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努诺·朱迪斯:我曾两次到访中国,亲身了解到诗歌在一个古老的文明中所享有的崇高地位 | 纯粹新书

朱迪斯 吉狄马加 纯粹Pura 2023-06-04


🌟 文末福利:来自纯粹读书社区群的邀请

敬请仔细读完本条推送,文末有赠阅福利哦


世界的重量
作者:[葡萄牙]努诺·朱迪斯 著  姚风 译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纯粹Pura
出版时间:2022-11

世界著名诗人、2022年度“1573国际诗歌奖”获得者努诺•朱迪斯,根植于深远文化背景和谱系,不仅擅长从日常生活经验出发,捕捉诗性的零光片羽,更长以智性的目光审视和思索人类生活的境况。努诺·朱迪斯既有浪漫主义情怀,也惯于穿越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边界,记忆、时间、语言、历史、自然、爱情、宗教、死亡、童年、艺术等,语言杂糅混合,诗歌和散文两种语言风格互为交织,弱化抒情和叙事之间的边界,从而让文本获得更为自由的生长空间,形成一种宽广的互文性语境。除诗歌创作外,朱迪斯在小说、散文、戏剧、文学研究与诗歌批评方面成果丰硕,曾多次获得国国际重要文学项奖,其中包括智利“巴勃罗·聂鲁达诗歌奖”、西班牙“伊比利亚美洲索菲娅皇后诗歌奖”等。

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纯粹Pura 出版的诗集《世界的重量》,收录了葡萄牙当代著名诗人努诺·朱迪斯自选的跨越其不同创作时期的诗作共计七十七首。内容涵盖自然、爱情、哲学、艺术及诗歌理论等,如《飞鸟》《爱情》《哲学》《制作蓝色颜料的配方》等。其作品蕴含着渊博的学识、沉静的哲思和抒情的诗性,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语调。时而消除诗歌与散文的边界,以叙事性的方式呈现诗意;时而穿越古典与现代,在不同的时空维度中营造跨越性的诗歌背景。

——纯粹君


努诺•朱迪斯

词语的重量与传统和现代的建构
——2022年度“1573国际诗歌奖”颁奖词
文/评委会主席 吉狄马加

葡萄牙拥有深厚悠久的诗歌传统,文学史上优秀的诗人层出不穷,群星闪烁,路易·德·卡蒙斯、费尔南多·佩索阿、埃乌热尼奥·德·安德拉德、索菲娅·安德雷森更是代表了不同时期的葡萄牙诗歌的最高水平以及对世界的影响。毫无疑问,在今天努诺·朱迪斯便是承继和发扬这一传统的诗人,自从他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发表处女作诗集《诗的概念》开始,便引起强烈关注,从而开始了漫长而持续的创作生涯,迄今已经出版三十三部诗集,成为当今葡萄牙诗歌最具代表性的诗人之一,在国际文学界也受到高度认可。

努诺·朱迪斯的诗歌写作根植于深远的文化背景和谱系之中,写作题材广泛而多样。他穿行于历史与现实、传统与现代、远方与当下,以丰盈的想象力和强大的词语调度能力触及并对应日常生活的经验,在审视、批判、反讽或者戏剧化的场景中确立抒情与叙事交织叠加的美学原则,捕捉和发掘词与物之间的微妙与能量,让诗歌在时而简朴澄明、时而混沌神秘的语境中生成。他回溯并触摸葡萄牙民族在历史中留下的光荣与衰颓的记忆,审视并思考国家在时代的嬗变中所折射的镜像,通过对个人经验敏感而冷静的书写去勾勒民族精神的面貌。


著名诗人吉狄马加在加西亚·洛尔迦故居

与此同时,他深切地关注人与世界的关系,以自由精神和人文情怀呈现和反思个人如何在“人间戏剧”的舞台上扮演自己的角色。作为学识渊博的学者,他熟稔西方传统文化的遗产并沉潜其中,结合现代人的感受和智性给古老的神话和传说带来不同的诠释。他心存谦卑和敬畏,善于聆听经典大师穿越时空的声音,通过解读他们的文本从而提炼深具现实感的诗意。他迷恋词语的力量,也是一位勤勉的词语劳作者,对诗学的重构具有深入而独特的思考和见解,并把它们铺垫为个人写作的底色。他的写作体现了诗歌写作所面临的难度,以及挑战这种难度所做的种种努力。

