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黄有璨对话范秦:这届互联网人,人生还有什么可能?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黄有璨 Author 黄有璨


作者 l 黄有璨

来源 l  黄有璨(ID:owen_hyc)

分享 l 生涯研习社(ID:xjysyyxs)


近期,黄有璨老师和他的好朋友范秦老师,进行了一次对话交流。


范秦的职业生涯,堪称有点“传奇”:

2011年,进入百度担任商业产品运营经理,不到1年转产品经理,又不到1年成为了产品团队leader。个人绩效连续是Top 5%级别,拿过N多奖项。被人称为“业内Top 1%的产品经理”。


2014年开始,转战O2O创业大潮,历任多家公司的产品总监、运营总监。创造了几乎走到去到任何一条业务线都能快速让该业务线开花结果起死回生的“神话事迹”。


3年后逐渐退出一线战场,开始以咨询顾问身份为多家公司提供咨询服务。


这次对话主要是想聊聊:在当前时代下互联网人,该如何重新思考自己的人生规划。


以下是本次的精华内容整理,共计8000个字,希望对现在互联网从业者有所帮助和启发:




黄有璨:

欢迎范秦!范秦是我非常非常喜欢和欣赏的一个朋友。在开始前还是先请范秦做一个详细的自我介绍,让大家更了解你。


范秦:

大家好我叫范秦,是山东人,2005年来人大读了6年的商科。毕业后到百度做商业产品的运营和产品,成为了百度商业体系最年轻的资深产品经理之一。干了三年赶上了 O2O 大潮,就从百度出来加入了两家 O2O 的公司。


我人生最大的转折是在 2015 年,那时的老板让我去做个人品牌。

我当时特别懵,做个人品牌跟我这个产品经理有毛线关系。

我老板说不,这是你非常重要的工作,因为我们是一家创业公司,品牌就是财富,团队个人品牌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你看我们的同事都是知乎大V、汽车之家大V……。


于是,我在全公司的鼓励之下,开始在在行上开始接单做咨询。

一个是面向中小企业做商业咨询,另一个是做互联网从业者的职业咨询。

后来我冲到了在行的评分第一,开始分享作为互联网人是如何用巧劲做个人品牌的,结识了很多不同领域的专家。也慢慢的拥有了一个稳定的副业,有一些企业固定找我咨询。


2017年中,我正式把副业变成主业,成为了一个独立的咨询顾问。2019年跟朋友一起创立了现在的咨询公司。到现在我接了一些中小企业的客户,也帮中信集团这样的大客户做创新顾问。


黄有璨:

我其实特别好奇,你是在17年从互联网离职的。但 17 年移动互联网大潮还没有结束,你从很多知名一线创业公司打了几场仗后,突然决定要激流勇退了。

这个决定会让很多人都很好奇和费解,你当时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选择?


范秦:

我主要出于两方面考虑:一个是职场给自己的一些冲击和反思,一个是我个人在身体层面上的感触。


当时我处于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的巅峰时期,是公司里面最年轻的总监。在年初时领导就跟我聊要晋升副总裁,就等着和我平级搭档的副总裁入职,一起公布。29岁就能做副总裁,我自我感觉还挺好。


但因为我长期在互联网公司加班,得了心肌炎。身体状态差的时候,拿杯子的手都是抖的,也眩晕过两三次。


这时,职场和工作让我开始反思:我来互联网行业到底是为了干什么的?能长见识、培养能力、为世界做贡献,但我是来燃烧青春的,我没想燃烧生命。我不希望英年早逝,让生命止步于此。


于是我就和老板说要辞职,老板觉得女孩子爱情绪化、意气用事,给我放了几天假期。我刷朋友圈看到明天就有一个去巴厘岛的团还没招满,就背上包奔向了巴厘岛,想去潜水。


结果到了巴厘岛准备下水前,需要签一个免责合同,其中有一项就是你有没有心脏病。我很坦诚的说我心脏不太好,拿笔手都是抖的,潜水老师一看马上说必须要大夫认可才行。

最终,大夫在做完了心电图以后,很忧伤地看着我说:对不起你不能下水,可能会在水下突发晕厥,有生命危险。


我就这样被送回潜水点,感到非常难过。


记得PADI宣传片的第一句话就是,这个星球上1/3 的面积是陆地,2/3的面积是海洋。当我下不了水后,感觉这个世界的2/3 都对我灭灯了。


这让我开始思考:我还不到30岁,人生就要继续这样消耗下去吗?在成为大厂副总裁之后的人们,现在快乐吗?并不一定啊,他们有政治斗争,争控制权。这是我想要的生活吗?真的能为别人创造更多的价值吗?


