学院)





各位领导,老师们、同学们:

非常荣幸能够代表教育学院发言,其实我也只是教育学院的一名新兵。虽然到学院才一年多的时间,但我的人生却被教育的光辉所照亮,沉浸在骄傲与幸福之中。

教育学科与学校同龄,人民教育家傅任敢先生、心理学家林传鼎先生是学科的奠基开创者。在梳理学院发展历程时,我偶然读到了齐世荣先生的一篇文章,我有了一个小发现,在1954年市政府选派的第一批创办师范学院的优秀教师队伍中,有一对特殊的师生,他们就是我校原校长、新中国世界史学科奠基人、开拓者齐世荣先生和傅任敢先生。齐先生在他的文章中写道,永远不会忘记傅任敢先生这位脚踏实地的卓越教育家,正是傅先生打破常规,才让我这位英语100分、语文99分、数学0分的学生被破格录取进入重庆清华中学读书,从而改变了我的人生。这是一个伟大的相遇,一位校长成就了另一位校长,一位教育家成就了另一位教育家。这其中体现的正是教育的初心——让教育之光照亮每一个多彩人生。

我由衷地感到骄傲能够走进教育这个伟大的事业。然而当我进一步回望70年前创办师范学院的先驱们的时候,我眼前星光璀璨,教育家仓孝和、语文教育家张寿康、音乐教育家姚思源、地理学教育家褚亚平、书法教育家欧阳中石、数学家梅向明、历史学家宁可、戚国淦,一个个响亮的名字、一位位名副其实的大先生,让我热血沸腾,我对母校的敬意在这一刻迅速升华,我骄傲我是首都师大人!

今天我想说,当我们回顾母校建校历史的时候,在我们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建设教育强国的关键时期,我们应该在总结学校历史时自豪地加上一句话:“首都师范大学是一所由中国现代教育家创办的师范大学。”我想,这是对历史的尊重,是对教育家精神的传承,更是对前辈们的告慰,还是对首都师大姓“师”办学定位的追根溯源。

提起首都师大的校训,相信在座的大家没有人不知道,但是这背后的故事,可能很多人并不知道。1993年10月18日,在学校校报上刊发了一则豆腐块大的消息“突出师范教育、反映时代精神,我校正式确定校训内容”,就像我们现在经常说的“字越少、事越大”,这则短小的消息让教育人欢欣鼓舞、奔走相告,因为确定的这个校训正是由教育系阎殿和老师和全系专家学者老师们共同提出来的。应该说,“为学为师,求实求新”闪耀着教育的光辉,凝结着教育的智慧,彰显着教育的情怀。所以,他历久弥新、代代传承。

上周,我们看望慰问了阎殿和老师,当我们和老人家提起校训的事情时,已是耄耋之年的老人眼睛里闪烁的光芒,脸上流露着幸福与欣慰。当我们起身离开时,老人家语重心长地说:“建设一流综合性大学很重要,师范教育的大旗也一定要高高飘扬!”我们坚定的告诉老人,我们将永远铭记和传承老一辈教育人“为学为师、求实求新”的初心,坚守“为师”之道,首都师大也永远姓“师”!

进入新时代,市委市政府支持学校实施“攀登计划”,首都师大进入第一方阵、教育学科进入第一方阵,目标任务明确清晰,教育学院伴随着首都师大进入实现高质量攀登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深知,攀登之路并不平坦,攀登的目标也不可能敲锣打鼓就能实现,但我们相信,只要我们坚守“将相无种、事在人为”的信念,传承和弘扬伟大的教育家精神,凝心聚力、奋勇攀登,同题共答、同心所向,第一方阵的目标就一定能实现!

在第40个教师节前夕,教育部召开表彰大会,教育学院荣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推动教育强国建设行稳致远的关键时期,在喜迎新中国成立75周年、首都师大建校70周年和庆祝第四十个教师节的重要时刻,这个荣誉被赋予了更多的意义,它不仅是对教育学院的鼓励和鞭策,更是为首都师大建校七十周年送来的嘉奖和褒扬,也是每一位首都师大人的光荣与骄傲!

祝所有老师们、所有首都师大人,教师节快乐!

谢谢大家!


(上下滑动查看)


各院(系)、单位负责人以及师生代表近500人参加会议。



往期回顾

第40个教师节!将鲜花,掌声,祝福,送给他们!

何为师?

北京市庆祝第40个教师节主题汇演在首都师范大学成功举办



摄影:贾雪

编辑:窦玥

责任编辑:窦玥

审核:郭圆圆

内容来源于:教师工作部


修改于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首都师范大学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