有鉴于此,我们将2022年度“1573国际诗歌奖”颁发给当代葡萄牙诗歌杰出代表之一的努诺·朱迪斯。

(2022年10月25日)


《世界的重量》展示

获奖感言


文/努诺·朱迪斯 译/姚风

我首先衷心感谢评审委员会和赞助商把“1573国际诗歌奖”颁发给我,以表彰我的诗歌创作,我深感荣幸。一个奖项不仅是对我们所做的工作的认可,也是对我们坚守诗歌之路的一种鼓励。如果说我坚持不懈地走在这条路上,是因为对我来说,诗歌是寻找一种世界性语言的途径,以超越我们自己的语言和文化的限制,从而抵达那些希望通过阅读诗歌,为心中的焦虑寻找答案的读者。诗歌,从我们开始阅读的那个时刻,便走进我们的生命,其意象和思想便把梦想与现实融为一体,让我们以一种更深入、更洞彻的方式去审视世界。我曾两次到访中国,亲身了解到诗歌在一个古老的文明中所享有的崇高地位。我结识了许多中国诗人并成为他们的朋友,还和许多读者、听众进行了交流。这个奖项会加深我与中国、与中国诗歌的联系。中国古典诗人对意象的重视和对自然的敬畏让我获益匪浅,而中国当代诗人也在世界诗歌中占有突出的地位,因此我为自己可以沿着先辈诗人的足迹前行而心存感激,也为可以与我敬佩和尊重的这个伟大国家的诗人结为知己而感到欣慰。


《世界的重量》内页

深度阅读


文/努诺·朱迪斯 译/姚风

人的证明

老人一边卷烟,一边把食指上沾满的唾液
抹在桌面上,有谁会留意老人
这细微的行为呢?就在两天前,我坐在
这里的一个角落,写着宗教随感
和一首哲理意味的诗歌;尔后我写累了,
便用铅笔在磨损的木制桌面上涂涂画画。
此刻,咖啡的残渍和老人留下的唾液
已把这些平庸的涂鸦变成
真正的神话符号。烟草燃起的烟雾
如久远的薄雾,笼罩着这些老人,
时而有客人来到角落,压低声音交谈, 
我不禁联想到巫术、咒语或者
来自另一个世界的幽灵。
因此,只要路过我都忍不住走进去,
一天一次或两次:坚持我在无意识中开始的
这个癖好;况且还能听到老巴克斯[1]讲故事,
这些故事让我口干舌燥,昏昏欲睡。
但在这个外省小城的冬日里,
除了饮咖啡,喝烧酒,
听老人们神吹海侃,
还能做些什么呢?


《世界的重量》内页

旅行归来

结束几个小时的旅行,我说 “我爱你”,
而你站在那里,只是左手撑着墙壁,
右手扶住我的肩膀。这样的情形
会让我断定:我日后的个人生活
失去了确定的方向,
但并非出于这个,或者其他原因
我才明白问题一旦出现
就会引起连锁反应。
末了,你把我留在咖啡馆前,
径自去柜台买烟,
然后乘公共汽车回了家。
而我返回码头,在那里消磨掉整个下午,
看着渔民们在启航之前,
如何把疯狂的巨大铁锚从大海拉上来。

在里斯本(六十年代末)

我饮尽杯子里往事融化而成的蜡液。
舌头表面尝到的人的味道
掺杂着苦涩;但是,当蜡液凝固,
舌头在上面滑过,一只孔雀,真实的动物,
打开扇型的尾巴,像一个神,
踩着人的身体拾阶而下。
在它明亮的颈部,秋天里卢森堡风格的花园
在破晓时出现,而教堂和宫殿的穹顶刺破了
黑夜的迷雾。城市的嘈杂声汇聚于寒冷的空气,
像大海在风暴中低吼。
这一切都塑造出北方一个固有的形象。
但很快,梦最原初的影像消失殆尽,
你带着你鲜活的手指和肩膀,
走进咖啡馆的一角。
我们看着冬天到来,
看着我们的生活走不出的死胡同,
看着令人对官方产生憎恶的第一份报纸[2]。

