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正青春·毕业生专访 | 王婧:探寻是为了增加生命的厚度,找到最终的自己


正青春·毕业生专访



· 编者按 ·


台湾著名漫画家蔡志忠先生曾表示“大多数人在生活的跑道上都盲目的跟着别人跑.我觉得,要紧的是先停下来,退到跑道边,先反省自己,弄清楚‘我是谁,我能做什么?我怎么去做?然后,按照自己的方式去跑。”找寻自我是一个永恒的人生话题。


本期“正青春·毕业生专访”带你走近港中大(深圳)人文社科学院首届本科毕业生——王婧,与你分享她在大学四年里探寻自我的宝贵经历。




王婧



2016级人文社科学院、学勤书院

翻译专业

高中毕业于北师大二附中

毕业后将赴宾夕法尼亚大学

攻读社会政策硕士学位



导语

王婧用“每年做一点不一样的事情”来形容她的大学四年。大一大二时,她作为海外志愿者组织——港中大(深圳)AIESEC的副会长(VP),和团队的小伙伴们一起学习其中的运作模式,创新管理模式,并在一个假期的时间向海外分部送出了40名志愿者。同时,她也选择用脚步去丈量这个世界,从广州到上海,从印尼到英国,她乐于和朋友们一起规划旅行的路线,在旅行中探索不同的文化,在交流中产生不一样的火花。进入大三大四后,她也开始不断摸索自己的人生新方向,做RA,找实习,在不同的尝试中明确自己的目标。



志愿者:争取、突破、挑战


王婧用了三个关键词来形容她的志愿经历,“争取”、“突破”和“挑战”。



凭借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还是大一学生的王婧怀着竞选VP、突破校际限制的目标,向有经验的学长学姐寻求帮助,并快速学习志愿者组织的活动流程和团队管理,分析可能存在的问题并寻找可行的解决方案。最终,成功竞选为VP。


提及自己的竞选经历,王婧引用了《哈利波特》中邓布利多的一句话:“决定你成为什么样的人,不是你的能力,而是你的选择。”正是因为王婧选择努力争取,才有机会登上更大的平台,得到更多的锻炼。



王婧与印尼万隆六周国际志愿者合影



如何领导一个刚建立仅一年的志愿组织是王婧和她的团队当时面临的最大的问题。他们只能不断地自我学习和摸索。为了更好地学习相关流程,王婧特意飞去上海参加会议。在那次大会上,王婧通过不断与其他高校的VP交流,学习到了不少组织运作的经验,和大家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王婧和成员相互支撑、共同战斗,在一个假期的时间便吸引到40名志愿者前往到海外进行志愿者活动,这相当于一次性完成了其他分部一年的目标。同时,王婧突破已有的随机分组模式,把负责人和志愿者按照地区进行分组,既提高了工作效率,也降低了操作出错的概率。


成为副主席后,王婧常常需要在完成学业后,和团队的小伙伴们不停地开会探讨解决方案。和小伙伴们并肩作战的那段日子,也成了王婧关于大学最难以忘怀的日子。






探索:用脚步去丈量这个世界



王婧喜欢用脚步去丈量这个世界,感受每一片土地的独特之处,从中汲取养分,以便下一次更好地出发。“和朋友一起规划旅行路线,对于我来说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因为你可以从中了解非常多的东西,有非常多不一样的体验。在这个过程中你可能会需要解决很多问题,也需要很好地去规划自己的行程。”


这四年,王婧去过广州的上下九步行街体会粤式风情,去过厦门的鼓浪屿感受文艺浪漫,去过印尼的巴厘岛体验海岛风光,也去过英国的爱丁堡了解古堡童话。她也曾在大二暑假前往剑桥大学修读暑期学分课程,“一是为了体验世界顶尖学府的教学方式,二是为了了解自己是否适合继续出国读研。”









剑桥大学Pembroke学院图书馆

摄影/王婧


交流:保有思考能力的小秘密



对于王婧来说,与人交流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因为在与人交流的过程中,能够倾听到别人的想法和理解,同时,在讨论当中又能够形成自己新的想法。这是一个既有输入又有输出的过程,也是她能够一直保有思考能力的小秘密。


在剑桥上暑课时,王婧选择了Employability and Self Branding 这门课。在这门课上,她学着用更有创意的方式来认识自己。老师在课上提到平时会随意做一些笔记,记下瞬时的灵感,她说突然就有了一种被启发的感觉。在Seminar上,王婧和几位来自不同大学的同学互改简历,也在这个过程中探讨未来的职业导向和职业规划。王婧说,在这个过程中,她渐渐明确了自己的目标,心中也有了关于未来更清晰的想法。


