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清明寄哀思 | 今年离开我们的院士、杰青

来源:学术桥综合整理自网络

又是一年清明!


今年已有8位两院院士、3位国家杰青与世长辞。他们献身科研,一生尽瘁。这些“国之脊梁”,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清明之际,我们在此悼念缅怀。


深切缅怀 · 徐性初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无党派人士,我国精密机床设计及工艺专家,原机械工业部(局)科技委员会高级工程师徐性初同志,于2022年1月1日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

徐性初(1934年1月7日-2022年1月1日),出生于江西南昌,精密机床设计及工艺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生前任工业部科技委副主任、机械科学研究总院名誉院长。长期从事精密计量及精密量仪研制和精密加工及超精密机床的设计及制造工作,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等。


1951年,从南昌市第一中学毕业,考入大连理工大学机床及工具专业;1955年,从大连理工大学毕业后进入机械工业部二局设计处工作,先后担任技术员、工程师、高级工程师、研究室主任、副总工程师、所长;1988年,先后担任第七、八、九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2022年1月1日,徐性初同志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


深切缅怀 · 潘自强院士

据“中核集团”微信公众号消息,2022年1月19日,中国核工业功勋奖章获得者、中核集团科学技术委员会名誉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潘自强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5岁。

潘自强是辐射防护和环境保护专家,对我国辐射防护学科体系和基础结构的建立、开拓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据中国工程院官网介绍,潘自强生于1936年6月,湖南省益阳市人,195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


公开资料显示,潘自强曾任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环境学会核安全和辐射环境专业委员会主任、联合国原子辐射效应科学委员会中国代表等职,兼任中国原子能研究院研究员、辐射防护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兼职教授,香港天文台科学顾问等职。


在我国辐射防护学科发展初期,潘自强于1963年提出了我国的实用保健物理学框架,在保证核武器研制和核能发展中,完成了多项监测技术和方法。自上世纪70年代,潘自强率先开展、参与并指导完成了“全国环境天然放射性水平调查”,主持完成了“中国核工业30年辐射环境质量评价”等工作。


80年代初,潘自强发表了“制订核电站辐射防护的原则和主要数值限”等文章,在秦山核电站选址的环境影响审查中起了重要作用,从那时起步并延续至今的“能源与环境”的系统研究,为我国核电环境影响评价提供了技术基础。


1997年,潘自强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潘自强积极推动“辐射事故和应急体系”的建立,在辐射防护法规和标准体系的建立方面作了开拓性工作,多次主持编制“国家辐射防护标准”。提出了“放射性废物管理应以地质处置为中心的观点”,奠定了我国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的基础,为培养辐射防护人才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深切缅怀 · 戴永年院士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著名矿冶学家,昆明理工大学教授戴永年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22年1月27日18时16分在昆明逝世,享年92岁。 

戴永年,1929年2月生于云南昆明。1948年12月加入云南民主青年同盟,1949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1年从云南大学矿冶系毕业后留校任教,1954年随云南大学矿冶系调整进入昆明工学院工作。1956年由中南矿冶学院冶金系研究生班毕业后,在昆明理工大学任教。曾任昆明理工大学教授,真空冶金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中国有色金属学会资深常务理事。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戴永年是我国有色金属真空冶金领域的先驱,发展了金属真空气化分离理论,形成了有色金属真空冶金理论体系;发明了内热式多级连续蒸馏真空炉和卧式真空炉,改革了锡、铅、锌、锂、多晶硅冶金部分传统生产技术,经济效益显著,其主持研究的锂离子电池材料已产业化。他在有色金属真空冶金领域的研究成果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主持编写了我国第一部《锡冶金》教材,被列入国家优秀科技书目。


深切缅怀 · 朱兆良院士

土壤农业化学、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员朱兆良,因病医治无效,于2022年1月30日在南京逝世,享年90岁。  

朱兆良,1932年8月21日出生于山东青岛,1953年8月毕业于山东大学,1953年9月起在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工作。199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朱兆良是著名的土壤农业化学家,开拓并发展了我国土壤氮素研究领域,在土壤供氮理论及农田氮肥施用策略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并在国内外产生了重要影响,为农业生产中氮肥的合理使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应用方案,为国家粮食安全保障和农业环境保护作出了突出贡献。


躬身大地近七十载的朱兆良,始终保持着对学术的热爱与追求:“科学研究是探索未知,科研人员既要有严肃、严密和严格的学风,又要有敢想、敢干和敢闯的精神。二者不可缺一。”