成为副总我所得到的,可能只是一个职业的milestone,让父母高兴脸上有光,让自己有满足虚荣心的成就感而已。离开一家企业,去做顾问,则可以賦能很多企业,这对我更有意义。


在思考清楚后,我就下决心要离开了。所以我特别希望大家,无论你多热爱现在的工作,都要给自己的身体留一份关怀。身体可能要陪你 80 年,但工作可能只能陪你三五年,不要因为三五年损害了八十年的事情。



在过去5年里,

你看到互联网行业有什么不同的变化?


黄有璨:

刚才范秦分享了自己的经历,大约2017年的时候,放弃了一个知名互联网公司的VP(副总裁)位置,选择了辞职。我自己比较好奇的是:


你作为传统行业里一些知名公司的顾问,也接触到了许多互联网人的咨询。现在的互联网行业,相对于5年前你作为一个高管在行业里打拼时,有什么不一样的变化?


范秦:

我其实观察到了两点比较大的变化:


第一,互联网已成为了新时代企业的水电煤。

10年前大部分传统企业都意识不到,互联网与自己有什么关系。

但是到今天你再去看,会发现互联网成为了新时代的水电煤。每一个行业的生意人,都会接触到互联网,也需要互联网人才。


现在即便是在二三线的城市,互联网都开始为原有的传统产业进行赋能和迭代,产生很多新的机会。


所以,其实“互联网人才缺口正在变得更大”。


第二,互联网人的道路不仅仅只有晋升这一条路。

在5年前,互联网人之前的选择是非常狭窄的,只有一条路叫「晋升」。

包括 2017 年的时候,很多人问的问题都是,我怎么样才能财务自由?如何更快的财务自由?这些问题都是进攻性的。


但现在,我们发现未必非得追求很高的 title。更多人开始去思考:我的生命是否可以由「互联网大厂X部门X职级」去定义的?是否能活出更丰富和立体的自己?生命的价值是否只能由薪水、绩效、OKR这些所定义?


这两年外界疫情给了我们很多冲击,摧毁了很多互联网人的底层安全感和骄傲感。

但也让本来在一路狂奔的互联网人有机会停下来,停下来开始去思考上面所说的问题,重新规划一个更适合你去生长的道路。


黄有璨:

刚刚这部分我也特别有共振。上周和一个朋友吃饭,他从大厂出来自己想做个人IP,结果没干成准备回去了。当他做下这个决定时反而感到很放松,因为他发现在当下其实不适合做决策,反而更适合去协助他人。


每个人都有适合和擅长的事情,不一定都要挤这一条路。


现在的社会上,并不缺少优秀的人才。但在我们这个大的应试体系下,大部分都容易陷入到一个思维惯性里去,喜欢找唯一的标准答案。走进职场后仍然如此,觉得进大厂、晋升、涨薪才是正确答案,于是大家开始疯狂扎入大厂。


这个社会不存在标准答案,现在看似正确的未来也会产生变化。我们的人生是个多元的游戏,并不是只有一种选择。


因此,你可以去定义自己的胜利和道路,而未必是非得跟人去争,



如果大厂、高薪不再那么值得期待,

互联网人有哪些新的可能与方向?


黄有璨:

接下来我们顺着聊一点更实际的问题:你从互联网出身,也接触过了很多传统行业的大小老板,对于互联网和非互联网行业,都有真实的一线感知。


如果说如今互联网的增量没这么大了,很多互联网行业里的从业者被卷着太难受,想跳出来寻找新的可能。那以你目光之所及,你觉得你能看到些什么适合大家的可能呢?


范秦:

我分两部分来讲,先说你去哪里找信息源头,再说说我看到有哪些具体的机会。


首先,在信息来源上,互联网从业者特别需要去请教的,是投资人。


投资人不仅代表了市场的趋势,还代表了政府的意志(当前市场,风投手里的钱5成来自政府),你能跟着他们站在行业的视野上看趋势。

比如:对于一个企业的商业模式、对于政府未来5~10年的规划等。


但投资人为什么会愿意跟你聊天呢?


