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张长(陕西):七旬乡村医生悬壶济世,两本医学著述传承中医|2018爱乡人物系列故事

编写按:自2018年6月启动寻找“2018爱故乡人物”活动以来,得到了各地伙伴的积极响应和参与。讲好中国乡村故事,展现爱乡人物风采,“爱故乡行动”微信公众号将陆续推出优秀人物故事,敬请关注。情归故里,共建家乡,让我们一起爱故乡!


推荐人

杨飞

陕西益路人公益服务中心

推荐理由


自学中医几十年,亲笔手写医学专著传后人,一心为贫苦百姓治病。“弘扬祖国中医文化,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是张长医生治病救人的宗旨,是他一生的夙愿和追求。从医以来,他用中医治病的特色、诚信和高尚的医德医风,全心服务老百姓,赢得了社会的认可和信赖。



个人简介:

张长,男,1944年生,陕西省商洛市商州区板桥镇岔口铺村农民。

 

事迹概述:

张长自学中医,从医50多年,接待的患者满天下,治愈的各种疑难杂症患者数不胜数,成了当地小有名气的“中医大夫”。在七十多岁时,用五年时间手写出两本医学专著《古今中医效验秘方宝典》《妇科疾病、儿科、外科》,21岁的大孙子受其影响学习中医三年,立志做中医医术的继承人。




大医精诚:老百姓的健康守护神

张长是自学中医,从医50多年,治疗无数病人,但是苦于没有行医资格证书,早年间看病还要偷摸着看,但是病人相信他,口口相传,即使这样,早年间药监局还专门来过家里,后来政策放开后基本好了,可以光明正大的给人看病。他擅长心脑血管、肝肾、肠胃、呼吸、皮肤等疾病以及妇幼疾病和外科疾病的治疗,是名副其实的全科医生。除在家里坐诊,先后服务洛南的石坡、灵口、石门、陈耳,商州城区、沙河子、大荆、黑龙口、杨峪河、金陵寺等镇,每天医治患者6人左右,年接待患者2100多人,仅2014年1月他给患者开出的处方就达300张。


洛南县桑坪塬底村前来看病的寇某说:“自己患有脚瘘病,多年卧床不起,经张大夫诊断,用中医秘方‘虎潜汤’调治后,现已痊愈。现在西安打工,这次回来是专门来谢谢张医生的。”商州区城关街道办事处杨台村王某,患有严重心脏病,从大医院回家后,家里给准备后事,后听说张长看中医灵验,便前去让张长诊治。不到半年时间,王的病情好转并能下地干活。他满含感激的说:“我现在是活第二辈子人哩,多亏了张医生,要不是他,我在阴间三年都过了。”洛南县石门镇钼矿上一个妇女王某,患有妇科病,在西安治疗花去4万多元,但是效果不佳,她失去了生活信心,后经人推荐,找到了张长,坚持用中医治疗一年后痊愈。洛南县石门镇下铺村吴高民患有心脏病两年多,曾在西安某医院治疗,始终不见疗效,听说商州张长治心脏病有验方,当即驱车到张长家,经诊治不到半年时间病情好转。像这样的感人事例,多得数不胜数。在张长的行医生涯中,曾为西安市辛家庙一名患者,用中医调治,使原有的脑梗恢复了生活本能;甘肃省天水市西河县一姓黄的女患者,患“脸红热”病,在当地治疗,始终不见疗效,后来在网上搜集到老中医的消息后,专程坐车来到商州请他为其诊治,吃了七八付中药,病就好了。华阴市遂花寺镇王秀连长期患有手麻、腿脚疼病,一度曾卧床不起,家里听当地一名曾在商州张长处治病的患者介绍,坐车到他家里,求其诊治,不到半年,如今已能下地干活,今年家里还建起大棚,种上了蔬菜,走上了致富之路。

看病过程


让张长记忆很深的一件事是:有一天,突然门外来了一对夫妻,女的怀里抱了一个男婴,丈夫手里拎着米、面、油,夫妻俩不等进门,就跪在张长面前,连声感谢。原来是板桥镇韩村村民韩志学夫妻,前来感谢张长医生用中药治好媳妇的不育症,生了一个九斤多重的胖小子,给韩志学一家带来了不尽的喜悦和美好生活的希望。


其实,张长一生中治疗了多少病人,连他自己也说不清了。


“弘扬祖国中医文化,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是张长医生治病救人的宗旨,是他一生的夙愿和追求。从医以来,他用中医治病的特色、诚信和高尚的医德医风,全心服务老百姓,赢得了社会的认可和信赖。