努诺•朱迪斯

起始

诗从清晨开始,从太阳开始。
即使无法看见(比如在下雨天),
诗也在诠释万物,给大地和天空
带来光芒,也带来云霞——当光过于强烈,
会刺人眼目。之后,诗与白日
拖曳的雾霭一起升起,穿过树冠,
与鸟儿一起歌唱,与不知
从何而来、流向哪里的溪水一起奔流。
诗言说一切,就像一切皆可言说,
但诗无法言说自己,诗起始于
一个灰蒙蒙的偶然,如同今天的清晨,
也结束于偶然,伴随破雾而出的太阳。

列数幽魂[3]

那个在地狱等我的人
不知道世界末日的到来是否为时尚早,
而离开人间的时间是否已经太迟;

耳畔的风声徐徐穿过夕阳的树枝,
以一种病态的语言坚定而准确地低语着
哀怨:“受刑者最后说的话让我深受
折磨,这样的喊叫不会引起未来的回声;
我剥掉你们对我的怜悯,因为我就要死去, 
死在一所已成废墟的房子里。既然这样,
你们什么也不要做,只管保持沉默,让沉默
去装饰清晨的第一缕曙光。”

要忘记使女带来的内容模糊的口信,
黑夜已令她疯狂——她莽撞地闯进了
记忆昏暗的房间。

或者,也忘记那个为了与我混同一体
而临镜自照的人,我不认识他。

你们是谁?是没有睡意的幽魂
在慢慢啃噬这首诗吗?
旅行归来,我坐在你们身边休憩。
你们在死亡朦胧的幽暗中交谈,我并没有倾听。
又或者,莫非是我曾忘记你们,
而现在却把你们拖到身边,
你们惶恐不安,枉然地请求我让你们
放弃那被梦想传染的人生?

你们不要害怕。有人会告诉我
你们是谁,告诉我你们短暂的欲念。一阵
遗忘之风吹动着柏树。没有鸟儿
在这个午后鸣唱。


《世界的重量》内页

葡萄牙

你枕着朝北的枕头躺下,
两脚伸进大西洋。你朝上的头颅
梦见秋天弥漫于山谷的雾霭;
当春天将尽,黄色的花开遍群峰之巅,
你的双眼熠熠闪光。像一条丝带,
特茹河把你系在这窄小的睡床上;
你凝望着大海,任惊涛骇浪
把你从古老的睡梦中惊醒。
之后,你转身面向别处,好似
无心再听晨雾的故事[4];你又进入
梦乡,而太阳正在地平线上
承受痛苦。

南方

那里,万物简单而繁杂:阳光,
孤独,交替的昼夜,
含情的目光;甚至听到女人的笑声
穿过呼吸般透明的空气,
自远处传来。我站在阳台上,
俯身看见了院墙和菜园,看见了某种
隐匿之物,它在呼唤我,
不管我是否可以回应。
我回到室内,开始煮咖啡。
水烧开了,神秘感会随之消失,
在这个午后的开始,它多余而无用。

画像

你斜靠着墙。幽暗的影子
与雪白的双腿形成反差。
袜子上的花纹纵横交织,
手指刺破了皮肤。双眸
因猛烈的光线而闭合。
微张的双臂,让乳峰露出,
跃向太阳。酷烈的风
穿过画像,变得柔缓。


