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黑陶:我倾尽一生,在词语里试图捕捉整个看不见的世界,用词语击中它 | 纯粹名家

黑陶 纯粹Pura 2022-08-19


🌟 文末福利:来自纯粹读书社区群的邀请



百千万亿册书
作者:黑陶  著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纯粹Pura
出版时间:2021-12

黑陶生于苏、浙、皖交界的烟火陶器之乡、陶都——丁蜀镇,长年行走在千年江南的烟雨里,笔下的古老时光质朴、纯净,逼近生命和世界的原始本质。

在汉字和不同寻常意义的江南传统浸淬下,裹挟着强烈生命气息的黑陶《夜晚灼烫》《中国册页》《漆蓝书简:被遮蔽的江南》《二泉映月:十六位亲见者忆阿炳》《泥与焰:南方笔记》等系列作品,漫溢着中国式的诗性化体验和书写。黑陶最新作品《百千万亿册书》更是将“黑陶气息”的书写推至了极致,这本书涵盖江南水乡、徽文化、楚文化、赣文化、东部沿海文化等文明样本,以火书、土书、金书、水书、木书为呈现方式,以现实、幻象、史料、呓语、想象等为文学表现形式,凸现出一个独立而有独创性,表象、本质又超现实的实验文本。这种文本具象与抽象、感性与理性交织,极具现实性和梦幻感。

谢有顺说,散文背后站着一个人。黑陶被誉为“诗人散文家”,曾荣获“第二届三毛散文奖大奖”和“第十一届万松浦文学奖•散文奖”。他的散文背后站着的,该是那个从文字间抬起头、瞥一眼世道沧桑的自己吧。一直以来,他以具有高度辨识度的语言风格,以南方中国为支点,创造出一个融文学与其他学科、自我、他者、生命等综合多元的文学空间。

在黑陶的文字中,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蜂拥而来的具有强烈激情的意象,这些意象恰恰是对江南之美的结构和解构。在黑陶写下的这些密集意象中,“每一个汉字,追溯其源头,都充满山河的气息,植物的气息,星辰的气息。汉字是纷繁世界象形的转述和凝定。色彩、音响、动作、情感,都涵纳于简洁的笔画之中。”

本期纯粹特别精选黑陶《百千万亿册书》书评一组,以飨读者,以窥黑陶文章之精神。

——纯粹君


黑陶“江南三书”:
《漆蓝书简:被遮蔽的江南》《泥与焰:南方笔记》《二泉映月:十六位亲见者忆阿炳》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纯粹Pura

01.  用诗意构建奇特的散文之境

文/张亦斌


尽管我以往阅读过的黑陶书籍都是散文集,但我总认为他是个诗人,他一直在用诗意来构建奇特的散文之境。特别是在读完他的新散文集《百千万亿册书》以后,这种感觉尤为强烈。

在文风浮躁的当下,黑陶的写作,坚持本质而简约的风格,坚持根植于故乡的厚土。他常以江南的风土人情入文,因为他觉得古奥、深巨的中国南方,是属于他个人的父性容器,其中,蕴藏了百千万亿册书。《百千万亿册书》分为火书、土书、金书、水书、木书五个篇章,寓意生生不息,内容包括对景写生、呓语、访谈、旅行记等等。黑陶认为,作为一名作家,要有开创一套全新汉语方式的勇气和自信心,写出一部饱含神秘、能够被不止一代人反复阅读的书。

黑陶将自己定位为继承者、创新者、创造者,一直在追求一种独立的、现实又超现实的实验文本,试图以自成一套的个人汉语方式,让习见的汉语,产生陌生感。他在《汉语文章杂感》(见2022年3月3日《文学报》)一文中坦陈:“我的汉语文句,在这个文本中的状态是:率性、跳跃、突兀、断裂、放松、自由。如前辈苏东坡所言:行于所当行,止于所不可不止。用存在的汉字,写出不存在的东西。由现实,而达到超现实……凭借汉字能量,凭借个人能量,再创造一个属于我的汉语宇宙。”

《百千万亿册书》一如黑陶往日的风格,绝无散文写作中常见的“乡土”“人性”“讲故事”之类的俗套,字里行间,处处都是诗意。《夜》一文,极短小,只有63个字,却极具诗意:“平缓、开阔的山谷地。乡镇与乡镇之间,仍剩断续的青石板古道。夜晚行走的人,偶尔仰头,会看见黑蓝寂静的星空大海,正在头顶,浩瀚涌流。”寥寥数语,颇具张力。这样充满诗情画意的句子,在书中俯拾皆是。将驳杂的信息,压缩于文本内部,似乎从任何一个汉字、词语,都能进入到写作与生命的庞大秘境。因为他的每篇作品,都包含了宇宙的一个模型。


夜晚灼烫: 凝定的时间肖像
作者: 黑陶 著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纯粹Pura
出版时间: 2021-07
 

02.  心因文痒手渴甚,骑鲸吸海著书山

文/曹辉

因读一本书,想到仓颉,兼想到文痴。可能是基于骨子里对书的共同喜好,潜意识中将这本书的作者黑陶当成了书友。掐指算来,与黑陶的书结缘,竟已七年余。从彼时的《烧制汉语》到现在的《百千万亿册书》,直觉黑陶这个“痴人”,是以文为人生大厦的“巧匠”,亦是个把生活中大量时间都耗于写文章的寡言书生。

意念的海是创作的灵泉。每个致力于爱好的人,都在他的爱好中浸淫了生命中的大部分时光,并从中得到了安宁和满足,当然不乏幸福。《百千万亿册书》就是黑陶心中自然、社会及思想的交响后诞生的“宇宙图书馆”,是他的心之所向和素履以往,到了怎样喜欢码字的状态,才能滋生出百千万亿册书的旷达意境来,大宙宠儿,走笔半生,文曲青睐,或许正是该书的未言之意。

人有骨架,书有框架。框架与内容相得益彰,便是《百千万亿册书》的底蕴彰显。就像一个绝世武功高手,随手挥出的万千刀光剑影,非是花拳绣腿,而是剑气逼人,透着让人惊艳的大美。书中以五行分为金木水火土五个部分,每部分的内容与部题相适,搭建起宏伟的书之七宝楼台,令人读来心情恬淡舒适或激越高亢,时入清幽之境,时在风口浪尖,这就是黑陶文字的功力始然。火部的“楚人曹操”一文,是作者投情入怀心手合一写就的小篇,是对孟德的礼赞,“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是曹操哲学式终极性的追问和感慨,而“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则是曹操深具宇宙感的壮怀逸兴。“度大庾岭”中“我为法来,不为衣来”的六祖惠能用特有的“菩提”,解开了多少人的心结。土部的“吴大羽:长耘于空漠”中,穷则独善其身的画家固然令人尊敬,他那才配做渊明内子,万金不看一眼的妻更令人浮想联翩。金部的“岂以人言易吾操哉”一语,倪瓒的人格质地和品性回音,穿越几千年时光,依旧发射出如龙泉宝剑般令人心折的光芒。“星汉”文中“汉者,天汉也,指银河,是浩瀚宇宙星空的代称。从秦岭和巴山之间奔流而出的这条水脉,因为它的流向,与银河的走势几乎一致,故此,得名汉水。伟大的汉水,东方汉文化之源;汉族、汉人、汉字,尽出于此”,这些都是上善若水的铺展和润泽。木部偏喜“欧梅•欧阳修后人”一文,文中提及的欧阳修亲植的梅树,“花中巢许”石碑,巢父和许由就这样在琅琊山上以文字的形式,与读者劈面相逢,于是对琅琊生出憧憬,哪怕虽不能至依旧心向往之。即便没有成为文坛领袖的野心,我还是对欧阳修的《记六一语》中的几句感触颇深:无他术,唯勤读书而多为之,自工。世人患作文字少,又懒读书,每一篇出,即求过人,如此少有至者。疵病不必待人指,多作自能见之。欧阳前辈之言,不愧真理也。他告诉我们的是:勤能补拙。心用在哪儿,哪就能开花结果。读书如是,做人做事亦如是。


中国册页
作者: 黑陶  著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纯粹Pura
出版时间: 2020-02