深切缅怀 ·梁好均教授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系梁好均教授于2022年2月11日13时10分在安徽合肥不幸逝世,享年59岁。

梁好均,1963年5月生于吉林,博士,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研究员,中科大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系教授,能源材料化学协同创新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2005年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990年12月于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获博士学位。2002年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1999.12-2000.8月香港中文大学化学系访问学者;2000.12-2001.9英国Loughborough大学材料系访问学者;2003.9-2003.11美国SUNY Buffalo大学生物物理系访问学者。第十、十一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高分子科学部评审专家。


梁好均教授专注于DNA分子机器及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DNA大分子组装及生物传感器,从软物质角度研究细胞基因编辑、转录调控机制,CAR-T免疫治疗,细胞-细胞相互作用,以及凝聚态物理理论计算与模拟等相关领域的研究,在上述领域取得了系列科研成果。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973计划等研究课题。梁好均教授已在P. Natl. Acad. Sci. USA, J. Am. Chem. Soc., Angew. Chem. Int. Edit., Adv. Mater., ACS Nano, Nucleic. Acids. Res.等高影响力学术期刊发表论文两百余篇。


深切缅怀 · 毛用泽院士

核技术应用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毛用泽,因病医治无效,于2022年3月6日在京逝世。 

毛用泽(1930.9.1-2022.3.6) 中国工程院院士馆 资料图毛用泽(1930.9.1-2022.3.6)核技术应用专家。浙江省宁波市人。195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进入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进修核物理,1954年结业。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防化研究院研究员。参加创建了我国首次核试验早期核辐射与放射性沾染效应参数测量技术、现场辐射防护监测以及高空核烟云取样技术,并组织指导现场实施。参加创建并发展了我军核监测专业的核爆辐射防护剂量学、核爆探测学、核监测装备系列与军用标准化等,获一批重要科研成果。参加创建我国核电站场外应急辐射监测的科学技术研究。参加创建我国核仪器标准化技术研究,取得了一批国家标准等重要成果。建立了完整的核监测专业系统研究与研究生培养基地与队伍,培养了一批高级专业技术人才。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深切缅怀 ·陈敬熊院士

据中国航天科工二院发布的讣告,3月16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电磁场理论和天线设计专家陈敬熊,因病医治无效,于2022年3月16日3时56分在北京逝世,享年101岁。

陈敬熊,1921年10月出生于浙江省镇海县,1947年6月毕业于上海大同大学电机系,1950年6月在上海交大电信研究生毕业。曾担任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科技委顾问,航天工业总公司第二研究院研究员,航天工业总公司第二研究院23所副所长,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陈敬熊是我国第一代航天人,曾为我国第一枚国产地地导弹研制导弹天线,让“1059”导弹成为“有的之矢”;带头攻克了我国第一枚地空导弹“543”制导站的研制难题,该制导站应用在红旗一号、红旗二号、红旗二号甲武器系统,承担起新中国成立初期保卫祖国领空的神圣职责;在我国空天防御系统研制起步期承担起“101”雷达、“102”雷达、“715”雷达的研制任务,取得了一批重要研究成果,相控阵雷达等多项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


深切缅怀 · 韩克利研究员

据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韩克利研究员,于2022年3月17日7时30分在大连不幸因病逝世。享年59岁。韩克利研究员1998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的支持,2021年入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候选人名单。

韩克利,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83年山东大学物理系获理学学士学位,1986年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获硕士学位,1990年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获博士学位。1998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的支持。主要从事复杂分子体系反应动力学,研究方向包括:(1)复杂体系激发态动力学理论与实验研究;(2)能源材料动力学机理研究;(3)时间分辨光谱仪器的研发。在JACS、Angew. Chem.、PRL、Nat. Protoc.、Acc. Chem.Res.、等学术刊物上发表SCI学术论文四百余篇,申请和授权发明专利50余项,多次入选汤森路透和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用科学家名录。主编了多部中英文专著。主持完成20多项国家基金项目。曾荣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两次荣获辽宁省自然科学一等奖。2021年入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候选人名单。


深切缅怀 · 文圣常院士

著名物理海洋学家、我国海浪研究的开拓者、中国科学院院士、原山东海洋学院院长、中国海洋大学教授文圣常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2年3月20日在青岛逝世,享年101岁。