世界的重量》展示

武汉之名

在武汉的中心
我头脑的中心记忆的中心
诗歌中最具象的中心
词语的中心

我抓住武汉的光芒之手
每一扇闪亮的窗棂之手
徜徉在武汉长廊里的阴影之手
用武汉的全部声音吟诵诗篇的诗人之手

在武汉,我在女人的脸上看到了
所有女人的五官之美,她们的脸庞
被想象力投射的光线照亮;我看到了
所有女人的雕像,看到了美
这些女人住在这座诗歌无尽的城市

这是平静的手,流汗的手
迟疑的手,它们沐浴着武汉
独有的晨光,它们是世界的中心
当斜阳西下,落在
武汉的湖泊上——波光之湖
我从武汉带回浩渺的记忆之湖

一起带回的,还有晨曦的脸庞
午后的双手,以及武汉记忆的大街上
灯火通明的黑夜

黑岛访聂鲁达

我在聂鲁达一生采拾的贝壳中走过,
我知道每个贝壳里都有一个大海。
当贝壳掀起风暴,我听见聂鲁达所有的大海
在呼啸;我听见水手们紧紧抓住桅杆在呼喊,
船正在沉没。而我也在呼喊,
在黑岛,在聂鲁达居所的附近,我拾起 
一个贝壳,这应该不算偷取
聂鲁达的贝壳。我不知道如果我拿走,
他会说些什么;但我知道听完我的解释,
他会原谅我:“我想要的只是
一个贝壳,最小的一个,我偶然
在礁石间拾到的那一个。”而他会问:
“你为什么要它?” 我必须找一个
适当的理由来解释我的行为:“我需要它,
它可以让我听到我心爱的女人的声音。”
聂鲁达会对我说:“就为这个吗?那你 
拿去吧。它是你的了。”就这样,当我想
听你说话的声音,就把贝壳放在耳边,
好似它不是我拾到的,而是聂鲁达送给我的,
我听见你自贝壳的最深处,对我诉说。

注释:
[1]巴克斯(Bacchus)古罗马神话里的酒神。
[2]此诗写的是萨拉查独裁时期的里斯本,那时人民的言论自由被剥夺,新闻检查制度审查的报纸充满谎言,令人厌恶。
[3]葡文里“sombra”的意思是“影子”“阴影”,但也有“幽灵”的意思。诗人在一个荒弃的老屋里想象了一场地狱般的漫游,遇见了影子般的幽魂。
[4]这里指葡萄牙国王塞巴斯蒂昂一世(D. Sebastião I,1554—1578)将在一个大雾弥漫的清晨返回里斯本的传说。1578年,年仅24岁的塞巴斯蒂昂国王率大军远征摩洛哥,不幸战死沙场,但葡萄牙人民不相信他的死讯,反而认为他会在一个有雾的清晨返回祖国,继续领导国家。这是葡萄牙历史上最为离奇的传说,流传甚广,包括佩索阿在内的许多诗人都为此写过诗作。

姚风,诗人,翻译家。生于北京,后移居澳门,现为澳门大学人文学院教授。著有中葡文诗集《黑夜与我一起躺下》《枯枝上的敌人》《大海上的柠檬》《瞬间的旅行》《远方之歌》等,译著《葡萄牙现代诗选》《澳门中葡诗歌选》《安德拉德诗选》《中国当代十诗人作品选》等。曾获第十四届“柔刚诗歌奖”和葡萄牙总统颁授“圣地亚哥宝剑勋章”。

努诺·朱迪斯(Nuno Júdice, 1949—),葡萄牙当代著名诗人、小说家和文学评论家。生于葡萄牙南部阿尔加维,曾就读于里斯本大学,后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为新里斯本大学教授,教授葡萄牙文学和法国文学。于1972年开始文学创作,先后发表和出版过《诗的概念》《微光的羽翼》《人类的傲慢》《节奏与叙述》等诗歌作品。除诗歌外,朱迪斯在小说、散文、戏剧、文学研究与诗歌批评方面成果丰硕,多次获得国内外重要的文学项奖,其中包括智利“巴勃罗·聂鲁达诗歌奖”、西班牙“伊比利亚美洲索菲娅皇后诗歌奖”等。2017年应邀参加“香港国际诗歌之夜”并访问武汉和上海。

(本文选自《世界的重量》,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纯粹Pura,2022年11月)

世界的重量
作者:[葡萄牙]努诺·朱迪斯 著  姚风 译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纯粹Pura
出版时间:2022-11