该书语言特色较为明显,是黑陶文字风格的标签。诗与文交织的雅俗并赏中,似将文字的张力撒网般抛出去,收网时的锦鳞之获令人愉悦。黑陶的文字,偶尔令人感觉到一种文侠旷味,偶尔亦有散淡的道家风致,譬如“蓝色琐碎的群星,像活泼泼晶莹的小鱼,引导着你,簇拥着你”;“武汉是中国的丹田”力辟新境;引用钱穆“因为中国有足够的地理空间,故中国历史自有一套内在的新生转运机制,中国文化是劲气内转的,它能跳出德国人斯宾格的文化悲观论圈子而继续生长,欣欣向荣,机运不绝”可谓一语中的;“时间浅显的逼真面容,包含了生与死的无穷秘密”诗意盎然;“诗为心声,一人之诗,可塑一人之形”理蕴犹深;苏轼从海南儋州北归度大庾岭时所作的《赠岭上老人》中“鹤骨霜髯心已灰,青松合抱手亲栽”的悲凉与百感之思;吴大羽的“自己的分量不必由人上秤”和“我不肯承认艺术变为商品或为工具”的桀骜与“我亦大宙弃子,踉跄一生”的悲悯与无奈……语言成为形而上的载体,透露着一个人内心的蛛丝马迹,成为文为心音、手写其心的佐证。

黑陶多情,以文字为灵魂伴侣。他如同陷在文字江湖中的自立门派的宗主,并在努力将其风格不断发扬光大。他的文章也好,诗也罢,都有种复合型的返璞归真和扎实的文学根底在其中。读来不隔不痒,不蔓不枝,也没有大起大落的激荡,但是不论从文章的格调还是内容质地上来说,极令人心湖平静遂少涟漪,是一种江南孕育出来的水到渠成的朴素与雅致,一种低调中不失笃厚的浓厚与散淡,如是,黑陶也遂了情因“字”起,一往情深的蛊,全了痴爱于文的一片丹心。当然,过洁则世嫌,凡事有度,于文一道,斤两多少,付出多少,也需要理性为之,过犹不及。

文体参杂,散文、诗歌、报告文学、民间故事、历史人物、小说等错综相间,也是该书的一大亮色。私下以为,书中“引文:西递、宏村申遗点滴”“潮神”“关于桃花潭的一封信”等文,虽然有地域眉目在内,但另开书目,在情感的抒怀和风格的统一方面,效果可能会更好。世人皆踉跄一生,好在有所爱并为其所爱而奔赴是个虽曲折但不乏美丽的过程。文字对灵魂的呼唤是种相互的契合,也是种氤氲与厚爱,是文人望尽千帆后的无悔选择。沸反盈天的时代大潮里,黑陶写文陶情,擘字冶性,他经年于文所付出的已见收获,毕竟,天道酬勤。


太平洋边(黑陶 摄)

用自己朴素的情怀,书写眼中心里不加雕饰的原味江南及江南以外的地域人情轶事,特别是对江南的书写,这让我对南人于家山的挚爱深有所羡。为文一业,千载不磨。好希望有黑陶这样的北人,用生花的妙笔深情地写下貌似粗犷的母性容器——北方,以慰北人于家山之思之爱之殷切。心因文痒夜渴甚,骑鲸吸海踏书山,《百千万亿册书》是黑陶用一粒粒有形的汉字内化为文的倾诉和希冀,也是对未来文学的郑重表态。祝黑陶,也祝皆为利来的天下熙熙和皆为利往的天下攘攘们:“期成巨斧,判划古今”。

03.  在燃烧中淬炼文字的灵魂

文/刘学正

黑陶,是我近年来较多关注的作家。从“江南三书”(《泥与焰:南方笔记》《漆蓝书简:被遮蔽的江南》《二泉映月:十六位亲见者忆阿炳》),到散文集《夜晚灼烫》《中国册页》《烧制汉语》等等,他以中国南方为发力点,凭借极具辨识度的语言风格,倾力探索着一个萨尔瓦多•达利之于绘画的、深究现实本身而又超现实的实验文本。其新近推出的散文集《百千万亿册书》,继续从一个汉字、词语深入写作与生命的庞大秘境,孜孜不倦地在燃烧中淬炼文字的灵魂,赋予汉字以陶器般的质感。

“古奥、深巨的中国南方,是属于我个人的父性容器,其中,蕴藏了百千万亿册书。”在这部散漫而诗意盎然,隽永且铮铮作响的作品中,黑陶将具象与抽象、感性与理性杂糅其间,按“火、土、金、水、木”五行相生序列喷涌而出。他笔下的文字,自带特殊韵律,似散文,似诗歌,又两者皆不似,更非传统意义上的散文诗。这些由一个个汉字垒叠成的大小“方阵”,群而不同,就像一件传统造型的陶器被狠狠掷于地面,四分五裂,又被分毫不差地锔固了起来,于是,每一个碎片都蕴含着重生的力量,每一个锔点都闪耀着沉静的光泽。


二泉映月: 十六位亲见者忆阿炳
作者: 黑陶  著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纯粹Pura
出版时间: 2018-08

火是涅槃的使者。“火焰跃动,有时形状像极了一只又一只红色的大鸟。”从泥到陶,需要历经火的洗礼,这种日夜熏烤也同样煎熬着手艺人,而“在火焰里埋首或者穿越的人,坚硬、透明,宛如一个个闪耀金属暗光的铜质雕像。”陶器来自泥土,泥土源于大地,黑陶认为:“大地,是伟大的肉身,是神异的生命体。经由那些血管似的、神异的大小道路,我,或者你,可以走遍这个伟大生命体的四面八方。”行走四野,山壤中喷薄欲出的笋,“是春天的亿万颗炮弹,由沉默且抑制住激情的山脉,在夜晚发射。”夜深人静时,星空“就是一只倒置的、闪烁黑蓝色荧火的建盏。深邃、浩大、神秘,敲上去,有金属的声音。”黑陶的叙述,如风过山林,让“新我”在血液里逐渐苏醒。

水是万物之本源。黑陶同样把笔墨凝聚于此,既有浪涛汹涌、崩倾而来的“潮神”,也有仰天长望、天水合一的“星汉”。在他看来,“南方生命,全由透明的露珠雨珠江珠河珠湖珠海珠凝聚而成。他们奔放,飞跃,轻飘,萌生,流动。他们闪闪发亮,永远是动态的生命。”而在意象的叠加交织中,“此刻长江,像细鳞闪烁的巨鱼,裸呈在天地之间……在我的目送下,奋力向东北方向涌游,她将在南京折而朝东,最后在上海,归入大洋。”至于桀骜不驯的洪水,黑陶则将其视为“土黄色的液体巨兽”,其形不定,其声恐怖,“在蓝色浩瀚的海洋母亲最终收纳它之前……顽皮地展现着它蛮野的破坏力。”

书中收录的文章,是断片式的存在,没有统一的体例,长则万余言,短则几十字,独行亦可成一文。不妨抄录其中两篇短文,如《抽汲机》:“万物,犹如故国满眼的参差荷叶,在迅疾地失水、发枯、衰败。秋天,这天地间残酷的抽汲机,庞大、强劲、无形。现在,它准时地,启动了电源。”再如《看见》:“那个沉默的男孩,正在用收集的家乡雨珠,耐心地,擦拭夏日那道寂静的闪电。”这些戛然而止的文字,带有作者的体温,持续晕染、云游,后又渐渐聚拢于唇齿、心间。


郁达夫故居(黑陶 摄)

一文,若为一星;整体,便成星系。致力打破庸常语言流的黑陶,笔触北际长江,南抵大庾,西溯湘楚,东迄于海,在汉字的遐想与激流中,不断创造着独属于自己的文本王国。诚如他在自序中所言:“我狩猎的目标是整个看不见的世界,而且我倾尽一生,在词语里试图捕捉这个世界,用词语击中它。”

04. 一部独立的、现实又超现实的实验文本

文/王霞

明代董其昌在《画旨》中说:“画家六法,一曰‘气韵生动’。‘气韵’不可学,此生而知之,自然天授。然亦有学得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胸中脱去尘浊,自然丘壑内营。成立郛郭,随手写去,皆为山水传神。”后世人把它演化成一句话: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奉为至理名言。也常常有人延伸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这大概就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另一种体悟。而我觉得,我手中的这本书,应当是近些年来把两者结合得巧妙无比,让两者相得益彰的上佳作品。