别抱着白嫖薅羊毛的态度去,而是要为对方提供他所需要的信息,进行信息互换。

对于投资人来说,互联网一线从业者对于用户的敏感度是他们非常感兴趣的。可能需要你站在用户的视角给他带来些许参考。而且投资人之间也要竞争好项目,能够帮企业招到好人才,对他们是重要加分项——你作为互联网人才本身对他们也是资源。


除此之外,还可以去找高端的猎头或HR顾问,他们对于这个行业的趋势变化也极为敏感。

我有一个好朋友,TA是中国业务量排名NO.1的 HR 咨询公司里,华北大区的老大,就提出过很多让我想不到的信息。


比如:当互联网大厂在疯狂裁员时,他看到了仍然存在许多机会。

裁员裁的是躺平的员工,以及不赚钱的业务,保持公司的利益和员工的活力,把更多资源专注在未来有更大发展的项目上。而在这些项目上,还是会持续招人的。


黄有璨:

太棒了,你刚说的这两个部分,我觉得特别有共振。

作为打工人在工作三五年后,一定要有意识在信息获取上,能更接近信息的源头,也要去构建一些关于宏观的信息输入来源。


而靠近信息源头的关键,在于要让自己成为一个能跟别人进行信息交换的人。


比如说:虽然我是一个工作两年的打工人,但特别能理解大学生、或单亲家庭的孩子、或孤寡老人等群体的想法,那这些一线感知就是很重要的价值。


宏观与微观信息同样有价值,需要综合宏观的分析和微观的体感,才能做出一个更好的判断。


因此,当大家还是一个一线打工人时,可以有意识的积累更多有价值的微观信息,形成你特有的价值。


我们说完上哪去找信息,接下来我们进一步聊聊,你都看到了什么有价值的信息,和具体的机会。


范秦:

我从两个大的方向来讲:一个是去哪里,一个是做什么。


首先讲讲,可以去哪里?

其实现在中国二线及以下城市有很大的空间,对于互联网行业来说,城市已经不再是限制。


很多人可能会担心回到二三线城市,认知会被限制。

但实际上,我所认识的很多知识型 KOL ,包括创业者都是多城生存的。当前中国有全世界最密布的铁路网。你到任何一个城市,都能变成你的圈子。


当你跨界时,会突然自己变成了一个资源枢纽,甚至开始被动社交,不需要主动地说我要去融入什么圈子。


黄有璨:

是的,我们可以发现:世界上一切机会都源自于信息差。

在二三线城市里,有很多一年稳定有大几十万小几百万收入的小老板们。当互联网时代来的时候,他们对于线上的这套玩法弄不懂,特别需要有个人来做他的副手。这方面的市场是很大的。


作为互联网人,当你把这个视野和信息维度进行拓展,就能发现有N多类似的机会。但大部分人都在认知里被自己禁锢住了,完全没有看到其他的可能性。


范秦:

接下来,讲讲具体该做什么的问题。


其实找人合作很简单,不需要跑到老家去,只需要通过拍短视频就行。

现在短视频的推荐算法非常牛逼,只要你的表达紧紧围绕着这群人想听的内容,短视频就会自动帮你找到这些人,甚至你可以进行定点投放。


比如,你可以讲,在大厂里操盘过什么项目、锻炼了什么能力、有什么反认知的发现和沉淀、你觉得未来的趋势在哪里。


如果你没做过,也可以拆解目标群体同为小老板的大V,对于TA们怎么火进行细致的讲解。这样能让大V的用户注意到,并产生对信息和互联网人才的渴望。


黄有璨:

刚刚我看到有个小伙伴提了一个问题,我觉得特别有意思:到底什么才算是互联网人?

其实我理解互联网和商业的本质和精华,在于连接。


互联网创造了更多元的连接,过去八九十年代需要去供销社拿货,但现在人与人、人与货、与供应商之间的连接都变得丰富起来。


机会永远都存在。只要你能发现需求量大,但资源很稀缺的存在。

比如:在北京一线互联网大厂里你可能只是普通人,但如果放到一个四线城市里,就会马上成为抢手的稀缺人才。


因此,人的价值往往都是相对的,不同的环境给到你同一个价值锚点,带来的结果就会完全不一样。



如何精准地找到能跟我匹配的人或岗位,

怎么判断到底是否适合我?


黄有璨:

在与很多小城市的传统行业小老板们沟通时,会发现大家的基本认知不在一个频道上。甚至,里面还有很多骗钱、想白嫖的不厚道之人。


而在找岗位时,你也说过互联网存在大量的人才错配问题。以为自己适合,其实人家并不需要。


即便我看到了有信息差,能成为稀缺资源,但该如何精准地找到和判断,这些人或岗位是否真的更适合我?


