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比裁员更可怕的是,你以为自己拥有了“铁饭碗”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粥左罗的好奇心 Author 粥左罗

 关注▼生涯研习社▼

回复【1】获取免费职业测评!


我是风雪,每个职场人都要面临职业发展不清晰没有职场晋升路径缺乏核心能力职场沟通不顺畅等等个人发展问题。
每晚7点,我们将分享100篇职业发展文章,专注职场经验分享和提升个人软实力。建议工作3-10年的职场人一定要关注。


6篇职业发展文章主题:真正的“铁饭碗”

作者 | 粥左罗

来源| 粥左罗的好奇心(ID:fangdushe007)


‍最近互联网大裁员的词条频繁登上热搜,引发广大网友的热议:“今年的裁员潮提前来临了?”


因为疫情,各个行业都在缩编以备度过寒冬时期,因此这两三年几乎每隔一段时间,都会上演一波「裁员潮」。「铁饭碗」一词也在慢慢成为时代记忆,“稳定”在未来,也将变得越来越难。

 

所以,今天想和大家聊一聊裁员潮下我们在面对什么,以及应该如何应对。本文不短,但值得你看完认真思考一下。


 裁员潮下,每个职场人都要思考这2点 


如果你的公司必须裁员

会轮到你么?


这是一个很值得思考的假设:

假设你们公司有50人,要裁掉5—10人,会轮到你头上么?

这个问题的价值在于,如果是裁1%,那么大部分人都会觉得自己是安全的,但是如果是5%、10%、20%呢?

你还觉得安全么?你还自信一定不会轮到你头上么?

如果回答是好的,那么恭喜你。如果是否,那你要认真对待。

因此这个问题本质是:

在你们公司,你个人的安全线在哪里?

希望你是最安全的那20%。因为那是最核心的,除非公司彻底倒掉,否则轮不到你头上。


既然讲到这,你也可以再多问一句:

你们公司在行业的安全线在哪里?如果这个行业要洗牌重组,如果一定会倒闭20%的公司,会轮到你们公司么?

如果你回答“是”,那么疫情过后,即使公司不裁你,你也应该主动换一家,换一艘更安全的船。


大部分升职都是追认的

大部分被裁都是滞后的


大部分升职都是追认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大部分老板在用人上,是很谨慎的。在考虑是否让一个员工升职时,他们都会想一个问题:万一他做不好怎么办?

所以,在你还没有证明自己的能力,免除老板的后顾之忧时,老板一般是不会让你升职的。这就是为什么大部分升职,都是被追认的。


这篇文章为什么让你思考,假如你司一定裁员会轮到你么?

因为跟升职一样,大部分裁员行为也是滞后的。

我曾经做员工时,经常想,要是我是这家公司的老板,我早把XXX、XXX和XXX给辞退了。

等到我创业做老板后,变了,我经常想的是:要不再观察一下?要不再给个机会试试?

因此,很多被裁,都是滞后的,是公司实打实的确认你确实不行后。

这也是第二个问题的重要所在,因为很多人其实还有救,但前提是:你意识到了你的安全线很低,你意识到你很危险了。

否则就是那句:

其实很多人早就该失业了,
正如,其实很多企业早就该倒闭了。

 我们该做什么应对?

每个人都要学会演练“自我攻击”

自我攻击,这不是自虐么,为什么还要刻意主动去演练?

因为如果你身上有漏洞,迟早别人会来攻击你,如果你经常演练自我攻击,就可以在别人攻击你之前发现漏洞,然后自我修复。 

这是我从企业经营中得到的启示。

罗振宇在一期音频中提到,他们公司后台有个软件,叫“混沌猴”,之所以起这个名字是基于它的工作原理。“混沌猴”每天的工作就是快速随机点击得到APP的所有按钮,就像一只上蹿下跳、毫无章法的猴子那样给得到APP的系统制造各种混乱,直到把软件搞崩溃。而后它会自动生成系统故障报告发送给程序员,程序员第二天上班时就会根据报告内容修补漏洞、完善系统。