《百千万亿册书》是散文家黑陶的最新散文集。收到这本书时,正值疫情散发,阻止了我远行的脚步。在这个时刻,这本书来得恰逢其时。

黑陶的散文很是读过几本,特别是极度文丛中,黑陶有6本,我全都读过,《百千万亿册书》是第六本。相比于之前的《泥与焰:南方笔记》《二泉映月:十六位亲见者忆阿炳》《漆蓝书简:被遮蔽的江南》《中国册页》《夜晚灼烫:凝定的时间肖像》,这本《百千万亿册书》具有一种超脱了以往厚重的空灵,也多了几分庞大和神秘。怎么说呢,就像是一棵树,枝叶的繁茂是显性的,人们轻而易举就能看到,却极少有人思考它的根究竟有多深。而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思维的树根是沿着中国大地庞大的思想文化体系在扩散,在深入。那曾经的足迹,融合了厚重博大的历史、文化、自然,熔铸成独具特色的叙述,形成了一篇篇独具语言特色的文章。

21万字,有厚达65页的《潮神》,也有仅仅185字的《楚人尚赤》。这些文章以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万事万物取象类比的五行分成五章,对应着作者生活行走的属于南方区域的江南水乡、徽、楚、赣、东部沿海五个文化区。五行为书纲,架构成一种“独立的、现实又超现实的实验文本。”


泥与焰: 南方笔记
作者: 黑陶  著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纯粹Pura
出版时间: 2017-11

以“木书”篇为例。《石头梦和杨梅梦》一文,黑陶写上虞覆卮山上无数嶙峋或浑厚的青黑石块,“覆卮的山坡之上,滚滚倾泻,而于瞬间,又像被施了魔法,顿然凝固,成为道道令人震惊的壮观石浪……它们目睹过人类最初幸福或痛苦的诞生,也将会目睹人类最后的消亡?它们稳固缄默,它们从无语言。它们硌痛着我在上虞的梦境。”作者转笔写上虞充塞于天地之间、汁液饱满的累累果实:杨梅。从县志相关记载,种类,分布,朋友的乡土“杨梅经”,以及苏东坡的“闽广荔枝、西凉葡萄,未若吴越杨梅”之评价,收笔于亲手制作的杨梅烧酒。“上虞的杨梅梦,被我完整地保存于一只透明神秘的玻璃瓶内。”至此,视觉与思维,空幻与真实,冷硬与莹润甜美的组合,让江南有骨,有肉,有血。正体现了作者在序中所说的,“虚幻感,梦境感。空、无、虚,中华哲学与文学的根本。”《东洞庭山》,黑陶看到的月亮,“最初是一地银鱼似的湖水,皎洁、透亮,然后,这滴湖水,慢慢地,慢慢地膨胀、成圆。”看古井,“幽深透凉的井水,连同洗出月亮的黑暗太湖,静谧汹涌着的杂树、青苇和鱼鳞的混杂气息。”“每个古井深处,都有一个微晃的月亮。”东山深处的唐庵;如“遒劲长者,鹤发童颜”的千年古柏、罗汉松;可用绿、红、黄、紫、白五色概括的丰富物产……让读者沿着这个“苏州城伸进太湖的狭长露台”,瞭望了江南这块富足的风水宝地。《光福吃食•江南表里》《嘉兴24小时》《吴越槜李考》……对于一个同样经常旅行的我来说,这牵涉到的每一个地方都很熟悉,但在作者的文中却都显得无比新鲜。同样,关于物、人的记叙:《笋•声音》《神树》《欧梅•欧阳修后人》等,都是思绪、视觉与历史的交织相融。那专属于黑陶的独特视角,定义每一个脚步落下的地方。广阔的文化背景下,语言是思想的碎片,闪耀着情感的光斑。语言的张力,则体现在准确生动却又异想天开的描述中。

黑陶在序中写道:“万物皆为我备,任我而取写,而改造。”这让我想到波兰诗人米沃什在《猎人的一年》中的一段话:“我狩猎的目标是整个看不见的世界,而且我倾尽一生,在词语里试图捕捉这个世界,用词语击中它。”

也许,对于黑陶来说,是把读过的书,变成了脚下的路,又抑或把走过的路,见过的人事景物,借助散文的神奇变形,从微观抵达宏大,化作手中的一页页的书稿,就是完成自己在文字世界的自由驰骋了。

05.  父性江南的美学呈现

文/胡忠伟

近年来,黑陶的作品以“井喷”之势火遍大江南北,他的书写引起众多名家的注目。在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的“极度文丛”中,黑陶的作品就有六七种之多。从《泥与焰:南方笔记)到《漆蓝书简:被遮蔽的江南》,从《中国册页》到《夜晚灼烫:凝定的时间肖像》,黑陶一路“狂飙突进”,仿佛“一匹文学的黑马”,行进在“文字的密林”里。他“华夏星空图式的独异写作,烈焰锻炼后凝固而又幻美的文字品质”(刘烨园语),呈现着现代汉语的美学“高格”,深深地吸引着我的阅读目光。


徽州木雕(黑陶 摄)

当这本《百千万亿册书》几天前摆上我的书案时,我还是被深深地震惊了,仿佛读完他上一本书《夜晚灼烫:凝定的时间肖像》就在昨天。翻看版权页,这本《百千万亿册书》是2021年12月出版的,距上一本书《夜晚灼烫》2021年7月出版仅仅半年时间,可见他书写的狂热和内在生命能量的强大。

在本书后记中,黑陶深情流露:“这些源自祖先、被我敬惜使用的汉字,这些断片式的似乎无穷的人类篇章,带着我的体温,它们散漫、云游,又渐渐汇拢、聚集。这个独特的、由我创造形成的文字星系,期待在幽暗、无限的宇宙中,与你相遇。”我看到一个汉语写作者的度诚和热望。他以自己独异的书写,为江南作着最原始而又充满诗意的美的表达。犹如汉语中的凡•高,“黑陶式”强烈的语言和情感,为我们绘就了从不熄灭的南方故乡。

江南,这块神奇的土地,美丽,富饶,“这块地域,像硕大粗艳的琥珀,透过重体力劳作和清贫世俗生活的外围,能看见在它的内部,那晶莹的、昼夜不歇的熊熊火焰。”(《南方》)在阅读和写作过程中,黑陶慢慢形成了属于他私人的“南方文学”传统,越来越被这种“传统”所影响、牵引。火焰和大海,这两种独特的江南元素,滋养了黑陶这位南方之子。评论家刘烨园指出:“黑陶的散文,已为南方文学开辟了一个崭新的领域。”一般意义上我们理解的江南是阴柔的、母性的,但在黑陶看来,江南呈现给他的,更多的是一种父性。在《江南片断:旧文和访谈》一文中,黑陶对此有所阐释:“广义的江南,就是一个巨大、父性的容器,任我在其中行走和书写。这个父性的巨大容器,像无尽矿藏,它饱舍了无尽的诗篇和书籍。古奥、深巨的中国南方,是属于我个人的父性容器,其中,蕴藏了百千万亿册书。它就静静地等在那里,等待着前来求索的每一个人,你有多大生命能量,它就馈赠给你多少。”


漆蓝书简: 被遮蔽的江南
作者: 黑陶  著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纯粹Pura
出版时间: 2019-03

因此,黑陶倾注大量精力,用古老的祖国文字书写着江南故乡的丰茂与诗意。中国南方,是黑陶的立足所在,是他自己的一块地理意义上的个人根据地。构成本书的所有篇章,就植根、生长并蓊郁于黑陶个人的认识和生活的南方。

这本《百千万亿册书》收录了黑陶2021年春天所写的100多篇散文,以五行“金木水火土”为名,分为火书、土书、金书、水书、木书五个部分,包含了客观实录、主观幻想、地理、人物、信函、引文、短小说、诗歌、电影技巧、日记、民间传说、风水、呓语、考证、梦、五行、历史、神话、签卦、回忆录、访谈、对景写生、旅行记、文献改编等多种内容和体裁,是一个崭新的,文学与其他学科、文学与自我生命、文学与他者生命混杂呈现的散文空间,构筑成了“黑陶式”的汉语宇宙。