范秦:

其实不只是仅限于找二三线城市的小老板,很多省会城市、国有企业、一线行业、甚至于很厉害的500强企业也需要互联网人才。


比如:一个小姑娘在北京做K12的课程策划,被上海顶尖的医药公司花重金挖到了上海。为什么呢?


因为很多传统企业是产品导向型,而不是需求导向型。不会基于用户需求去设计完整的生命周期的体验,更不会用互联网方式做LTV、做复购、提高NPS。

这个企业为了卖少儿慢性病药品,提升家长粘性,想推出一系列的社群课程,这时小姑娘在企业就非常重要了,给了她很高的位置和权限。而在此之前可能都不知道原来这些能力还能跨行业。


所以多去联络一些不同行业的人,多去交流彼此的机会,你的视野会扩展很多。


当你找到机会并决定成为一个准合伙人时,可以慎重的一步步来。先订婚再结婚,而不是先生子再领证。


在这方面我推荐大家先去做短视频,最开始可以广泛培养,重点选拔,最后再做N选1。从做对方的顾问开始,按照次数或月收费,直到双方彼此考核通过,且比较信任了再成为合伙人。



如何成为一个身轻如燕、很纯粹的自由人?


黄有璨:

作为一个互联网打工人,关于怎么把视野和认知往上抬一个维度,我们已聊了非常多了。

接下来我们回归到人身上,聊聊关于人的几个小问题。


在我所有朋友当中,范秦是个非常典型的自由人。离开互联网行业非常洒脱,也做了很多有意思的事情。所以我特别想和你交流一下:

你是怎么做到让自己身轻如燕,成为一个很纯粹的自由人的?特别是在现在很多人都心情沉重,被很多东西所压制无法挣脱的情况下。


范秦:

我一个老师给我说的话对我启发特别大,他说:无知并不是财富最大的障碍,傲慢才是。


很多朋友都喜欢学习,但是很多时候卡着我们的,不是我们不知道,而是自以为自己知道,或者自以为自己很厉害。


我做了很多不同领域的事情,我觉得最重要的是脸皮要够厚。


对于不擅长的领域,千万不要背着偶像光环,但也不要不敢去尝试。

我们就诚恳地说:虽然我还没有什么经验,但我想贡献一份价值,可以收得很便宜,你要不要试一试?大不了你不满意我还能退钱。


只要你脸皮够厚,就没有卖不出去的东西,只有卖不出去的价格。


黄有璨:

你说这个让我想起2012年第一次创业,当时做了一个项目叫第九课堂,和小马宋几个人合作的,是一个 O2O 的技能交易平台,你有任何的技能都可以在上面开课收钱。


当时做这个项目倒逼着我要自己去讲课,因为最初这个项目得拉老师来讲课,找不到老师只能自己先上顶着。


最早在线下讲课的主题,叫做「人际关系与沟通」。第一次讲课在北京建外SOHO的地下一层,9.9元一个人,现场来了60人讲了一个半小时后只剩下20个人,因为讲太烂了。


但最后这堂课我从9.9元一个人,变成了500元一个人,再后来还收到2000~3000块的打赏。当时我每个月讲一次人际关系与沟通课,就能够收入一万多块钱了。

你刚刚说脸皮厚这件事,一下子让我回想起来这一段,觉得特别有共振。


范秦:

对,最开始大家都不擅长,你只要很诚恳地跟人家说我刚开始干,我能保证我服务态度很好,这个质量保证能对得起你付的这个钱,但你不要对我有高的期望。



现在年轻人身上最常见的问题是什么?

你对此有什么样的建议?


黄有璨:

你这么多年接了很多互联网从业者的咨询。我猜想你肯定会有一些很重要的感知,能不能总结一下:最近两三年以来,你接触到的这些互联网行业里这些年轻从业者们,他们身上最常见的问题是什么,以及你给了他们一些什么样的建议?


范秦:

首先第一个,我建议大家能用一部分时间,去创造自己的东西,做自己热爱的事情。


现在很多人最典型的问题就是:认为我必须要财务自由才能做自己。如果去做热爱的事情就会被饿死,但其实并不是。


我们可以来算一笔账:

每个人的时间都是24小时,工作时间占了8小时,睡觉占了 8 小时,剩下还有1/3的时间是可以自由掌控的。即便说你工作很忙加班很多,也总会有2小时。


如果你工作日每天有2小时,一周就有10小时。周末两天时间除了吃饭睡觉约9个小时,每天也有15个小时的时间。


10(工作日空余时间)+30(周末空余时间)=8(上班时间)×5(天)

所有空余时间加在一起,一周总共有40个小时,这和工作时间其实是一样的。


所以,从时间投入的角度说,你可以有两个平行世界的自己:一个是打工版本的,另一个能自由的去做你热爱事情。


在打工的这个版本里,你要支付房租,要给自己买吃的,甚至要背房贷和车贷。


但在另一个时间的你,不需要非得吃多贵的饭,也不必负担房子,可以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因此,我会建议大家用好这 40 个小时去创造一个自己的东西。最开始可能不挣钱,但一定会越来越好。甚至可能你会发现你的副业的收入,开始能一点点负担起基本的生活开支。


当你不顾一切在追求梦想时,会不会被饿死?很明确的告诉你,不会!