世界著名诗人、2022年度“1573国际诗歌奖”获得者努诺•朱迪斯,根植于深远文化背景和谱系,不仅擅长从日常生活经验出发,捕捉诗性的零光片羽,更长以智性的目光审视和思索人类生活的境况。努诺·朱迪斯既有浪漫主义情怀,也惯于穿越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边界,记忆、时间、语言、历史、自然、爱情、宗教、死亡、童年、艺术等,语言杂糅混合,诗歌和散文两种语言风格互为交织,弱化抒情和叙事之间的边界,从而让文本获得更为自由的生长空间,形成一种宽广的互文性语境。

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纯粹Pura 出版的《世界的重量》,收录了葡萄牙当代著名诗人努诺·朱迪斯自选的跨越其不同创作时期的诗作共计七十七首。内容涵盖自然、爱情、哲学、艺术及诗歌理论等,如《飞鸟》《爱情》《哲学》《制作蓝色颜料的配方》等。其作品蕴含着渊博的学识、沉静的哲思和抒情的诗性,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语调。时而消除诗歌与散文的边界,以叙事性的方式呈现诗意;时而穿越古典与现代,在不同的时空维度中营造跨越性的诗歌背景。


纯粹赠阅


赠阅规则

1. 关注微信公众号:纯粹Pura

2. 关注后,选择近期任意一篇推送文章,点击右下角给我们留言,可以说说您对这篇文章的感想、对作者思想的感悟,也可以说说您与纯粹的故事、您读过的纯粹书籍,我们欢迎各位读者能与我们互动交流、思想碰撞。

3. 留言后,请将留言的这条微信文章转发到您的朋友圈,转发同时需要配有20字以上的推荐或感想文字。

4. 然后将朋友圈转发截图,发送至纯粹Pura微信公众号后台。(转发“纯粹新书”栏目将有更多机会获得幸运噢)

5. 每周,我们将综合留言和转发质量,抽取1-5位幸运读者,赠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纯粹Pura精品图书一册。获奖读者会在下一周的周二微信公众号文章中公布。

请获奖读者在微信公众号后台留言你的姓名、电话、收件地址。逾期一月未提交个人联系方式将视为弃权。

为了和读者进行更好地互动和交流,现特将赠阅活动升级!纯粹赠阅和纯粹读书会的赠书活动一道,将以日常性赠阅方式打造良好的阅读氛围,特将设置时段的局部赠阅活动,调整为长效日常赠书活动,和广大爱书人一起共同营造一个高质量公共阅读空间。欢迎大家积极参与深度阅读,纯粹Pura好书期待大家指正!


纯粹读书社群


扫码加入纯粹读书社群

每日与您分享好书



独行的缪斯:自传、性别研究及其他

[美] 孙康宜 著


曾任耶鲁大学东亚语言文学系系主任、著名荣休讲座教授孙康宜先生,将女性独特的社会角色和性别含义引入对文本的解读中,重新阐释了古典文学,为文学批评提供了崭新的视角。本书是一本自传与性别研究及其他的合集。自传部分,除了自述家世和幼年不平凡的人生经历外,还详细追述了求学、治学经历。性别研究及其他部分,在对明清女性文学的研究中,孙康宜惊喜地发现了男女两性间的互补与合作的独特文化现象,纠正了西方性别理论一味强调“差异观”的偏颇。

长亭与短亭:词学研究及其他

[美] 孙康宜 著


这是孙康宜先生汉学研究论集。收录二十多篇学术论文,内容广涉孙先生的词学研究成果、对中西经典文学及中西文学比较方面的心得和洞见、边缘论题、最新探索的生荒领域,其中对中国古典作家的审美追求、中国古代女性作者的地位问题等,均做了饶有趣味的探讨,从中可以窥见孙康宜先生海外汉学研究的发展脉络和重要研究成果。