评论家刘烨园说过,“火候到了,写张便条亦有韵”。透过这本书中的每一篇目,我们都能感爱到黑陶的生命激情和汉语创造的秘密。在《南方星空》一文里,黑陶对中国南方福建、浙江、江苏、上海、安徽、江西、湖北、湖南的星空进行了诗情画意般的文本呈现,如他写上海的星空,“由人类伟大的科技重塑。这是亿万璀璨,似乎永远不会停熄的幻感灯彩。它繁华而冰凉,热烈而又冷漠。在冰凉、冷漠的镜像中,上海星空泄露了它隐藏的本质:人造式的虚假。”语言的犀利,像一把锋利的手术刀,直击大城市所隐潜的病灶。在本文的最后,黑陶写道:“浩瀚盛大的江南星空,照耀黑夜,也照耀黑夜中,那个,仍然醒着的我。”在后工业时代,故乡的事物日渐干涸、稀散,不唯外在的物质,就连人的心灵疆域,也被时代的洪流折腾得浮躁、疲惫不堪,但是,肉身的滞重,仍阻止不了人类想象的翅膀,阻止不了人类思想触角的伸展,由微观达到宏观,由微观地域的写作,来呈现宏大宇宙,这就是黑陶书写的独特价值和意义所在。

“我狩猎的目标是整个看不见的世界,而且我倾尽一生,在词语里试图捕捉这个世界,用词语击中它。”我们祝愿黑陶,在他的文本书写里,实现自己的梦想。

06.  混杂的散文空间

文/张帮俊

集诸美于一身的散文,题材广阔,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篇幅可短可长,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这是传统意义上的散文模式。无锡作家黑陶,则在传统散文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形成了属于自己的独特风格——“混杂散文”。

顾名思义,混杂,就是各种文学体裁的混搭。所以,在他的作品里,我们看到了寥寥数语的段子、故事情节诱人的小小说、激情诗意的诗歌、人文浓厚的历史典故……可以说,这些“大杂烩”的文章,犹如一盆“杂鱼”,让人品出了各种鲜味。

黑陶是无锡人,从地理位置来说,无锡属于江南。因此,他的成长环境自然少不了江南水乡的滋润,吴侬软语的熏陶。在阅读与写作过程中,慢慢形成了属于他自己的“南方文学。”他对江南文化元素进行了精确的概括,那就是“火焰”与“大海”。力量与宽容兼具。“江南是一个巨大、父性的容器。”或许,正是这份激情与包容性,让他能够快乐行走与书写。

这本《百千万亿册书》包含火书、土书、金书、水书、木书,五个篇章。也是作者寄语“五行相生,生生不息”之意。全书内容特别丰富,载量大。游记、人物、美食、神话、风水……当然,主要文化范围以江南为主,包含江南水乡文化区、徽文化区、楚文化区、赣文化区、东部沿海文化区。

要说中国同时具备五行特点的城市,江苏宜兴可上榜。地属西,而西方属金。盛产茶、竹,系木。水乡自然不缺水。“中国陶都”更少不了土与火。陶须火炼,陶由土制。在徽州行走,少不了品尝当地美食。玉带糕、徽墨酥、皖南锅……宁国胡乐镇的古朴老街里溜达,感受烟火人生,享受宁静也是一种返璞归真。


在阁楼独听万物密语: 布鲁诺·舒尔茨诗篇
作者: 黑陶  著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纯粹Pura
出版时间: 2020-06

《行刑者高顺昌》介绍了清末无锡民间刽子手高顺昌的人生日常。虽然有些行刑血腥,但是,选择这职业也是无奈,也是当时小人物的生存之道。

穿越时空的隧道,回到千年,跟着古人一起去行走。陆游扬子江见闻,见巨大木筏,看镇江金山日出,遇江豚嬉戏……都让大诗人惊讶惊叹。

重篇文《潮神》以伍子胥为第一人称,讲述了他过背负家仇国恨,过昭关,一路逃难报仇的故事。他是君子报仇十年不晚,有仇必报。才会入郢鞭尸,还吴雪耻。他又有恩必报,投金濑沚。读这故事时,最让我震撼的是,为了守住伍子胥逃难的秘密,帮助他的渔丈人、浣纱女,竟然沉水自尽。由此可见,当时民众对伍子胥的支持,竟然用生命捍卫。

“凭借汉字的能量,凭借个人能量,再创造一个属于我的汉语宇宙。这个独特的、由我创造形成的汉字星系,期待在幽暗、无限的宇宙中,与你相遇。”这是作者的写作意愿与寄托。

从岁月中走来,曾经的风景早已模糊在江南的烟雨中,而那些爱恨情仇,人间冷暖却文字中回响。


延伸阅读


石头梦和杨梅梦

文/黑陶


黑陶在仓颉墓旁(2014年)

石头梦。在浙江上虞,覆卮山是充满了裸露、巨大石头的梦境。覆卮,酒杯倒置。东晋山水诗人谢灵运“登此山饮酒赋诗,饮罢覆卮”。于是,后世乡人由此命名是山。从城区乘车前往县域南部,与嵊州、余姚交界处的这座著名之山,需要经过的事物有:斜向路中、接近汽车玻璃的一枝枝秀野绿竹,大团大团碧青发亮的新鲜桑树,有鹅的池塘,我曾拜访过的、埋藏汉代激烈思想家王充的乡镇……然后,再绕盘旋而上的狭窄山间公路(枝柯交接,枯叶累积),然后,就豁然开朗,看见了作为上虞最高峰的覆卮山上的条条石浪。

无法数清的青黑石块,像已经冷却的天外陨石,或嶙峋,或浑厚,或大如饭桌,或约为臼斗,在覆卮的山坡之上,滚滚倾泻,而于瞬间,又像被施了魔法,顿然凝固,成为道道令人震惊的壮观石浪。这些宛若凝固泄洪的山中巨石,有人说是两百万年前的第四纪冰川遗迹;有人则称,覆卮山的石浪,距今上亿年,是山中岩石风化后经外力作用,引起石崩,在山谷滚泻、堆积而成。

我注视这亿万年如斯的山中巨石。它们曾经并将继续被昼与夜的流动光阴无尽洗刷,它们目睹过人类最初幸福或痛苦的诞生,也将会目睹人类最后的消亡?它们稳固缄默,它们从无言语。它们硌痛着我在上虞的梦境。

杨梅梦。作为舜帝和曹娥的故乡,除上虞的坚硬石头之外,更多的,是充塞于天地之间、汁液饱满的累累果实:杨梅。“红实缀青枝,烂漫照前坞。”莹润、甜蜜、微酸的诱人果实,她们新鲜有力的果液,此刻在我的齿间泠泠激射;莹润、甜蜜、微酸的江南,在6月的梦中喷涌、激射。

上虞是杨梅的故乡。清光绪《上虞县志》有杨梅记载:“产不一处,出县北杨家溪尤佳。”杨家溪在今上虞驿亭镇境内,而该地古时行政区划属二都,故所产杨梅称“二都杨梅”。此地杨梅特点是:果大,核小,色艳,味美,自古有“越中果品第一案”之誉。


烧制汉语
作者: 黑陶  著
出版社: 东方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6-04

在驿亭张家岙,我的身边,漫山遍野全是果实成熟的杨梅树。青枝红实,光线炫眼;随摘随吃,齿舌酸甜。“二都杨梅”的主打品种有二:深红种和水晶种。深红种杨梅,呈习见的深红色,为当地主栽品种,栽培历史在1500年以上。肉质细嫩,汁液多,味甜微酸。而尤为上虞人自豪的,是水晶种杨梅。水晶杨梅又名白沙杨梅,为上虞特有,栽培历史悠久。成熟时果实奇异地呈现为白玉色。在山坡上寻到一棵水晶种杨梅树,摘果品尝,果肉柔软细致,汁多味甜,风味浓郁,有一种特殊的清香味。

当地朋友讲述的乡土“杨梅经”——种一棵杨梅树,从苗木到开始挂果,至少要10年时间。爷爷种树,孙子吃果。树龄越长杨梅滋味越好……一棵成年的杨梅树结果两三百斤。每斤二三十元,因此一棵树就有五六千元的收入……山里小伙托人做媒,媒人会说男方家里山花(山地经济作物)搞了不少,尤其是有几十棵杨梅树,女方就会心动……夏至前后的杨梅时节,果农家比过年还热闹,遍邀亲朋好友上门,吃杨梅吃饭吃菜吃酒……