无独有偶,阿里巴巴也有类似举措。他们专门组建了一支蓝军程序员队伍,日常工作就是想尽一切办法攻击自家公司的系统,找到bug,而后修复。

无论得到还是阿里巴巴,他们企业中存在的漏洞,如果不是自己及时发现,那么一定是被别人发现,被用户发现,这样的话不如自己发现,然后自我修复,这就是通过刻意自我攻击的演练在周而复始的“自我攻击-发现漏洞-修补完善”中不断提高内部系统的稳定性与体验感。

每个人做事,也是如此。

比如写文章,我经常跟我们的编辑说,一篇逻辑清晰、表达顺畅的文章必然是经得起推敲、承受得住拷问的。

所以,你写完一篇文章时,不妨做一遍自我攻击,刻意质疑自己,这样你就会发现:我这个观点可能会让人觉得很绝对/我这个案例可能读者看了会觉得我以偏概全/我这个说法别人看了可能会说我格局不高……

然后怎么办?你就去做针对性的修改。

我写的很多文章,逻辑都很严密,很少出现被读者发现很多漏洞的情况,因为我习惯了自我攻击。

做好任何事都是如此,你要在别人攻击你之前,演练自我攻击,然后修复,自我完善,这样留给别人攻击你的地方会大大减少,这本身也是一种持续进步的方式。

还有种说法叫“挫折演习”:就是通过模拟自己遇到麻烦,思考自己应该如何处置,锻炼自己“扛事”的能力。
 
为什么要进行「挫折演习」
 
因为打倒一个人的往往不是挫折,而是“我没想到”
 
比如,几乎没人会去想赛场上能出现泳镜进水这样的意外,因为这几率很低很低。

可概率低不代表不会发生,一旦发生,对运动员造成的影响,就是100%。而菲尔普斯通过日常训练中的「挫折演习」,早已经历了无数次这样的“意外”,所以就算发生了几率几乎为0的意外,他也能从容应对,因为他早就做好了100%的准备。
 
心理咨询师李松蔚说过:

黑色的想象是一个友好的忠告,提醒我们有些事情要准备好。你有没有想过它,并不会改变它未来出现的概率,而你有没有做好准备,却足以影响你遇到之后的遭遇。
 
人生本就充满了不确定性,倒霉的事情总会发生,学会「挫折演习」,让自己提前做好物质和精神上的双重准备,总比意外到来时,自己手无足措的要好。


越是非常时期,职业精神越重要


疫情之下,大部分公司的经营都会受影响,哪怕已经开工的,也基本都是在家远程办公。

这种特殊时期,员工的职业精神就会格外被看重。

什么是职业精神?

‍有一次训练营,刚好跟我很多工作时间重叠了,所以那段时间经常熬夜,精神状态不好。

有一次晚上做了一场95分钟的改稿直播,讲完感觉整个人就蔫了,特别疲惫,其实直播之前人也是蔫的,因为那几天做了500页的PPT,实在是累,直播前后都是蔫的,但整个直播的过程中,其实一直保持着很不错的状态,这是我对自己一直以来的要求,要有职业精神,你可以跟大家说自己状态不好,因为你忙这忙那,但话说回来,这跟听你课的人啥关系呢,又不是他们导致的,所以你没有理由。

我一直都这样要求自己,之前我因为写直播的稿子,经常看他们直播,我在他们身上感受最深的就是他们始终如一的职业精神,这给我很大的力量。

你看李佳琦,很多时候,无论他的妆画的有多好,都难以掩盖他的劳累,黑眼圈特别严重,一看就很疲惫,但是你也能看到,他一直试图让自己保持兴奋,热情洋溢的给大家讲产品。说实话,真的佩服。

疫情不断反复的这段时期,很多人在家办公,肯定状态不够好,很多人每天在焦虑中渡过,工作效率也不高,工作响应不够快速。

所以,越是这段时间,越是看一个人是否有职业精神的人。

没有职业精神是怎样的?