千年家国何处是:从庾信到陈子龙

[美] 孙康宜 著


孙康宜先生对六朝诗的研究是其学术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其成果在本书中得到充分展现。他对六朝诗歌的分析精准到位,赏析兼具,比学术圆润,比散文严谨,属别具一格的古典文论著作。通过对陈子龙与柳如是诗词情缘的关系和明清诗词中诗与面具的互利关系独到的诗词研究,在国内外古典诗词研究中独一无二,令人信服。孙康宜教授深受中西文学的熏陶,所做研究,属集中西方文化大成之作,每每将个人心得与史学价值融会贯通,使读者深受教益。

面具与真相:拉康的七堂课

[德] 斯拉沃热·齐泽克 著    唐健 译


《面具与真相:拉康的七堂课》系法国作家、哲学家拉康的得意门生——斯洛文尼亚作家、哲学家齐泽克的拉康研究专著。作者以“小对形”及真实理论作为全书中轴,以电影、故事或政治事件等作为案例,有条不紊地向读者展示了拉康理论的基本构图。这是一本兼具趣味性与知识性,能够深入大众文化的介绍拉康理论的“教科书”。

片刻与永恒:九十九个幸福时刻

[英] 乔治·麦尔森 著   庄安棋 译


英国作家乔治·麦尔森爬梳了古往今来不同身份的人的档案文件,不只是文学作品,还包括一般人忽视的文献资料:私人信函、日记、旅行日志、诗文。他得到的并不是重大的启发,也并不想借此筹划伟大的作品,而是从这些文本中摘取充满快乐和活力的片刻,与读者分享这些毫不矫饰的小小欢喜。横跨各文化、纵观数千年收集的九十九个幸福片刻,铸就出永恒的生命精华。

野棕榈

[美] 威廉·福克纳  著   斯钦  译


《野棕榈》是由《野棕榈》和《老人河》两部作品交织而成的一部作品,前者是一个爱情故事,后者是洪水中犯人救助受困者的故事。


福克纳在谈到这部作品时说:“我是像你们读到的那样,一章一章写下来的。先是《野棕榈》的一章,接着是大河故事的一章,《野棕榈》的另一章,然后再用大河故事的又一章来做对应部分。我想要同一个音乐家那样做,音乐家创作一个乐曲,在曲子里他需要平衡,需要对位。”两个情节完全没有联系的故事,交织奏响了一曲人性之歌,是福克纳作品中令人心痛至深的一部作品。

房间里的男人:顾彬诗选

[德] 顾彬  著   海娆  译


房间里的男人:顾彬诗选》精选了德国汉学家顾彬的四辑诗歌作品,让我们看到他对生命的爱,对存在的倾听,对他者的体认、宽容和同情。其中《房间里的男人》涉及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既有作者游学游历的痕迹,又有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和评价,其中充溢着诗人强烈的“同情心”;《临渊之悟》包括爱情、女人与记忆,受伤的语言、受伤的生命,悲哀中的快乐等;《动荡的安宁》是对日本文化和中国文化的一些思索,艺术上受到德国现代短诗和中国唐宋诗词的影响,语句简洁,追求意象;《猴子结构》中,诗人对中国古典哲学、美学的化用,对汉语表达和资源的吸收,使他和汉语言文化达成了一种“亲密性”。

看展去:博物馆里的中国与世界 

丁雨  著


《看展去:博物馆里的中国与世界》集结22篇观展感悟,将中华大地上的故事串联起来,借展览与文物述说起源、发展、交流与衰落。出土文物不仅是先民的生活剪影,也映射出他们的精神世界,展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脉络。本书采用图文结合的形式,对展览主题思想、布局、展出文物的介绍说明配以300余张照片,将展览现场生动地还原在读者眼前,弥补不能去到展馆现场的遗憾,也可作为曾经来过的珍藏记忆,是一本“拿在手上的展览”。