四川诗人苏东坡曾大赞荔枝:“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后来吃到江南杨梅,遂由衷折服:“闽广荔枝、西凉葡萄,未若吴越杨梅。”在张家岙,我还亲手制作了杨梅烧酒。烈的烧酒和艳的杨梅,完美融合。上虞的杨梅梦,被我完整地保存在一只透明神秘的玻璃瓶内。


黑陶,中国诗人、散文家,1968年出生于苏、浙、皖三省交界处的一座陶瓷古镇。母亲是农民,父亲是烧陶工人。在故乡的火焰与大海之间,呼吸独异的江南空气。个人作品主要有“江南三书”:《泥与焰:南方笔记》《漆蓝书简:被遮蔽的江南》《二泉映月:十六位亲见者忆阿炳》,以及散文集《中国册页》《烧制汉语》、诗集《在阁楼独听万物密语:布鲁诺•舒尔茨诗篇》《寂火》等。作品曾获《诗刊》年度作品奖、第二届三毛散文奖散文集大奖、第十一届万松浦文学奖、第五届紫金山文学奖、第三届丰子恺散文奖提名奖等。

(本文选自《百千万亿册书》 ,黑陶 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纯粹Pura,2021年12月)



百千万亿册书
作者:黑陶  著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纯粹Pura
出版时间:2021-12

这是黑陶最新创作的一本散文集。按中国传统五行相生的顺序,分为五个篇章:火书、土书、金书、水书、木书。内容包括:客观实录,主观幻想,地理,人物,信函,引文,短小说,摘抄,诗歌,电影技巧,日记,民间传说,考证,学术短论,梦,神话,回忆录,对景写生,呓语,访谈,文学史补遗,新闻,旅行记,文献改编,等等。

这些汉字,这些断片式的篇章,带着作者的体温,它们散漫、云游,又渐渐汇拢、聚集。这个独特的、由黑陶创造的汉字星系,期待在无限的宇宙中,与读者相遇。


泥与焰:南方笔记作者:黑陶  著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纯粹Pura出版时间:2017-11
《泥与焰:南方笔记》是由99篇文章构成的一部关于故乡江南的散文集。在书中,镇江、湖州、渎边公路、气息的后宅、古龙窑、农宅形式、蠡河、山中一夜、九月之书、一个人的一瞬、少年的寂静行走、底层亲人的清贫生活……汇集成一个个密集的词汇,犹如泉源一般喷涌而出,形成本书全部的篇章。在这些篇章里,作者黑陶所有的故乡记忆、少年记忆,以及那些成长中曾经遭逢过的逼真、复杂气息,全部珍贵地涵藏于中。本书荣获第二届三毛散文奖大奖。


漆蓝书简:被遮蔽的江南作者:黑陶   著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纯粹Pura出版时间:2019-03
黑陶认为,“脂粉苏杭”是对江南的一种以偏概全式的粗暴文化遮蔽。此种遮蔽,时日已久。就黑陶而言,江南是一个巨大、温暖的“父性”容器,它宽容地沉默着,任其在其中行走和书写。
黑陶以手中的笔,以及历时数年、行程数千里的行走,完成了本书的写作。50篇文章,叙写了大约50座江南乡镇,如石门湾、千岛湖镇、灵溪、梅山、天堂寨镇、浙源、屺亭、淹城等,地域范围涉及江苏、 浙江、安徽、湖北、江西五省。他自觉避开了那些世人所熟知、已然丧失内里的江南旅游热点地,而将目光投向广大的“被遮蔽的江南”,在展现江南人文底蕴的同时,也令读者看到一个不熟悉的,深广、激烈、厚重的江南。

二泉映月:十六位亲见者忆阿炳作者:黑陶  著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纯粹Pura出版时间:2018-08
阿炳(1893—1950),原名华彦钧,江苏无锡人。中国民间音乐家,享有世界声誉的音乐大师。他创作的二胡曲《二泉映月》,已经成为人类音乐宝库中的不朽经典。
本书作者通过数年寻访,对十六位亲眼见证过当年阿炳生活的知情者,作了深入访谈。受访者中,有阿炳抚养过的非嫡亲孙女钟球娣,有1950年阿炳录音时的在场者黎松寿,有阿炳的邻居许忆和,有当年洞虚宫内常替阿炳买酒读报的道士华寅生,有与阿炳有着深厚交情的锡剧前辈艺人邹鹏,有20世纪50年代无锡《晓报》记者华钰麟,有无锡文物专家钱宗奎,有无锡第二代“小热昏”艺人尤茂盛、周仁娣夫妇,等等。他们谈及了阿炳对音乐艺术的痴迷、日常生活的困顿、街头卖艺的点点滴滴、个人的成长经历等不同层面,他们这些血肉丰满的感性回忆,为我们摹绘出一幅逼近于真实的、在社会和人世的黑暗低处长久挣扎的盲人音乐家肖像。

中国册页作者: 黑陶   著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纯粹Pura出版时间: 2020-02
《中国册页》是作家黑陶的文化行旅笔记,主要表达了一个文化行者在祖国大地行走的文化思考,尝试用汉字的各种表达形式,呈现了一个作家自由而诗意地潜游于大地深处的心灵史。中国式的空间、深刻的地理感、强烈的人物个性,雄心勃勃地涵纳于书页之间。宏观壮丽的山河风景、微观生动的细节呈现、深邃悠远的往昔历史、灼热复杂的当代现实,一一展现于文字的缝隙之中。黑陶作为一位虔诚的汉字旅人,用心触摸走过每一寸土地,呈现真实而令人动容的大地——河山一页页翻过,像翻阅一本地道而纯正的中国册页。

夜晚灼烫: 凝定的时间肖像
作者: 黑陶  著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纯粹Pura
出版时间: 2021-07

《夜晚灼烫》由39篇散文构成,其中包括《绿袖子》《南街与时间》《时间的形式》《呼吸在湖水的绿荫下》《夜晚的印痕》《海子家乡》《时代一瞬》……书中,黑陶的文字从乡村的景物,例如茶馆、供销社、桥、塘溪等,再到每一个生活在其中的个体生命,例如邻舍,父亲等,在时间的长河里,他借用自己的文字,记录了他自出生起就浸泡的南方水乡的点点滴滴。他在书中说:“上述所有的行文仅仅只是最浅的印象和观感,正式的以及我想诉说的水乡,依然存于心中……”

全书意象密度丰厚,颜色浓烈,辞藻华美,语词间燃烧着诗意的火焰,力量充满了行文布局,让人感觉到江南土地是从文字间喷出来的。


在阁楼独听万物密语: 布鲁诺·舒尔茨诗篇作者: 黑陶  著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纯粹Pura出版时间: 2020-06
《在阁楼独听万物密语——布鲁诺·舒尔茨诗篇》是诗人、散文家黑陶从翻译家杨向荣翻译的《鳄鱼街》的29篇短篇小说,例如《八月》《圣显》《鸟》《裁缝的布娃娃》《小猎人》《肉桂色铺子》《鳄鱼街》《书》等作品中,提炼、创作出的128首诗歌,每首诗歌都标注了小说出处。黑陶运用个人东方式的审美、情感和哲学感受力,调动自我的生命经历和生命体验,从布鲁诺·舒尔茨的小说中提炼诗歌。技术上所做的仅仅是:挖掘,挑拣,拼接,组装,以此构成了这本独特的诗集。在这本诗集的跋中,黑陶说:“作为古怪内倾的作家,布鲁诺·舒尔茨是他文学密码的编写者。我,只是用诗歌,对他复杂深邃的文学宇宙,做了一次主观的解密。”


纯粹读书社群


扫码加入纯粹读书社群

每日与您分享好书





# 铁与绸

张炜 著


《铁与绸》是茅盾文学奖得主、当代诗人作家张炜的最新长诗力作。该作品以中国古典传统文化和西方《荷马史诗》、歌德《浮士德》、艾略特《荒原》等诗歌传统为基础,跨越春秋战国史直至当下的历史时空,以东夷研究史为切入点,以齐国历史文化为支点,以作者对祖国河山的铁血柔情为情感线索,充分调动历史文化史实、一千多年历史变迁和作者历史文化研究等全部精神资源和写作技巧,高难度地构筑了一个以巨大历史时空为载体的精品力作。