张长和其孙子



悬壶济世:仁心仁术更有大爱

他认为治疗疾病从三个方面入手。首先,要掌病求因,重视舌脉;其次,要辨症论治,兼顾阴阳;再次,分期论治,血管疾病要兼顾治本与治标,要重视患者身体状况的调理,以获得患者对医生的信任和长期治本。


张长大夫行医50余年,接待的患者满天下。他治愈的各种疑难杂症患者数不胜数。现在本应享受天伦之乐,但为了悬壶济世、治病救人,依旧行医治病、救死扶伤。也就是这样一位德高望重的传奇中医,随着时间的变迁,靠着自己的艰辛和努力,靠着医术医德,重塑中医治病的辉煌。他凭借自己影响力,对传统中医的传承,汇集了学验俱丰的老验方,敢于勤求古训、博极医源,始终秉持着“国粹寻根、医学求真”的国医精神。五十年如一日,践行着自己对中医的热爱,尽心尽力为患者服务。


张长欣慰的告诉我们,为了传承中医医术,自己21岁的大孙子张杰毕业于渭南中医学院,跟自己学中医三年,现已回家,已学会诊脉开处方,成了自己中医医术的继承人。


手写医学专著



著书立说:夕阳红里放飞医学人生

欧洲有句谚语:世界上最快乐的人就是把握住现在。谁能相信,一个七十多岁的老人竟然用五年时间写出两本医学专著。当张长医生展示他全部手写的《古今中医效验秘方宝典》《妇科疾病、儿科、外科》两本书时,人们简直难以置信。但看到他一脸认真,特别是翻阅他那厚厚的书稿,顿时,便觉得一切对他其实很正常。张长的人生,正像他撰写的医学专著,优美更壮美。他把握住了现在,把握住了有生之年的今天,在夕阳红里尽情放飞他的医学人生。

张长和陕西爱故乡杨飞合影


大医精诚,不负使命。张长说,通过做一名好医生,当好人民的健康保护神,使他领悟到了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他想用余生去更好的守护乡亲们的健康,为商州的卫生事业和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推荐阅读

北京爱故乡文化发展中心简介

寻找2018爱故乡人物”正式启动!

重磅来袭|第二届新时代中国乡村建设论坛暨第六届爱故乡大会即将在重庆隆重举办


2018爱乡人物系列故事

徐永恩(浙江):老顽童的乡土情

叶福宜(湖北):竭诚尽智  保护汉江母亲河

陈宇(广东):爱电影 爱方言 爱家乡

宋艺谋(重庆):80后回村当书记

李高福(云南):创建“哈农园”,守护哈尼梯田

郑云波(湖北):果农版“林志颖” 带歌回乡当农民

向宏彩(湖北):勿忘初心,打开乡村孩子的阅读之窗

王定钊(湖北):古民居守护之路

李勋明(湖北):修复古建筑,守望荆门乡土文化

段永杰(湖北):“土博士”当镇长,推进农村集体产权改革

陈华平 (湖北):心系丹江口移民,记录移民十三年

周小瑛(浙江):驻村干部的古村情怀

杨天龙(甘肃):“玉米哥”十年反哺故乡情

王云(北京):一个餐饮人的“三农情怀”

李亚忠(河北):艰辛考古二十六载

王虎林(河北):太行梯田的青年守护者

李红伟(山东):用爱温暖一座城

孙晟(山东):脱贫攻坚“党建+”乡村综合治理模式

产和宝(安徽):石牌戏曲盔帽业的传承人

张春龙(山西):写本村志给故乡

杨斌青(山西):家乡之音

太谷县传统文化志愿者协会(山西):中华文化薪火相传

岳丙寅(山西):发扬传统工艺,心系文化传承

胡建强(甘肃):创办百姓幼儿园

彭育晚(湖南):推进村民共治,发展农户经济






北京爱故乡文化发展中心


北京爱故乡文化发展中心由中国人民大学乡村建设中心等多家机构联合发起,前身是2012年发起的“爱故乡计划”项目,是以“保育乡土文化、共建美丽城乡”为宗旨的民间公益组织。孕育于中国当代新乡村建设大众多样化实践的“爱故乡计划”,致力于发现故乡之美,重估乡村价值,活化传承民间乡土文化,发扬乡村文明;以“故乡情怀”整合本土资源,建立公众(新乡贤)参与美丽乡村建设平台,重塑乡村的活力和魅力,推动中国城乡社会可持续发展,实现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苏州街33号6层608室(邮编100080)

联系人:口皓

电话:010-62460686;18801299075

邮箱:iguxiang2012@163.com

公众微信号:aiguxiang2012

爱故乡网站:

https://www.aiguxiang.com.cn

亲,您还满意么扫码,关注爱故乡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