你是什么状态,就呈现什么状态,你不开心,就是不开心的样子,你状态差,就表现状态差的样子,这就是没有职业精神,有职业精神的人都是,装也要装出应该有的样子,你有你的理由,但别人并没有义务体谅你,因为那就是你的工作。

希望每个人这段时期,在自己的工作上都保持职业精神,加油。

这样说来,这段时期也是你为未来赢得“追认升职”的时期,越是这时候,越是领导认人选人的时候。



越学会向老板提供“可感知价值”
你会更值钱,更安全

洗衣粉如果想起到更好的去污效果,就得添加“活性酶”。可是“活性酶”是看不见的,你在广告宣传中怎么更好的告诉消费者呢?
 
聪明的厂商就在洗衣粉里掺入了很多五颜六色的小颗粒,同时在广告宣传中大力宣传自己产品添加了活性酶,很多消费者看到这些五颜六色的小颗粒,再加上广告,就自动认为这些小颗粒就是活性酶,以此达到宣传效果。

我之前春节去云南,在一个小县城的集市上,看到一个穿着朴素的老奶奶,提着一个篮子卖鹅蛋,旁边站着一个满脸脏兮兮的小男子,是她的孙子。

我过去看了一下,鹅蛋上有干巴巴的鹅粪,老奶奶说自己养的几只鹅攒下的,我就都买下来了。

理论上,她应该把鹅蛋洗得干干净净的再出来卖,但要是洗干净了,她说这是自家养的,我可能会怀疑一下。

所以,鹅粪虽脏,但起到了宣传作用。

讲上面两个例子,其实是在讲一个词「可感知价值」。

什么意思?

就是很多东西有价值,但别人不好感知,要通过某种方式提供出可感知性来。

人在职场也是如此,你创造了价值和别人能否很好的感知到你创造的价值,是两码事。

同样是认真做事,能力相当,有的员工在公司就存在感很弱,有的员工就存在感很强,其实两个人创造的价值可能差不多,只不过后者提供了更多的可感知性。

如何让你创造的价值更可感知呢?

每次当你辛苦的做了一件有价值的事,同时领导、老板和大部分同事可能都不太知道的话,你就多想想办法经意或不经意的在合适的时机、场合,讲出来或者侧面展示出来。总之,你得想办法让别人感知到。

疫情这段时期,这件事更重要,因为远程办公,可感知性更差。


想稳定,你得有铁饭碗

讲一个词:虚实。

2016年准备换工作,每次面试我就特别关心:

请问能给我什么title?

如果你给我高级编辑、新媒体主管、新媒体运营经理之类的,那都免谈,因为我已经是新媒体运营经理了。那时候真的特别注重这个,而且还会假想出很多外部评价。

回首过往,只觉得自己太“虚”荣。

很多人都如此“虚”荣过,费尽心机,辗转跳槽,追逐什么主管、总监、副总裁、总裁等各种虚头巴脑的东西。

很多人对外做介绍时、出现在海报上时,也喜欢给自己罗列一大堆标签,XXX第一人,XXX达人,XXX狂人,曾担任XXX。

这些title,本质上是没有力量的,是一个人没实力、不自信却又很虚荣的表现。

我曾追逐过那样的东西,所以2017年我有了个副总裁的title,写文章时也在标题里加过「90后副总裁」「毕业两年半做到副总裁」。

副总裁,title是真的,但背后是虚的,我80%的时间都在写课和讲课。

什么是「实」的,是真正有力量的?