火焰上的辩词

吉狄马加  著


本书是中国杰出诗人吉狄马加的主要诗歌作品合集,也收录了作者在全球文化领域发表的致敬感言和文化宣言。作为作者的代表性文本,本书为其国际译介外推范本。全书分为两部分。第一辑是诗歌,精选了作者近200首各个时期的优秀诗歌作品,充分展现了其诗歌创作的全貌,诗人多以故乡彝族的人、物、风俗等为主题,意蕴深刻,奔放自由,独具表现力和感染力。第二辑是诗人在国际诗歌活动中的文学演讲与随笔精华,展现了中国当代具有强烈辨识度的诗人——吉狄马加所具有的诗歌高度、国际视野、精神意识和文化底蕴。

# 爱情意识流

王鼎钧


本书精选王鼎钧散文、小说等十七篇,围绕爱情这一主题,作者用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洞明世事的双眼,将前人的经验和自己的观察体悟融为一炉,结合当下社会人际交往尤其男女交往的现实,用感性而睿智的笔,以不说教的姿态,淋漓尽致地揭示爱情的真谛。散文以及小说中有许多描写甚有诗笔词意,贯通古今中外,引经据典,酣畅淋漓,恣意汪洋,真是一汪爱情意识流。作者对恋爱这一人间美事,看清看透,并夹杂着对当代青年人的倾羡赞叹之情,与开明开导之意。


定名与相知:博物馆参观记•二编

扬之水  著


“定名与相知”,是作者在名物研究中不断重复的词,“定名”针对“物”而言;“相知”,则须出入于“物”与“诗”之间,以此打通二者之联系。与上一编相同,二编里的十篇文章亦为各地博物馆观展所得,或家居用器,或文房用具,或金银首饰……七十余家博物馆,四百余幅器物照片,从定名到相知,一步步引领读者走进各馆文物的“繁华”世界,让物的美、时间的印迹、历史的片段、生活的诗意,翩然交织于纸上。



# 看展去:博物馆里的中国与世界 

丁雨  著


《看展去:博物馆里的中国与世界》集结22篇观展感悟,将中华大地上的故事串联起来,借展览与文物述说起源、发展、交流与衰落。出土文物不仅是先民的生活剪影,也映射出他们的精神世界,展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脉络。本书采用图文结合的形式,对展览主题思想、布局、展出文物的介绍说明配以300余张照片,将展览现场生动地还原在读者眼前,弥补不能去到展馆现场的遗憾,也可作为曾经来过的珍藏记忆,是一本“拿在手上的展览”。


其文笔生动幽默,兼具锋锐的思考与丰沛的情感,借展览重现历史场景、人物风貌的同时,追溯了历史动态演进的线索以及历史规律。


# 为什么长江如此迷人

高翔 著/绘/译  [法]旅克·理查德  著 

[法]楼兰·埃尔萨塞   译


中国画家高翔和法国记者旅克•理查德2005 年从上海出发,逆长江走往青海源头。沿途采取步行、坐船、租车、乘班车, 搭拖拉机和任何可以借用的当地交通工具, 以最大的可能选择贴近这条流经最广袤地域的河流的路径。两位作者以行走的方式,一路分别用绘画和文字两种各自不同的表达方式,记录发生巨变的长江及沿岸的地理、人文和生态,并非一般意义上的游记或风景写生,而是关于长江的一次珍贵而严谨的“田野调查”——他们带着对生态的关爱和赞美,对长江大胆地进行了一场特殊的艺术性和记录性并存的考察。


# 顺天游

李季  整理


“顺天游”是陕北、晋绥、内蒙古一带主要的民歌形式之一种,是一种形式最简单的诗。由于它的形式自由生动,适于表达、传述人民的生活及情感,因此,生活在这里的农民不仅是它的歌唱者和传播者,同时也是它的创作者,他们把自己的心绪和生活遭遇创作成新的“顺天游”。


著名诗人李季有幸在“顺天游”的故乡之一——陕北三边工作和生活。工作之余,他从农民歌手、放羊老汉、农村妇女、区乡干部那里,收集了几千首“处于萌芽状态的文艺”——“顺天游”,并加以选编整理。这种民歌艺术,作为文艺工作者的素材和研究资料,对于弘扬民间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 独坐听风:季羡林的精神世界

于青  著


《独坐听风:季羡林的精神世界》以多镜头、多角度转换的叙述方式,全面、立体地描绘了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充满情趣的童年生活、孤独与艰辛的求学经历、学成回国后的生活与思想,其间对母亲深深的思念与愧疚,对师友的深切追怀,留学时的传奇经历,以及对故土的眷恋与赤子报国的磊落情怀,等等,构成了季羡林先生百年人生情感之路,展示了其广博精深的学养积淀和丰富、细腻而深沉的精神世界。



# 凤凰琴

刘醒龙  著


本书是由《凤凰琴》《村支书》《民歌与狼》《我们香港见》《城市眼影》五篇中篇小说构成的文集,既展现了乡村世界,如贫困乡村教育问题、乡村基层干部问题;又展现了城市世界,如职场复杂的人际关系,勾勒出社会世相和普通大众的生活状态。其中《凤凰琴》描写了一群山村小学民办教师的工作和生活状况,真实地反映了我国偏远山区教育的落后和民办教师生存的艰难,高度赞扬了他们辛勤耕耘,默默奉献的精神,是一曲乡村教师的生命赞歌……


小说整体叙事严谨,故事性强,情节具有悬疑色彩,语言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使人读之欲罢不能。


# 时间的颜色

冯秋子 著


本书是作者散文与绘画作品跨界融合之作合集,系“向度文丛”作品之一,包括《荒原》《老人和琴》《白音布朗山》《我跳舞,因为我悲伤》等27篇散文,及彩墨、水粉、丙烯、速写等作品36幅。内容既有关注蒙古高原历史与现实中人的生存状况,也有经年实践以人的方式舞蹈的深刻体验与揭示,还有描绘心力感知的塞北草原印象。作者如一个冷静的观察者、悉心体验者和深入掘进而又节制克守的记录者,在其文学和绘画作品中,不轻易放弃追究事物的每一种重要根结和细节。


仁慈江湖

樊国宾 著   


本书分为上下卷,分别有《师父》《父亲记》《从北大到南大》……二十一篇文章。在本书中,作者通过叙述与父亲、老师、同学、朋友的交往,阐述了对“人生江湖”的独特感受;通过对荆轲、宓子贱、卢承庆、李勉、椒树等古代传奇人物的解析,抒发了对传统江湖精神的奇异感喟;通过对李•米勒、朗西曼、赵元任、高二适、王澍、顾随、黄永玉、王世襄、李瑞清、海明威、方以智、李垂谊、马基雅维利、法斯宾德、何其芳、昌耀等人物身上江湖气质的描摹,传达出对“君子雄健、廓然大公”精神境界以及“鹰之轻盈、向死而生”的价值观的积极倡导。


# 百千万亿册书

黑陶 著


这是黑陶最新创作的一本散文集。按中国传统五行相生的顺序,分为五个篇章:火书、土书、金书、水书、木书。内容包括:客观实录,主观幻想,地理,人物,信函,引文,短小说,摘抄,诗歌,电影技巧,日记,民间传说,考证,学术短论,梦,神话,回忆录,对景写生,呓语,访谈,文学史补遗,新闻,旅行记,文献改编,等等。这些汉字,这些断片式的篇章,带着作者的体温,它们散漫、云游,又渐渐汇拢、聚集。这个独特的、由黑陶创造的汉字星系,期待在无限的宇宙中,与读者相遇。


回乡记

江子 著


作者江子出生于赣江以西,曾经出版过乡村主题专著《田园将芜》引起过较大反响,而这本《回乡记》就是《田园将芜》的续篇。《回乡记》以吉水赣江以西区域的历史与现实为研究对象,全面田野式考察农民进城、传统留存、异乡与故乡、出走与返回、新乡贤的责任与命运等,以图全息呈现一块经典乡土的历史与现实,为当下的乡土中国留一份证词。中国现在为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期,这种变局,乡村的变迁是其标志。江西是农耕文明最有代表性的省份,通过书写新的历史节点江西乡村的常与变,可以解码当下中国。