平日里,王婧也非常喜欢主动与教授们进行交流。“老师们都会非常真诚地提供很多建议和想法,带给我非常多的启发和新的思考。”王婧特别提到了雷仕伟博士和韩雨晨博士。她有一次向雷老师咨询期末论文,“城门开》讲的是老北京的故事,而雷博士又恰巧知道是北京人,所以在结束咨询后就特意把有北岛签名的《城门开》借给。” 在那个期末季,雷老师递给她的那本讲着家乡故事的文集,让那个有些许疲惫和焦虑的王婧瞬间就有了温暖踏实的感觉。王婧在大一时就修读了韩雨晨博士的社会学导论。因为一直将人文社科作为自己的专注领域,王婧选修了很多韩博士主讲的课程,也和韩老师保持着很紧密的联系。王婧特意提及,她被韩老师的人文精神所打动,在大四申请季感到非常迷茫和无助的时候,就会去找韩老师聊聊天,哪怕只是简单的几句,也带给了她莫大的安慰和鼓励。她希望学弟学妹们能够把握在学校和老师交流的机会,因为真的能够从中获益良多。






王婧与同学合影



关于未来:万事皆有机遇



大学毕业后,王婧选择前往宾夕法尼亚大学攻读社会政策硕士项目。面对2020年的意外开局,王婧显得非常的轻松和乐观,在她看来,万事皆有机遇,学会在不同的境遇中,找到其中的积极面并为自己努力创造机遇才是最重要的。


回首大学四年,王婧感恩港中大(深圳)提供了自由、多元的环境,让自己在四年中有了更多突破和尝试。王婧鼓励学弟学妹们在大学的四年中做更多不一样的尝试,因为一切探寻的过程,不仅仅增加了生命的厚度,也是为了找到最终的自己。






王婧在大学图书馆留影




对学弟学妹说

回首大学四年,王婧感恩母校提供了自由、多元的环境,让自己在四年中有了更多突破和尝试。王婧鼓励学弟学妹们在大学的四年中做更多不一样的尝试,因为一切探寻的过程,不仅仅增加了生命的厚度,也是为了找到最终的自己。




-End-


传讯与公共关系处出品

采访、撰文:刘逸晨(2017级人文社科学院、思廷书院)

排版:许甘露(2018级人文社科学院、祥波书院)



“正青春·毕业生专访”

更多精彩,敬请关注大学公众号



READ

MORE




点击下方标题 浏览更多


人文社科学院毕业生

王婷婷:尽量做好生活中的每一件事

李雪薇:以梦为马,一路花开

施锐朱宁:一个人要活得像一支队伍

陈子洲:让灵魂更有趣

时希洋:做一名有潜力的译者

韩焜镁:“译”于“言”表 务实出真知

简洁:从口译到传媒的“目标攀登者”李卓文:热爱语言的追梦人杨心怡:多元视角看世界


理工学院毕业生

肖子恒:责其所难,则其易者不劳而正

周芳逸:桃李年华,落子无悔

顾津锦:想与全球科学家赛跑的"争锋者”

宋怡:勇敢从容,坚定目标

朱航:合理规划,锐意进取

蔡文婧:在舒适区外的自我挑战都是高光时刻

李旻澄:乘风好去,清光万里

徐霖宁:鲜有人行的路

夏丁林:向往生活,音乐与我

王捷:科研是一场长跑,要勤于思,敏于行

叶晓星:Make a Difference

李肖鹏:从迷茫到收割世界名校的全奖直博offer

兰一帆 :在转专业中重新找到自己的热爱

刘卓扬:循此苦旅,以达天际

丁宣语:拥有诗意的世界

沈子杰: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到华为软件开发工程师

李雨晴:我的大学是一个探索人生方向与志业的四年

黄志伟:在实践中理解生活

胡然:在这里化理想为现实,奔赴人生的下一场

洪一舸:大学四年都沉浸在学术的海洋中

梁杰淳:在交叉领域探索未知

仇佳怡:乘风破浪,探索无限



经管学院毕业生

尹梓芊:从供应链跨界到工程师

高颜铭:不经思考的人生不值得活

漆天:兜兜转转,在试错中成长

李松浩:保持不懊悔也不羞耻的平和与喜悦

王艺霖:脚踏实地追梦的“游戏玩家”

华嘉璐: 商科学生的另一种路径——“商科+法律”

张欣怡: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黄晋涵:从港中大(深圳)到麻省理工,每步都脚踏实地

龙悦: 用热情拥抱挑战的旅行家

陈乐琦:为期三年的大学轨迹自由而充实

肖文哲:我就是我,不一样的烟火

向欣桐:感恩现在拥有的,努力奋斗想要的



Pick你心目中的王牌专业经管学院金融工程专业理工学院人文社科学院数据科学学院生命与健康科学学院 




CUHK-Shenzhen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 

结合传统与现代  融会中国与西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