其文笔生动幽默,兼具锋锐的思考与丰沛的情感,借展览重现历史场景、人物风貌的同时,追溯了历史动态演进的线索以及历史规律。

为什么长江如此迷人

高翔 著/绘/译  [法]旅克·理查德  著 

[法]楼兰·埃尔萨塞   译


中国画家高翔和法国记者旅克•理查德2005 年从上海出发,逆长江走往青海源头。沿途采取步行、坐船、租车、乘班车, 搭拖拉机和任何可以借用的当地交通工具, 以最大的可能选择贴近这条流经最广袤地域的河流的路径。两位作者以行走的方式,一路分别用绘画和文字两种各自不同的表达方式,记录发生巨变的长江及沿岸的地理、人文和生态,并非一般意义上的游记或风景写生,而是关于长江的一次珍贵而严谨的“田野调查”——他们带着对生态的关爱和赞美,对长江大胆地进行了一场特殊的艺术性和记录性并存的考察。

乡村诗人札记

 李浩 著


70后先锋派代表作家、鲁迅文学奖得主李浩中篇小说精选集。他师承欧美现代和后现代文学传统,具有精进的文学姿态和出色的写作技巧。整部作品人情世故奇特,人物命运曲折,对人的生存状态提出质询,竭力发掘人性的丰富与复杂。这些作品涵盖了现实主义、现代主义或后现代主义等多种小说类型,大多带有鲜明的先锋文学的遗风流韵。作者选择“意象”作为切入点和必要构成因素,具有“现实”“虚幻”相互交织的独特审美力量。

自我、镜子与图书馆

 李浩 著


本书是作家李浩短篇小说精选集,继续了李浩小说清高、执拗、立志高拔的风格,具有鲜明的文学先锋性,体现出李浩别样的才华和维度;题材别致,语言自由,想象力丰沛,天马行空、意绪斑斓。塑造出一个个高于现实、具有魔幻感的世界。既是幻想之书,更是现实之书。李浩小说着力描写意象,其所具有的独特审美力量,使小说的内容主题拥有了诗歌的“意在言外”的审美特征,同时也拥有了超越性的、多重的深层内涵。



纯粹好书


齐泽克·面具与真相福克纳·野棕榈丨顾彬·房间里的男人埃德蒙·雅贝斯  问题之书 相似之书 界限之书 门槛·沙西蒙娜·韦伊 比克瑙集中营的黎明丨扬之水·定名与相知 博物馆参观记二编王鼎钧 春秋花果:王鼎钧自选集 爱情意识流杨先让·黄河十四走 杨先让文集 徐悲鸿汉声·松阳传家刘醒龙·天行者 秋风醉了 寂寞歌唱 凤凰琴张炜·铁与绸高翔  旅克·理查德 为什么长江如此迷人丁雨·看展去:博物馆里的中国与世界胡弦·风的嘴唇王树村·戏出年画吉狄马加·火焰上的辩词李季·顺天游张钧·张爱玲十五讲江子·回乡记 去林芝看桃花 青花帝国黄梵·意象的帝国黑陶·江南三书” 中国册页 夜晚灼烫 百千万亿册书 张清华·海德堡笔记庞余亮·半个父亲在疼丨彭程作品系列计文君· 曹雪芹的遗产 曹雪芹的疆域 化城喻 问津变王学泰作品系列 “水浒”识小录樊国宾·仁慈江湖|冯秋子·未曾消失的苇岸 时间的颜色儿童粮仓”系列丨半夏· 悬铃木咖啡馆 与虫在野燎原主编系列诗集 海子·神的故乡鹰在言语 昌耀·我从白头的巴颜喀拉走下弗·克·阿尔谢尼耶夫·在乌苏里的莽林中自然主义译著系列 毛罗·科罗纳 貂之舞 山林间 劳伦斯·安东尼 格雷厄姆·斯彭斯 象语者茅野裕城子·韩素音的月亮布鲁诺·舒尔茨·鳄鱼街闻中·吉檀迦利张锐锋·卡夫卡谜题萧耳· 中产阶级看月亮 锦灰堆美人计 樱花乱于赓哲·唐开国朱夏妮·新来的人新九叶集周晓枫散文系列·河山 收藏 斑纹聂晓华·生别离上古迷思:三皇五帝到夏商苏七七·光与真的旅途:电影笔记二十四则荆歌·日月西东:从苏州到马德里庞培·碗和钵赵波·云上 更多纯粹好书&相关资讯请查看公众号下方菜单栏 
● END ●

点“在看”给我一朵小黄花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