泥土就在我身旁:苇岸日记(上中下)

苇岸 著   冯秋子 编


苇岸日记从1986年1月1日记至1999年4月6日入院接受治疗止。1年为1辑,三册日记共14辑,总量近80万字,加上附录《苇岸书信选》《苇岸生平及创作年表》《苇岸作品的后续传播》等,全书总量90万字。他的日记多有对于大地道德信念、切身体验的自然与人文进程的叙述,及与作者交往的不同年代作家,他们的阅历、观念、创作状况和个人意趣,所处时代影响下的文艺现象,亲历半个中国的旅行见闻,阅读过的诸多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类著作。


在自然这边

哨兵 著


本诗集延续了诗人一贯的诗学追求和美学趣味,他以洪湖为主要描写对象,描绘了那里的风土人情,他近距离地与洪湖的水鸟、水生植物、渐次消失的渔村、日益繁华的县城生活在一起,其诗歌散发着传统和现代杂糅的气息。诗集如同一部洪湖的风物志和心灵史,以鸟类和植物直接入诗,并通过灵动、个性化的表达方式来状物、叙述、抒情,诗人在行文之间通过个性化表达激发了读者的想象空间,为读者展现了一个具有地域特色的洪湖世界。 





意象的帝国:诗的写作课

黄梵 著


作家、诗人黄梵潜心力作,揭秘创意写作,教你如何轻松学会写诗。王鼎钧、欧阳江河、灰娃联袂推荐!作家、诗人黄梵以文理兼顾的思维、四堂课的形式,总结其授课和创作经验,探究出适合汉语语境、自成体系的诗歌创意写作理论。



曹雪芹的遗产:

作为方法与镜像的世界

计文君 著


《红楼梦》是一部小说,更是一份珍贵的曹雪芹的遗产。著名实力派女作家、文艺学博士、红学专家计文君,10年潜心研究之作。被著名作家李敬泽称为“小说家里最懂《红楼梦》的”,被著名作家李洱誉为“红学”研究最高成就。




曹雪芹的疆域:

《红楼梦》阅读接受史

计文君 著


《曹雪芹的疆域:<红楼梦>阅读接受史》作者计文君以《红楼梦》为研究主体,从文化物种获取生存度的角度,勾勒了《红楼梦》从诞生到今天的传奇“经历”。本书为《红楼梦》研究普及读物,既有学术研究著作的逻辑性阐述,亦有生动有趣的表达,对中学生接受《红楼梦》原典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戏出年画(上下)

王树村 著


本书为美术史论家、民间美术收藏家王树村所著,收录了江苏、安徽、福建、四川、山西、河南、陕西、天津、河北等十省市最为精美的戏出年画,全面展现了各地的绘画风格、曲目及表演特色。在体例上,本书以“说戏”“说图”“细部欣赏”三种文字层次,深入戏出年画的精髓,表现出中国民间文化博大的内涵。



# 中国米食

陈东东  编著


《中国米食》分为米粒篇和粿粉篇两部分,米粒篇以朴素的饭团、粽子为开端,进入到饭菜混合的炒、烩、蒸、煮饭类,兼及粥品、焦米和锅巴的运用,酒酿和酒糟类的做法和活用。粿粉篇中,由各省年糕说起,进而了解粿粉食物的变形。全书记录的食谱及附带的应用法,可做出两百多道精彩米食。


《中国米食》动员数十位名厨及精于各省米食的专家,十多名编辑进行摄影、绘图、记录和实验工作,使这本食谱达到生动明晰、人人得而上手的效果,在全球华人地区引起极大反响。



张爱玲五十讲(修订版)

张均 著


《张爱玲十五讲》(修订版)是一部系统研究张爱玲之作,主要由四部分构成,分别为家族、记忆与现实,叙事的哲学与形态,虚无主义者的物质主义,文学史与经典化。作者注重学术史与论证逻辑,以张爱玲的作品以及有关张爱玲的研究资料为基础,探讨了成长经历、感情生活、家庭背景等对张爱玲及其作品的影响,研究了文字中的意象、服饰、色彩具有的象征意义等,得出张爱玲是一个物质主义的虚无主义者这一结论。




野棕榈

[美] 威廉·福克纳  著   斯钦  译

 


《野棕榈》是由《野棕榈》和《老人河》两部作品交织而成的一部作品,前者是一个爱情故事,后者是洪水中犯人救助受困者的故事。


福克纳在谈到这部作品时说:“我是像你们读到的那样,一章一章写下来的。先是《野棕榈》的一章,接着是大河故事的一章,《野棕榈》的另一章,然后再用大河故事的又一章来做对应部分。我想要同一个音乐家那样做,音乐家创作一个乐曲,在曲子里他需要平衡,需要对位。”两个情节完全没有联系的故事,交织奏响了一曲人性之歌,是福克纳作品中令人心痛至深的一部作品。


房间里的男人:顾彬诗

[德] 顾彬  著   海娆  译


《房间里的男人:顾彬诗选》精选了德国汉学家顾彬的四辑诗歌作品,让我们看到他对生命的爱,对存在的倾听,对他者的体认、宽容和同情。其中《房间里的男人》涉及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既有作者游学游历的痕迹,又有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和评价,其中充溢着诗人强烈的“同情心”;《临渊之悟》包括爱情、女人与记忆,受伤的语言、受伤的生命,悲哀中的快乐等;《动荡的安宁》是对日本文化和中国文化的一些思索,艺术上受到德国现代短诗和中国唐宋诗词的影响,语句简洁,追求意象;《猴子结构》中,诗人对中国古典哲学、美学的化用,对汉语表达和资源的吸收,使他和汉语言文化达成了一种“亲密性”。


比克瑙集中营的黎明

[法] 西蒙娜·韦伊  大卫·泰布尔  著

张洁 译


西蒙娜·韦伊是奥斯维辛集中营幸存者,曾拥有快乐的童年,进入集中营之后,她经历了摧毁人性的暴力和骨肉分离的悲痛。本书由纪录片的导演叙述、西蒙娜·韦伊自述、西蒙娜·韦伊与朋友们的谈话三部分构成。书中配有大量纪录片剧照与韦伊儿时和历史史实照片。


全书以奥斯维辛幸存者的视角讲述,留下珍贵的历史记忆。当韦伊谈起自己的遭遇、挣扎和努力时,貌似云淡风轻,却蕴含着一股深邃而超拔的力量。



婚礼的成员

[美]卡森·麦卡勒斯  著   斯钦  译


《婚礼的成员》是《伤心咖啡馆之歌》作者、著名美国作家卡森·麦卡勒斯的长篇小说代表作。故事发生在美国南方一座小镇,十二岁的少女弗兰奇是一个假小子,她的生活里只有爸爸、女佣贝莉尼斯和四岁的表弟约翰·亨利。步入成长期的弗兰奇感到孤独迷惘,她渴望去看世界,甚至去参军,于是让回来举行婚礼的哥哥和嫂嫂带她离开镇子就成了她唯一的心思。小说精准地描写了弗兰奇的孤独心理,包括家里的女佣贝莉尼斯以及小镇其他人内心的孤寂和苦闷。语言精练,简洁、传神地描述了人物的情感波动,被称为麦卡勒斯最成熟的作品。



器成天下:中国瓷器考

[法] 奥图·德·萨代尔  著   刘婷 译


瓷器的海外传播是中西文化交流史的重要一页。奥图·德·萨代尔是巴黎著名的收藏家,于1881年出版此书,书中对中国瓷器文化做了细致的考察,解释了诸多专业术语的意义,并详细阐述了瓷器的制作过程,瓷器的种类,瓷器上图画的特定主题。最重要的是,作者还介绍了中国瓷器在欧洲的传播与演化过程。此外,书中收录的欧洲著名收藏家的藏品图片,是19世纪西方出版的第一册中国陶瓷收藏图录。