比如给公司赚钱的能力。

我用「90后副总裁年薪50万」这个title写文章时,有用户留言:这是什么副总裁?年薪才50万?真够低的。

读者眼睛是雪亮的,「副总裁」这个title是没有力量的,你也叫「副总裁」,别人也叫「副总裁」,你年薪50万,人家年薪500万,你管仨人,人家底下300人都不止。

为什么?人家能为公司一年赚几个亿。

所以你要敬畏背后的东西。

毕竟这年头,老板们学聪明了,你要什么给你什么,不就是一个title么,你想要,我给你。所以你看,现在大大小小的互联网公司里,总监、副总裁遍地都是,领导比员工都多。

再反过来说,我不算牛,但毕业两年多混到那样,至少不也算差,至少老板还愿意给我这么一个title,也没随便给别人,为什么?

同上。老板愿意给我个「虚」的东西满足我,是因为我有「实」的东西满足他,即我有帮他赚钱的能力,一年给公司贡献一千多万收入。

什么是真正的铁饭碗?

很多人在职场上追求title,各种title往身上挂,殊不知,行情不好的时候,先干掉的就是你。

为什么?因为你没搞明白「title的名头」和「title背后的力量」。

你的一切价值,来自于你是一个高素质的人才,来自于你能为公司赚到钱,而且能持续的创造价值,这是你能领高工资、且一直能领高工资的原因,而不是因为你是「总监」或「副总裁」。

我在第一个部分讲到了「土壤」,现在我要说:「虚名」一文不值,「土壤」才是力量,才是你的铁饭碗。

什么是「土壤」?就是「title背后的力量」。

要培养「土壤」,而不是追逐「虚名」。

比如我不再在乎自己是小编、新媒体运营经理、内容副总裁还是自媒体人等等,我一心培养自己的写作和传播能力,这就是「土壤」,有了这个实的东西,我就可以不用怕没饭吃,不用怕没钱赚。

我也不再怕什么公众号衰落,衰就衰呗,因为我知道这个世界总归需要优质内容,公众号完蛋后,必然有别的再长出来,到时候我依靠「土壤」可以让自己再长出来。

如果没长出来呢?那就说明「土壤」没培育好。

公众号长出来时,很多传统媒体人大喊日子不好过,为什么?因为这些人在那个位置上时,没有花大力气培育能让自己长盛不衰、驾驭变化的「土壤」,不信你盘点一下,公众号的头部公司里,有多少是曾经的传统媒体人在主导着,这些人就是培育好「土壤」的那批人。

曾经我朋友跟我说:我在这个行业做销售,过几年这个行业不行了怎么办?我说,「你不是一个名销售,你是一个掌握谈判销售能力的人」,这个行业死了,你不会死,你会在另一个行业里活下去。

还记得,我一个学员到我们公司玩,她还是在校大学生,传媒专业的,她对公众号、抖音这些都感兴趣,但因为还有两年多才毕业,她担心现在学习运营公众号毕业后公众号没了,她担心现在玩抖音毕业后抖音不火了,问我怎么看?

我说,你关注的都是偏形式,你可以关注更本质的能力,比如你是一个掌握传播能力的人、掌握营销能力的人、掌握文案能力的人、掌握品牌打造能力的人、掌握视频制作能力的,这些平台任它们兴衰更替,你都不怕没有饭吃。

因为你掌握的是这个变化的商业世界中那些不变的东西,所以,你稳定,你稳赢。

所以,要有真正的铁饭碗。真正的铁饭碗,不是title,不是资历,不是一份工作干到退休,而是你不想换工作时没有哪个老板舍得让你走,是你想换工作时一堆老板邀请你加入,是有一天你不用再通过写简历四处求职才能找到工作。

那才是,老铁。

点亮「在看」
对你而言,真正的铁饭碗是什么?

评论有福利!留言区抽3名读者分别送上经典好书,周四开奖!



推荐阅读





如果你对 职业规划 或 成为生涯规划师 感兴趣,我准备了:
1.《如何抓住7个改变人生的机会》2.《个人可持续发展成长地图》3. 一份「生涯规划师学习成长地图」
可以帮你补充更多的信息,也可以帮你梳理自己的职业现状。
赶紧扫码领取,解锁更多惊喜👇👇



👇戳「阅读原文」 免费获取专业顾问咨询服务,帮你解答职场困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