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张忱石 | 明嘉靖《永乐大典》的重录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国家古籍保护中心 Author 张忱石

《永乐大典》是在南京文渊阁纂修的,文渊阁又是当时皇家藏书的地方,所以修成后就贮藏在文渊阁的东阁里。永乐十九年(1421年)北京新宫建成,迁都北京,明成祖命令从南京文渊阁的藏书挑选了一部分运来北京,暂时收贮在左顺门的北廊下,直到正统六年(1441年)才移入北京的文渊阁。《永乐大典》大概是同时从南京运来北京的,由于特别重视,运到北京以后就贮藏在文楼。
永乐七年十月《永乐大典》清抄完毕后,有人提议过刊刻,明万历间南京国子祭酒陆可教又建议交各省督抚分批刊刻,都因“工费浩繁”,只好作罢,只是重录过一部。
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宫中发生了一次大火,三殿被烧毁,文楼在三殿附近,明世宗一夜下了三、四道命令,由于抢救及时,《大典》得以保全。明世宗是非常喜欢《大典》的,案头常备置数十册,经常翻阅。为了防止不测之虞,明世宗很想重录一部,多次同建极殿大学士徐阶谈过。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秋,正式决定重录,任命礼部侍郎高拱、左春坊左谕德兼侍读瞿景淳为总校官,中允兼翰林院编修张居正,翰林院修撰林燫、丁士善、徐时行,翰林院编修吕旻、王希烈、张四维、陶大临,检讨吴可行、马自强等担任。为了物色善书人,吏、礼两部主持了“糊名考试”,招收儒生程道南等一百零九人,并为重录工作增置了服务设施和人员,如:内府御用监调拨了画匠、砑光匠、纸匠等,顺天府提供砚台、水罐、笔墨,惜薪司供应取暖的木炭,光禄寺负责酒饭,翰林院支付书写人员“月米”,此外还配备了警卫人员。
明世宗朱厚熜(1507—1567)
重录时还订有规章制度,规定缮写人员晨入晚出,每次领取《大典》必须登记,不许私自携带外出雇人代写。每人每日抄写三页,“如遇差错,发与另写,不拘一次二次,只算一页”,发现有混报怠工者,要“罪坐各官”。每册《大典》重录完毕后,于册后注明该册重录总校官、分校官、写书官及圈点人员姓名,以示各人职责。我们今天查阅《大典》,没有发现丝毫挖改涂补的痕迹,可见当时是严格执行了规章制度的。
重录工作整整用了六年,直到明穆宗隆庆元年(1567年)四月方才完成。重录副本与永乐正本的格式装帧完全一致。重录之初,徐阶认为《永乐大典》是上万卷的巨帙,不是短时间里能完成的。他主张只要抄一部副本就可以了,所以在版式上不必仿照原书,只照经书尺寸,书法也可不拘。后来他翻检《大典》时,发现有大字小字,又有山川、宫室、草木等图形,觉得如果版式一动,行款图画都要变动,反不如照原样摹写来得方便,这才决定重录本全仿永乐抄本。据见过永乐抄本的徐阶说,永乐本还要讲究,他赞叹说:“旧本缮写得太好了,要找这样的钞写人已是很难的呀!”
重录之后,《永乐大典》有了两个抄本,一般人称重录本为“嘉靖抄本”或“副本”,永乐间修纂本为“永乐抄本”或“正本”。正本大概仍归藏文楼或文渊阁,副本贮藏在新建的皇史宬。
还有两个问题,需要澄清,即到底重录几部和正本是否送归南京?由于过去一些典籍记载错误,造成不少误解。《四库全书总目》说,“选礼部儒士程道南等一百人,重录正副二本”,并注云“事见《明实录》”。今查对《世宗实录》,只是说“上意欲重录一部”,并没有说二部,《总目》称“二本”,肯定是弄错了。依据当时重录时每人每日三页的速度计算,估计到隆庆元年可以抄成一万一千八百本,这与《大典》实数一万一千九十五本,相差无几,也只可能抄成一部。《四库全书总目》又说,重录完毕后,“仍归原本于南京”,这也是错的。早在隆庆元年之前一百一十九年,即明英宗正统十四年(1449年),南京文渊阁已被大火烧毁,原本送归南京之说,自然不能成立。至于在缮录永乐正本之前的原稿本,大概一直存放在南京文渊阁,倒极可能在正统年间那场大火中化为灰烬了。
本文选自“国家珍贵典籍史话丛书”《永乐大典》史话张忱石著,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出版

弘文


『热门阅读』

张忱石 | 修纂《永乐大典》的组织机构及主要人员

张忱石 | 《永乐大典》正本之谜

《典籍里的中国·永乐大典》里直击心灵的两首诗,在这里!

珠还合浦 历劫重光 | 《永乐大典》的聚散离合与国家图书馆的保护利用

一位国际友人与《永乐大典》的不解之缘——记英国牛津大学博德利图书馆何大伟先生

一波三折的“拨交”——国家图书馆入藏第一批《永乐大典》始末

陈红彦:说不完的《永乐大典》

《永乐大典》国内影印出版情况

■ 文章来源: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公众号
编辑 | 田秀丽监制 | 隋阳审核 | 弘文

 点击"阅读原文",到国图出版社官方微店购买;或联系发行部:010-88003146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