天朝的封建官僚机制:古代中国经济和社会研究

[法] 白乐日 著  佘振华 译


按照作者不同时期的研究重点,本书分为社会与官僚制度、汉朝末年的危机、经济史和现代时间四个部分。这位眼界高远的历史学家以鲜活的学术研究风格、有目共睹的文字天赋,论述了古代中国这一大型社会的社会结构和经济结构。至少在西方汉学领域,第一次有人认真地研究了中国历史的经济结构。白乐日先生的汉学研究在法国汉学界首次引入了社会科学的视野与方法。该著作是法国汉学从人文科学延伸到社会科学的重要里程碑之一。


逍遥与散诞:十六世纪北方贬官士大夫及其曲家场域

[新加坡]陈靝沅 著   周睿 译


本书聚焦16世纪王九思、康海和李开先三位文官在远离官僚与政治舞台之后的退隐生涯,探求他们在悖理于当时文人士大夫正式写作文风的文艺创作中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创作“曲”这一边缘文类(包括剧曲和散曲)以寻求安慰和满足的具体情况。借助“文学场域”的理论,将“曲家圈子”作为散曲和剧曲研究的基本主体,可以很好地让我们了解曲在文人之间是如何创作、传播以及使用的,而这在研究单个作家时是难能一见的。


问题之书(上下)

[法]埃德蒙·雅贝斯 著

刘楠祺 译   叶安宁 校译


法国诗人、作家埃德蒙·雅贝斯《问题之书》首次中译本,一部“不属于任何类型,但却包罗万象”的跨文本作品。透过声光闪烁、意象与联想交织的诗化外壳,雅贝斯注入的是“寻根”式的思考和将自己献祭于被遮蔽的“无限”场域里进行“精神”再创造的“书写”求索的内核。纯粹译丛“埃蒙德·雅贝斯作品系列”代表作。



相似之书

[法]埃德蒙·雅贝斯 著

刘楠祺 译  叶安宁 校译


作品被列入西方正典,法国著名思想家埃德蒙·雅贝斯著作“埃德蒙·雅贝斯文集”之一《相似之书》中文版首次面世。共分为三卷,分别是“相似之书”“暗示·荒漠”和“不可磨灭·不能察觉”。书中充满了雅贝斯式的哲学思索,从语言到文学,从宗教到传统,焦虑与困扰在作者灵魂的拷问中不断明晰、坚定。纯粹译丛之“埃蒙德·雅贝斯作品系列”重要作品之一。



界限之书

[法] 埃德蒙·雅贝斯  著

刘楠祺 译  叶安宁 校译


《界限之书》为埃德蒙·雅贝斯代表作之一,共分为四卷,分别为“未被怀疑之颠覆的小书”“对话之书”“旅程”“分享之书”。作为一部介于诗歌、散文、格言警句与哲学随笔之间的跨文体实验作品,本书是雅贝斯的沉思之作,也可看作他的自言自语。在形式上,文本属于断简残编型,思维跳脱、风格特异;在内容上,着眼于对人的存在本质的思索和探询,具有思想深度和哲学洞见。



腋下夹着一本袖珍书的异乡人

[法] 埃德蒙·雅贝斯  著 

刘楠祺  译  叶安宁 校译


《腋下夹着一本袖珍书的异乡人》是法国诗人、作家、哲学和宗教思想家埃德蒙•雅贝斯“问题之书系列”的第十五卷,也是该系列的最后一卷。雅贝斯在书中提出了两个问题:一是何谓“异乡人”?二是我们对异乡人负有什么责任?他在作品中回顾了一个“异乡人”的一生(实际上是在回顾他自己的一生),并继续就流亡与荒漠、话语与沉默的主题进行思索和阐释。这是一部必不可少之相遇的书,它在我心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某种意义上讲,本书是一位异乡人的肖像,我曾在某天迷失了它的踪迹,然而,尽管本书是虚构的,但它仍有可能是我的肖像,而我却并不知晓。


我构筑我的家园

[法] 埃德蒙·雅贝斯  著 

刘楠祺  译  叶安宁 校译


《我构筑我的家园》是法国诗人、作家、哲学和宗教思想家埃德蒙•雅贝斯的第一部诗集,出版于1959年,收录了他自1943—1957年间创作的诗歌。雅贝斯的创作风格在法国诗坛独树一帜,其特有的以片段暗示总体的跳跃—抽象创作模式以及马赛克式的诗歌技巧,对20世纪的诗人和作家们产生了极其重大的影响。1987年,雅贝斯因其诗歌创作的成就而荣获法国国家诗歌大奖。更为重要的是,他对后现代诗歌以及对莫里斯•布朗肖、雅克•德里达等哲学家思想的影响,使他成为了后现代话语中最为重要的关键人物之一,并成为了众多专家学者研究的对象。



灰烬的光辉:保罗•策兰诗选

[德] 保罗·策兰 著    王家新 译


《灰烬的光辉:保罗•策兰诗选》由著名诗人、翻译家王家新教授精心编选和翻译,由约360首诗和部分策兰的获奖致辞、散文和重要书信集结而成。本书既充分展现了策兰一生创作的精华,又是王家新多年来翻译和研究策兰的心血结晶,对于策兰译介和中国当代诗歌的创作和翻译都具有重要意义。本书所附录的策兰获奖致辞、散文和书信,也为我们展现了一个痛苦而又卓异的诗歌心灵。


在乌苏里的莽林中(上、下)

[苏联]弗·克·阿尔谢尼耶夫 著

西蒙 译


影响著名作家张炜数十年创作、感人至深的自然主义“隐秘经典”,俄罗斯著名旅行家、地理学家阿尔谢尼耶夫通过实地考察,精心呈现100多年前乌苏里地区的特有风貌,处处可见作者对大自然的敬畏、热爱,人类如何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



肖沃奇怪故事集

[法]利奥波德·肖沃  著    张惟 译


《肖沃奇怪故事集》是爸爸肖沃讲给儿子鲁诺的故事。肖沃讲述的故事构筑了一个怪物、奇异生物与动物的国度,既表达了亲情、爱情、道德以及各种关系的建造,又在表达荒诞的同时表现了人类灵魂的瘀伤。他的作品寓言一样简短,诗意而平静,不露声色的批判,这是肖沃的典型风格。这些看似荒怪的故事,往往能比现实世界更能直达真实,引人深思。



纯粹好书


儿童粮仓”系列丨杨先让·黄河十四走 杨先让文集 徐悲鸿扬之水·定名与相知丨王学泰作品系列 “水浒”识小录丨王鼎钧 春秋花果:王鼎钧自选集丨王树村·戏出年画丨半夏· 悬铃木咖啡馆 与虫在野丨刘醒龙·天行者 秋风醉了 寂寞歌唱丨黑陶·江南三书” 中国册页 夜晚灼烫 在阁楼独听万物密语  冯秋子主编 未曾消失的苇岸:纪念丨燎原主编系列诗集 海子·神的故乡鹰在言语 昌耀·我从白头的巴颜喀拉走下丨自然主义译著系列 毛罗·科罗纳 貂之舞 山林间 劳伦斯·安东尼 格雷厄姆·斯彭斯 象语者丨张清华·海德堡笔记庞余亮·半个父亲在疼丨闻中·吉檀迦利丨张锐锋·卡夫卡谜题萧耳· 中产阶级看月亮 锦灰堆美人计 樱花乱计文君· 曹雪芹的遗产 曹雪芹的疆域 化城喻 问津变于赓哲·唐开国朱夏妮·新来的人新九叶集周晓枫散文系列·河山 收藏 斑纹聂晓华·生别离上古迷思:三皇五帝到夏商汉声·松阳传家苏七七·光与真的旅途:电影笔记二十四则茅野裕城子·韩素音的月亮丨布鲁诺·舒尔茨·鳄鱼街丨埃德蒙·雅贝斯 门槛·沙丨江子·去林芝看桃花丨刘可牧·七千里流亡丨荆歌·日月西东:从苏州到马德里丨庞培·碗和钵丨赵波·云上丨彭程作品系列 丨 弗·克·阿尔谢尼耶夫·在乌苏里的莽林中丨樊国宾·仁慈江湖|黄梵·意象的帝国:诗的写作课丨更多纯粹好书&相关资讯请查看公众号下方菜单栏
● END ●

点“在看”给我一朵小黄花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