文圣常,1921年11月1日生于河南光山。1944年毕业于武汉大学。1947年毕业于美国航空机械学校。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文圣常长期从事海浪理论和应用研究,是我国最早从事海洋科学研究的科学家之一,长期致力于海浪研究和物理海洋教育事业,为开拓和奠定我国物理海洋科学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他在海浪频谱、海浪方向谱、海浪预报方法研究和海浪数值模式研究等领域成果丰硕。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他提出了“普遍风浪谱及其应用”的著名论断,被誉为“文氏风浪谱”;其后,在涌浪研究中又提出了“涌浪谱”的理论。他撰写的《海浪原理》和《海浪理论与计算原理》,成为指导国内外海浪理论研究的重要专著。


深切缅怀 · 张子仪院士

著名动物营养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子仪,因病医治无效,于2022年3月23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7岁。 

张子仪,1925年3月4日出生,祖籍山西。1948年毕业于日本京都大学。1948至1952年在该大学研究生院攻读动物营养学。1952年回国。


作为我国当今饲料营养科学的领军者和我国饲料工业及现代化养殖业的主要铺路人之一,张子仪曾应邀为有关农业、技监、内贸、科技、环保等部委的科技咨询项目担任顾问,献计献策,先后获国家、部级科技进步奖16项(其中主持14项),中华科教基金会杰出贡献奖等多项奖励。


曾兼任第七、八届全国政协委员、全国饲料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动物营养重点实验室顾问、动物营养学会名誉会长、中国饲料工业协会副会长等。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新中国成立初期,张子仪克服种种障碍,历时一年,于1952 年8 月取道香港回国。多年后他回忆说:“从个人得失出发,即使继续留在国外,不过凭添个‘博士’头衔,社会地位、个人生活条件会好一点,但不可能有更大作为”。是祖国的召唤使他决定重新设计自我,报效祖国,“以慰或冤死敌狱或捐躯疆场的千百万同龄人在天之灵,此乃人生无悔之起步”。


深切缅怀 · 周剑峰教授

 2022年3月27日,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委会主任委员、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血液科主任、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周剑峰教授因突发冠状动脉夹层破裂,医治无效逝世,年仅57岁。

周剑峰教授1997年毕业于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血研所获得血液学博士学位。1998年6月至2001年7月在美国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Chicago 医学中心进修肿瘤分子医学。


归国后,他带领团队不断攀登血液病治疗高峰,他是国内CAR-T细胞治疗领军人才之一,是EBV相关淋巴瘤诊治的开拓者。为人谦虚、医德高尚的他,更是患者眼中的“救命侠客”。在2022年召开的第二届中国血液学科发展大会发布了2021年度中国血液学十大研究进展。周剑峰教授团队“应用全人源抗 BCMA CAR(CT103A) 治疗复发/难治多发性骨髓瘤的系列研究”获得殊荣,这也是该团队继去年首届获奖后的再度获奖。

多说几句:


近年来,科学家们正值科学事业的鼎盛期却遗憾地早早地离开人世,回看他们的死因,对外公布的结果不是因病去世、突发疾病,就是猝死,并非意外死亡。痛惜!


中国科协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科技工作者的平均工作时长为8.6小时,最长工作时间每天16小时。


高学历者每日工作时间更长,睡眠缺乏情况严重,博士学历的科技工作者每日平均工作时间最长,为9.29小时。另一方面,博士和硕士学历的科技工作者每周花在运动上的时间都不足5小时,显著少于其他学历群体。


国内科技界近日再度关注科学家健康问题,并呼吁“对科技工作者的尊敬不应只停留在意向与宣传层面上,而应该实实在在地关注他们的工作状况以及心理健康状况,从制度安排上为他们松绑。”同时,要为那些长期超时工作,陷入精神压力困境中的科研人员提供必要的心理援助以及健康指导。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恳请各位科技工作者在繁忙的科研工作中,偶尔给自己“放个假”,对自己“好一点”!


关注学术桥,关注科研人员发展责编:Hannah本文内容及未标注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分享之用,不代表本公众号观点。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或者请留言通知我们删除。欢迎投稿,分享博士求职、面试、发展经历和感悟,指点科研、学术、项目和奖项经验和体会,来稿和内容合作微信:yeziwuyuxin,信箱:qiaoqiao@acabridge.edu.cn。

关注学术桥:联结全球 汇聚人才

延伸阅读

曾入职上海交大,被饶毅怒怼!诺奖得主、HIV病毒发现者吕克·蒙塔尼去世

突发!《科学》前主编,斯坦福大学前校长因新冠肺炎去世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