我有个朋友为了去做自己热爱的事情,ta干了一件特别牛逼的事:ta找了一个老师学辟谷,28天没吃饭。


事后我去采访ta,为什么要28天不吃饭?

ta说这样我就少了很多对饿死的恐惧。在做这件事之前不会先担心自己会不会被饿死,而是会在意对社会有没有价值,是不是我发自肺腑的热爱。


不仅不会被饿死,还会有很多人愿意帮助你。

我当年辞职的时候,本来以为房租都付不下去时,房东也是我的好朋友,ta说觉得我特别了不起,活出ta想活出的样子——所以我必须支持你,我给你免三个月的房租,让你去追随你热爱的事情。


当你真的大胆的去追求梦想时,会发现这个世界充满了善意,有很多人愿意发自肺腑的支持你,因为你活出了很多人想活而不敢活的人生。


在成年人的世界里,勇气是一个特别稀缺的品质。你用实际行动所散发出来的勇气,会给别人带来很多对于生活和未来的希望,所以他们愿意支持你,也希望你能够成功。


黄有璨:

妈呀,你那房东真的太酷了。


范秦:

第二个建议:财务自由不是指你有了1000万,而是要把自己变成本金和资产,获得更大的收益率。


很多人都想要1000万,如果你问他要1000万干啥?他可能会说放到余额宝里,但实际上很多东西的收益率远高出你放在余额宝里。


比如:你现在有100万,放在余额宝一年有3万,一个月2500,一天80元。如果说你能靠自己的热爱挣80块钱,那么你的收益率就和一个拥有100万存余额宝的人是一样的。


如果你觉得100万很难挣,把目标定到一天挣80的时候,就会没这么焦虑了。因为只要你脸皮够厚,一天 80 块钱其实不难挣的。(补充:按当前利率算,是46.5/天)


很多人找我咨询,我告诉他们这个思维模式后,就会开心地走掉了。


黄有璨:

我觉得范秦有个特别好的能力,很善于打破外在的条件,把事情拉到另外一个维度上思考,一下子就打开了很多新的可能。


有一次,我跟古典老师一起吃饭时聊到一件事情,其实从2022 年开始整个行业踩了一脚大刹车之后,可能才是很多人选择做自己的最好时候。


我非常认同这点,也写到了我的新书《运营之光3.0》里面:对每个行业的从业者来说,或许放弃那些大结构大红利,选择回归自己创造小增量,可能是未来更好的一种活法。


在今天这个时代,内容媒体平台非常发达,互联网的连接能力也非常丰富多元。如果你能找到一些你热爱且擅长,愿意花时间深入研究,你就能和其他人建立连接,可选择的选项也就会变得很多。


你是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行业或岗位的?欢迎在评论区跟我们聊聊。




 生涯推荐:

文中所言,很多行业都存在「人才错配」问题。你以为自己适合,其实人家并不需要。很多时候,不一定是你能力不行,而是有更适合的行业、公司或岗位等着你。那么,怎样知道自己更适合什么行业和公司呢?

如果你没有明确的答案,这份原价199元的专业版测评,或许可以为你重新梳理一下职业发展方向,帮你找到适合自己的行业和岗位,快来试试吧。


 前20名免费
名额有限,立即扫码领取
👇👇👇


  相关阅读:

古典:应对拖延的最好方法,从来都不是自律
别焦虑了,这才是中国各行业的工资真相
古典:不知道如何选择?试试「渣男法则」

古典:别傻了,80%的好工作都不在招聘网站上
古典:毁灭吧,赶紧的
古的idea | 30岁,要从传统行业跳到热门行业吗?

超深度 | 古典2022年中大课:普通人的超级个体之路(演讲全文)
古典:3个建议,送给想成为生涯规划师的你
古典:如果你陷入了职业迷茫,就来看看这 4 本书


👇戳「阅读原文」 免费获取专业顾问咨询服务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